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纹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04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罗纹布,涉及面料领域,旨在解决面料靠近皮肤的一侧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布层,基布层采用抗菌纱线编织形成罗纹组织,罗纹组织包括若干前床线圈和若干后床线圈,相邻前床线圈之间形成有凹槽,前床线圈与后床线圈之间穿过有吸湿纱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抗菌纱线保证了面料靠近皮肤一侧的抗菌性,使得细菌不易在面料上滋生,吸湿纱线的设置使靠近皮肤一侧的汗水能够向吸湿纱线方向传导,进而保证了面料靠近皮肤一侧的干燥性,进一步保证了面料靠近操作人员皮肤一侧的抗菌性,竹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保证了吸湿纱线的吸湿效果。保证了吸湿纱线的吸湿效果。保证了吸湿纱线的吸湿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罗纹布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罗纹布。

技术介绍

[0002]罗纹布是由纱线依次在正面和反面形成线圈纵行的针织物,罗纹布具有较高的弹性,因此常用于需要弹性的内外衣制品,如弹力衫、弹力背心、套衫袖口、领口和裤口等。
[0003]因罗纹布的弹性较好,因此制作出来的服饰与身体贴和得较为紧密,从而使得当操作人员出汗时,汗液会立刻被罗纹布吸收,从而导致罗纹布保持潮湿的状态,进而容易使得罗纹布靠近操作人员的一侧滋生细菌,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
[0004]因此需要提出设计一种罗纹布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罗纹布。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罗纹布,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采用抗菌纱线编织形成罗纹组织,所述罗纹组织包括若干前床线圈和若干后床线圈,相邻所述前床线圈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前床线圈与后床线圈之间穿过有若干吸湿纱线,所述吸湿纱线的吸湿性能大于抗菌纱线的吸湿性能。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纱线包括纱芯和缠绕在纱芯外的外包纱,所述纱芯采用异形氨纶纤维单丝加捻而成,所述外包纱采用银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异形氨纶纤维单丝的截面呈Y形。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湿纱线采用若干股纱线一螺旋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一上设置有若干竹节。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纱线一包括芯纱和缠绕在芯纱外的缠绕纱,所述竹节由缠绕纱以不同捻度缠绕在芯纱上形成的,所述芯纱和缠绕纱均由竹纤维加捻而成。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缠绕纱缠绕在芯纱上的方向与若干纱线一螺旋加捻的方向相反。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人员制作服饰时将凹槽靠近操作人员皮肤设置,使得操作人员的皮肤与面料之间产生空隙,使得面料与操作人员的贴合面积较小,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感觉较为透气,进而减少操作人员出汗的情况,基布层采用抗菌纱线编织,使得前床线圈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从而使得前床线圈上不易滋生细菌,吸湿纱线设置在前床线圈上方且吸湿纱线的吸湿性能大于抗菌纱线,从而使得当前床线圈将操作人员皮肤表面的汗水吸收时,吸湿纱线会将前床线圈内的汗水吸收,从而形成单向导湿的作用,从而能够保持前床线圈的干燥,进而使得面料靠近皮肤的一侧保持干燥,细菌在干燥的环境不易滋生,进一步保证了面料靠近皮肤一侧的抗菌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编织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吸湿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纱线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中抗菌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基布层;2、抗菌纱线;3、前床线圈;4、后床线圈;5、凹槽;6、吸湿纱线;7、纱芯;8、外包纱;9、纱线一;10、竹节;11、芯纱;12、缠绕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0]罗纹布,如图1和2所示,包括基布层1,基布层1采用针织大圆机将抗菌纱线2编织形成罗纹组织,罗纹组织包括若干前床线圈3和若干后床线圈4,相邻前床线圈3之间形成有靠近操作人员皮肤一侧设置的凹槽5,相邻两后床线圈4之间形成有通槽,前床线圈3与后床线圈4之间穿过有若干吸湿纱线6,吸湿纱线6的吸湿性能大于抗菌纱线2的吸湿性能,若干吸湿纱线6均位于前床线圈3的上方,吸湿纱线6有一部分穿过后床线圈4且位于后床线圈4的上方,抗菌纱线2的支数大于吸湿纱线6的支数,凹槽5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的皮肤与面料之间产生空隙,使得面料与操作人员的贴合面积较小,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感觉较为透气,进而减少操作人员出汗的情况,基布层1采用抗菌纱线2编织,使得前床线圈3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从而使得前床线圈3上不易滋生细菌,吸湿纱线6设置在前床线圈3上方且吸湿纱线6的吸湿性能大于抗菌纱线2,从而使得当前床线圈3将操作人员皮肤表面的汗水吸收时,吸湿纱线6会将前床线圈3内的汗水吸收,从而形成单向导湿的作用,从而能够保持前床线圈3的干燥,进而使得面料靠近皮肤的一侧保持干燥,细菌在干燥的环境不易滋生,进一步保证了面料靠近皮肤一侧的抗菌性,吸湿纱线6有一部分穿过后床线圈4且位于后床线圈4的上方,保证了吸湿纱线6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吸湿纱线6内的汗水干燥较快,抗菌纱线2比吸湿纱线6细,从而使得本身能储存在抗菌纱线2内的汗水少,进而保证了抗菌纱线2的干燥速度,吸湿纱线6较粗,保证了吸湿纱线6的吸湿能力,使得吸湿纱线6能够吸收更多的汗水。
[0021]如图5所示,抗菌纱线2包括纱芯7和采用走锭纺工艺缠绕在纱芯7外的外包纱8,纱芯7采用两股异形氨纶纤维单丝螺旋加捻而成,外包纱8采用加捻机将若干股银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操作人员将异形氨纶纤维单丝的纺丝液通过截面呈Y字形的喷丝板从而形成截面呈Y形的异形氨纶纤维单丝,异形氨纶纤维单丝具有弹性好的特点,保证了抗菌纱线2的弹性,进而保证了基布层1的弹性,银离子改性纤维具有强度高和抗菌的特点,从而保证了抗菌纱线2的抗菌性和强度,纱芯7与外包纱8之间形成有导湿通道且Y形截面的异形氨纶纤维单丝进一步增加导湿通道的空间,异形氨纶纤维单丝以及银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均属于疏水纤维,因此吸湿能力较弱,使得汗水借助纱线毛细的作用进入导湿通道,并且沿着导湿通道快速传导,从而保证了基布层1的导湿速干性。
[0022]如图3

