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晶器用控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264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晶器用控温结构,属于结晶器控温结构领域,为了解决冷却水对内胆进行降温冷却后,水的温度会变高,通过回流管回流至水箱内,导致水箱内的水温度变高,自然冷却的时间较长,当结晶器再次使用时,不便利用水进行温度控制,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开启吸水泵,能够将冷却水从吸水管吸入,流经导水管可以进入降温通道内,利用进入的冷却水可以对内胆进行降温,实现对内胆的温度调控的目的,使用后的冷却水可以从回流管回流至水箱内,此时开启第一电机工作,促使扇叶能够进行转动,开启第二电机工作,促使搅拌杆进行转动,扇叶吹出的风可以对冷却水进行降温,而搅拌杆又对冷却水进行搅动,方便水的冷却。却。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晶器用控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结晶器控温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结晶器用控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结晶器是承接从中间罐注入的钢水并使之按规定断面形状凝固成坚固坯壳的连续铸钢设备。它是连铸机最关键的部件,其结构、材质和性能参数对铸坯质量和铸机生产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结晶器一种槽形容器,器壁设有夹套或器内装有蛇管,用以加热或冷却槽内溶液。结晶槽可用作蒸发结晶器或冷却结晶器,在结晶器对溶液加热结晶后,内胆温度较高,需要使用到控温结构对内胆温度进行降温控制,以免温度过高而损坏结晶器,然而冷却水对内胆进行降温冷却后,水的温度会变高,通过回流管回流至水箱内,导致水箱内的水温度变高,自然冷却的时间较长,当结晶器再次使用时,不便利用水进行温度控制,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冷却水对内胆进行降温冷却后,水的温度会变高,通过回流管回流至水箱内,导致水箱内的水温度变高,自然冷却的时间较长,当结晶器再次使用时,不便利用水进行温度控制,使用较为不便,提供了一种结晶器用控温结构,以解决以上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晶器用控温结构,包括控温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机构(1)的下端安装有底板(3),底板(3)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柱(31),支撑柱(31)的上端设置有安置环(32),安置环(32)的上端设置有结晶器本体(2),支撑柱(31)和安置环(32)用于对结晶器本体(2)进行支撑,结晶器本体(2)用于对溶液进行结晶处理;所述控温机构(1)包括设置在底板(3)上端的水箱(11)和设置在水箱(11)上端的密封盖(12),密封盖(12)用于对水箱(11)的开口处进行封堵,密封盖(12)的表面设置有防尘网(121),密封盖(12)的内壁上安装有散热件(18),水箱(1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件(19),转动件(19)用于对水箱(11)内部的水进行搅动,通过散热件(18)能够对产生气流且对水进行鼓风,借助防尘网(121)使水箱(11)内部与外界空气进行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晶器用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本体(2)包括盖板(21)和设置在盖板(21)上端的搅拌器(22),结晶器本体(2)的内部设置有内胆(23),且内胆(23)的表面均匀分布有用于加热的加热丝(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晶器用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机构(1)还包括设置在水箱(11)内部的吸水泵(16)和连接在吸水泵(16)一端的吸水管(17),吸水泵(16)的另一端连接有导水管(15),且导水管(15)的远离吸水泵(16)的一端与降温通道(14)相连通,密封盖(12)表面穿插有回流管(13),回流管(13)远离水箱(11)的一端与降温通道(14)相通,吸水泵(16)启动能够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学娟许玉笛李孝杰张贵鑫高健东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山结晶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