一种结晶器的阻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24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晶器的阻水结构,涉及结晶器阻水技术领域,包括结晶器冷却铜管,结晶器冷却铜管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道,冷却水循环管道的一侧连接有冷却水起始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结晶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铜管冷却水从槽内流通的水量较大且流速较快,导致冷却水不能够对结晶器铜管的热量进行有效地吸收的问题,本实用通过冷却水循环管道内环绕管和结晶器冷却铜管的配合设置,实现冷却水流速的减慢,增大与结晶器冷却铜管的接触面积,有效吸收铜管的热量,通过冷却水起始固定装置内散热板框和散热弯管的配合设置,实现了冷却水在散热弯管内进行冷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被散热板框降温散热,冷却水可被循环使用。冷却水可被循环使用。冷却水可被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晶器的阻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结晶器阻水
,具体为一种结晶器的阻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冷却结晶器是一种依靠降低物料温度,从而使物料产生过饱和度,最终促使物料进行结晶的设备。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结晶器冷却方式普遍采用的阻水结构即在铜管外壁设置凹槽,并在铜管外设置外部水套,以期望限制冷却水仅从凹槽内流通的方式来实现,但是,该种结晶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铜管冷却水从槽内流通的水量较大且流速较快,导致冷却水通过结晶器铜管后不能够对结晶器铜管的热量进行有效地吸收,从而降低了结晶器铜管的热传递效率以及结晶器铜管的冷却效果。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结晶器的阻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晶器的阻水结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结晶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铜管冷却水从槽内流通的水量较大且流速较快,导致冷却水通过结晶器铜管后不能够对结晶器铜管的热量进行有效地吸收,从而降低了结晶器铜管的热传递效率以及结晶器铜管的冷却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晶器的阻水结构,包括结晶器冷却铜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冷却铜管(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道(3),冷却水循环管道(3)的一侧连接有冷却水起始固定装置(2);冷却水循环管道(3)包括环绕结晶器冷却铜管(1)设置的上置循环管道(31)和下置循环管道(32),上置循环管道(31)和下置循环管道(32)分别设置有两组,相互并列,上置循环管道(31)和下置循环管道(32)的内部结构相同,下置循环管道(32)包括环绕管(322),冷却水起始固定装置(2)包括散热板框(21),设置在散热板框(21)内部的散热弯管(22),散热弯管(22)并排设置有四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晶器的阻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冷却铜管(1)包括铜管管体(11),设置在铜管管体(11)外侧的上置冷却管固定环(12)和下置冷却管固定环(13),上置冷却管固定环(12)和下置冷却管固定环(13)分别设置有两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晶器的阻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置循环管道(32)还包括设置在其中一组散热弯管(22)一端的U形冷却水输入管(321),设置在其中一组散热弯管(22)一端的U形冷却水输出管(3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高健东宫学娟许玉笛李孝杰张贵鑫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山结晶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