4所示,吸湿纱线6采用捻线机将若干股纱线一9螺旋加捻而成,纱线一9上设置有若干竹节10,纱线一9包括芯纱11和采用走锭纺工艺缠绕在芯纱11外的缠绕纱12,竹节10由缠绕纱12以不同捻度缠绕在芯纱11上形成的,缠绕纱12先以高捻度缠绕在芯纱11上
保证了竹节10部分结构的稳定性,再以低捻度缠绕在芯纱11上如此反复循环,从而形成纱线一9,芯纱11和缠绕纱12均由加捻机将若干股竹纤维呈S形加捻而成,竹纤维具有亲水性,从而保证了吸湿纱线6的吸湿性能,竹纤维具有抗紫外线的作用,从而使得紫外线照射在基布层1上能够被竹纤维吸收,进而使得基布层1具有抗紫外线的特性,竹节10的设置使得吸湿纱线6在加捻过程中,纱线一9与纱线一9之间产生的空隙较大,进而保证了吸湿纱线6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吸湿纱线6的干燥速度,并且竹节10的设置增加了吸湿纱线6与抗菌纱线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了吸湿纱线6在基布层1上结构的稳定性,缠绕纱12缠绕在芯纱11上的方向与若干纱线一9螺旋加捻的方向相反,保证了缠绕纱12缠绕在芯纱11上结构的稳定性,防止缠绕纱12在芯纱11上脱散。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罗纹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采用抗菌纱线编织形成罗纹组织,所述罗纹组织包括若干前床线圈和若干后床线圈,相邻所述前床线圈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前床线圈与后床线圈之间穿过有若干吸湿纱线,所述吸湿纱线的吸湿性能大于抗菌纱线的吸湿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纹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纱线包括纱芯和缠绕在纱芯外的外包纱,所述纱芯采用异形氨纶纤维单丝加捻而成,所述外包纱采用银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加捻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罗纹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礼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仪诚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