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744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柔性电路板由免SMT贴片工艺制作而成,包括导电层以及覆于该导电层的正、反面的正、反面绝缘层;该连接结构包括与该导电层一体成型设置并向该柔性电路板外端延伸形成的导电接头,该正、反面绝缘层分别延伸并覆盖连接于该导电接头的正、反面,并与该导电接头共同组成用于连接连接器的连接端,该正面绝缘层或该反面绝缘层于该导电接头的位置处成排开设有多个条形孔,通过多个该条形孔部分裸露该导电接头从而形成供连接器的多个连接弹片一一对应相贴的多个连接手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消了传统连接器接插件需要通过SMT贴片至柔性电路板的工艺,降低了连接器接插件的安装成本以及安装难度。成本以及安装难度。成本以及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采样线束隔离板组件上线束通常分为FPC(柔性电路板,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的缩写)和导线两种。组件中的连接器一般是通过预先利用SMT(表面贴装技术,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缩写)技术将连接器接插件贴到FPC板上,采用FPC回流焊工艺进行焊接固定,然后通过连接器接插件连接连接器。而FPC回流焊工艺需要特定的设备,生产工艺要求高,生产成本也较高。因此,如何降低连接器接插件的安装成本以及安装难度是本申请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取消了传统连接器接插件需要通过SMT贴片至柔性电路板的工艺,降低了连接器接插件的安装成本以及安装难度。
[0004]本技术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柔性电路板由免SMT贴片工艺制作而成,包括导电层以及覆于所述导电层的正、反面的正、反面绝缘层;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导电层一体成型设置并向所述柔性电路板外端延伸形成的导电接头,所述正、反面绝缘层分别延伸并覆盖连接于所述导电接头的正、反面,并与所述导电接头共同组成用于连接连接器的连接端,所述正面绝缘层或所述反面绝缘层于所述导电接头的位置处成排开设有多个条形孔,通过多个所述条形孔部分裸露所述导电接头从而形成供连接器的多个连接弹片一一对应相贴的多个连接手指。
[0005]本技术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电层为铝基,所述连接手指上设有镀镍层,所述镀镍层上设有镀金层。
[0006]本技术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镀金层是通过沉金的方式设于所述镀镍层上的。
[0007]本技术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0008]连接盒,所述连接盒的侧面设有供所述连接端插入的插口;
[0009]用于沿所述插口的宽度方向排列安装多个所述连接弹片的排插,所述排插装设于所述连接盒内,且所述连接弹片沿着所述连接端的插入方向设置;
[0010]在所述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盒的状态下,多个所述连接弹片与多个所述连接手指一一对应相贴。
[0011]本技术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插呈梳状,包括横梁、成排间隔固定于所述横梁侧边的肋梁,多个所述连接弹片一一对应地
嵌设于每相邻两根所述肋梁之间,且所述连接弹片的一端与所述横梁固定,所述连接弹片的另一端形成具有竖向弹性复位趋势的自由端。
[0012]本技术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端上套接有用于经所述插口插入并卡接于所述连接盒的插接套,所述插接套内留有供所述排插插入并紧贴所述连接端的容置空间。
[0013]本技术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接套的外壁固定有限位导轨,所述连接盒的内壁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导轨滑入的限位槽。
[0014]本技术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接套的外壁连接有用于防止所述限位导轨从所述限位槽滑出锁定楔子。
[0015]本技术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接套的内壁固定有用于卡固所述连接端的限位凸块,所述连接端上对应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凸块卡入的限位口,所述限位口避开所述连接手指的布设区域设置。
[0016]本技术通过使柔性电路板的导电接头部分裸露以形成连接手指来代替传统的连接器接插件,取消了传统连接器接插件需要通过SMT贴片至柔性电路板的工艺,降低了连接器接插件的安装成本以及安装难度。针对连接手指适配的设置了插接套以及改进了连接器,使得连接器与连接端连接时,连接手指与连接弹片能够一一对应相贴,保证了连接器与柔性电路板的可靠连接,且实现了连接器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可拆卸。
附图说明
[0017]图1示出了本技术连接结构的实施例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本技术中连接手指于连接端上的分布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本技术中插接套与连接端卡接状态示意图。
[0020]图4示出了本技术中插接套、连接端和连接器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0021]图5示出了图4状态下的横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传统的FPC板与连接器的连接需要在FPC板上连接连接器接插件,而连接器接插件的连接需要先利用SMT贴片工艺将连接器接插件贴在FPC板上,再采用FPC回流焊工艺将其焊接于FPC板上。FPC全流程包括:开料

压干膜

曝光

D.E.S

AOI

贴覆盖膜

压覆改模

烘烤

靶冲

外形

贴FR4

压FR4

烘烤

OSP

电测

全检

SMT

AOI

清洁

贴FR4

点胶

UV固化

贴双面胶

功能测试

全检

包装。其中,SMT过程需要采用FPC回流焊工艺,该工艺需要特定的设备,生产工艺要求高,生产成本也较高。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取消了传统连接器接插件需要通过SMT贴片至柔性电路板的工艺,降低了连接器接插件的安装成本以及安装难度。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该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0023]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柔性电路板1由免SMT贴片工艺制作而成,包括导电层以及覆于该导电层的正、反面的正、反面绝缘层;该连接结构包括与该导电层一体成型设置并向该柔性电路板1外端延伸形成的导电接头,该正、反面绝缘层分别延伸并覆盖连接于该导电接头的正、反面,并与该导电接头共同组成用
于连接连接器的连接端2,该正面绝缘层或该反面绝缘层于该导电接头的位置处成排开设有多个条形孔,通过多个该条形孔部分裸露该导电接头从而形成供连接器4的多个连接弹片43一一对应相贴的多个连接手指21。
[0024]本实施方式通过使柔性电路板1的导电接头部分裸露以形成连接手指21来代替传统的连接器接插件,取消了传统连接器接插件需要通过SMT贴片至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柔性电路板由免SMT贴片工艺制作而成,包括导电层以及覆于所述导电层的正、反面的正、反面绝缘层;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导电层一体成型设置并向所述柔性电路板外端延伸形成的导电接头,所述正、反面绝缘层分别延伸并覆盖连接于所述导电接头的正、反面,并与所述导电接头共同组成用于连接连接器的连接端,所述正面绝缘层或所述反面绝缘层于所述导电接头的位置处成排开设有多个条形孔,通过多个所述条形孔部分裸露所述导电接头从而形成供连接器的多个连接弹片一一对应相贴的多个连接手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铝基,所述连接手指上设有镀镍层,所述镀镍层上设有镀金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金层是通过沉金的方式设于所述镀镍层上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盒,所述连接盒的侧面设有供所述连接端插入的插口;用于沿所述插口的宽度方向排列安装多个所述连接弹片的排插,所述排插装设于所述连接盒内,且所述连接弹片沿着所述连接端的插入方向设置;在所述连接端插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平刘冬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宁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