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伟专利>正文

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691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涉及诱捕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架、及其挂设在所述支架上方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内部的竖直方向上镶嵌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上方和下方之间贯穿开设有多个喷药孔,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形成一个诱捕空间。本申请诱捕器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配合下可完成诱捕飞蛾工作,在放置部与其通孔以及诱捕灯配合下可提高诱捕飞蛾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组装方便,对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高,使用费用低,防治效果佳,有很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鳞翅目害虫的要求。虫的要求。虫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


[0001]本技术属于诱捕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

技术介绍

[0002]作物害虫的无害化防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鳞翅目害虫都是以幼虫咬食叶片、花蕾、花及果实,初龄幼虫啮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呈透明斑,4龄以后进入暴食,咬食叶片,仅留主脉,比如一只鳞翅目害虫产20粒卵算,有50%可以孵化,产生幼虫10头,可使作物减产10%左右,而常见的鳞翅目主要种类包括稻纵卷叶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桃小食心虫、棉铃虫、小菜蛾、瓜绢螟、豆荚螟、舞毒蛾、茶毛虫、桑螟、桑尺蠖、野蚕、大豆食心虫、毒刺蛾、茶刺蛾、苹果卷蛾等;
[0003]公开号为CN205266693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针对蝇类害虫的诱捕器,由性诱捕装置、集虫装置、食诱捕装置3部分组成,性诱捕装置包括悬挂绳、圆孔、上盖、性信息素诱芯、卡槽,悬挂绳连接圆孔,圆孔的下部连接上盖,上盖内部可安放性信息素诱芯,上盖外围均匀分布4个卡槽;集虫装置包括突起、通气孔、集虫桶、进虫通道,集虫桶上部均匀开有6组通气孔,下部可装肥皂水,集虫桶中间有进虫通道;食诱捕装置包括食诱托盘、旋转卡槽,食诱托盘周围均匀连接3个旋转卡槽,虽然上述专利可以完成对鳞翅目害虫的捕捉,但是其诱捕器设计复杂,使用不方便,制造成本高,装配复杂。
[0004]综上,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7]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包括支架、及其挂设在所述支架上方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内部的竖直方向上镶嵌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上方和下方之间贯穿开设有多个喷药孔;
[0008]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形成一个诱捕空间;
[0009]所述第二筒体的上方连接有放置部,所述放置部的上方放置有诱捕剂,所述第二筒体的上方和下方和下方之间呈环形排序开设有多个用于散发诱捕剂气味的通孔,所述第一筒体内壁的上方安装有朝向所述第二筒体开口处的诱捕灯。
[0010]可选的,所述第二筒体包括横截面为锥形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上方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筒体内壁的轴心处。
[0011]可选的,所述安装筒的下方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贴合在第一筒体开口处的边缘,所述连接环的上方连接有导向块,所述第一筒体的下方开设有和所述导向块相适配的导向槽。
[0012]可选的,所述导向槽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到所述第一筒体外壁的直槽,所述直槽的
内部弹性配合有卡杆,所述导向块的一侧开设有和卡杆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杆朝向所述导向块的一侧设置有和所述导向块平面相适配的斜坡。
[0013]可选的,所述诱捕灯的光源朝向所述连接筒上端的开口,所述诱捕灯外壳的四周均连接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通过螺丝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内壁的上方。
[0014]可选的,所述支架的上端连接有挂架,所述第一筒体的上方连接有挂设在挂架上方的挂钩,所述支架的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支架下端的周侧的连接有受力板。
[0015]可选的,所述放置部包括位于安装筒内壁上方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贯穿开设有多个散气孔,所述环形板内壁和第二筒体内壁之间留有放置所述诱捕剂的空间。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下所述的所有优点:
[0017]本申请诱捕器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配合下可完成诱捕飞蛾工作,在放置部与其通孔以及诱捕灯配合下可提高诱捕飞蛾效率,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组装方便,对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高,使用费用低,防治效果佳,有很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鳞翅目害虫的要求。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19]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诱捕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诱捕器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2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5]1、支架;2、第一筒体;3、第二筒体;4、喷药孔;5、通孔;6、诱捕灯;7、安装筒;8、连接筒;9、连接环;10、导向块;11、导向槽;12、直槽;13、卡杆;14、卡槽;15、安装部;16、挂架;17、挂钩;18、受力板;19、环形板;20、散气孔。
[0026]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请参阅图1

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包括支架1、及其挂设在支架1上方的第一筒体2,第一筒体2内部的竖直方向上镶嵌有第二筒体3,而第一筒体2和第二筒体3之间形成一个诱捕空间,在飞蛾通过第二筒体3进入诱捕空间后就完了对飞蛾的捕捉,而第一筒体2的上方和下方之间贯穿开设有多个喷药孔4,通过喷药孔4可以将第一筒体2内的飞蛾消灭,避免了后续清理诱捕器的时候飞蛾从诱捕器内飞出的情况发生;
[0029]第二筒体3的上方连接有放置部,放置部的上方放置有诱捕剂,放置部的设置可以
避免放置诱捕剂的时候诱捕剂沿着第二筒体3的坡度滑落的情况发生;
[0030]第二筒体3的上方和下方和下方之间呈环形排序开设有多个用于散发诱捕剂气味的通孔5,第一筒体2内壁的上方安装有朝向第二筒体3开口处的诱捕灯6,通过诱捕剂和诱捕灯6的配合可以加快吸引飞蛾的效率,加快了捕捉效率,而通孔5的设置提高了诱捕剂散发气味的范围。
[0031]第二筒体3包括横截面为锥形的安装筒7,安装筒7的上方连接有连接筒8,连接筒8的开口朝向第一筒体2内壁的轴心处,安装筒7的直径由第一筒体2的开口朝向第一开口内壁处逐渐递减,通过改变连接筒8的直径可以避免的位于第一筒体2和第二筒之间诱捕空间内的飞蛾飞出,完成了对飞蛾的捕捉。
[0032]本实施例中第二筒体3和第一筒体2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本申请中提出了3种;
[0033]实施例1
[0034]安装筒7的下方连接有连接环9,连接环9贴合在第一筒体2开口处的边缘,连接环9的上方连接有导向块10,第一筒体2的下方开设有和导向块10相适配的导向槽11,导向块10为矩形块结构,导向槽11为矩形槽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及其挂设在所述支架(1)上方的第一筒体(2),所述第一筒体(2)内部的竖直方向上镶嵌有第二筒体(3),所述第一筒体(2)的上方和下方之间贯穿开设有多个喷药孔(4);所述第一筒体(2)和所述第二筒体(3)之间形成一个诱捕空间;所述第二筒体(3)的上方连接有放置部,所述放置部的上方放置有诱捕剂,所述第二筒体(3)的上方和下方和下方之间呈环形排序开设有多个用于散发诱捕剂气味的通孔(5),所述第一筒体(2)内壁的上方安装有朝向所述第二筒体(3)开口处的诱捕灯(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3)包括横截面为锥形的安装筒(7),所述安装筒(7)的上方连接有连接筒(8),所述连接筒(8)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筒体(2)内壁的轴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7)的下方连接有连接环(9),所述连接环(9)贴合在第一筒体(2)开口处的边缘,所述连接环(9)的上方连接有导向块(10),所述第一筒体(2)的下方开设有和所述导向块(10)相适配的导向槽(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蛾类害虫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