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57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老机器人,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的机身和设于机身上的机头,机身上设有用于检测机身与目标物或障碍物距离的超声模组和用于播报信息和发出警报的喇叭;机身为下大上下的曲面锥形体,超声模组包括四个设于机身上且对称设置的超声波探头,分别设于机身的正面、背面和两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四个超声波探头设于机器人的前后左右四面上,对不同方向的环境进行实施监测,能够确保机器人自身的安全,同时通过超声波探头和喇叭的协同工作,对行走速度过快或者在向机器人背面快速行走的老人进行提示播放,提示老年人注意避开机器人,防止机器人对人造成损伤,从而提高人身安全;并且提高了机器人对未知环境的适应能力。的适应能力。的适应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老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到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养老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智能化的飞跃,现代生活中使用养老机器人的情景也逐渐增加,养老机器人主要适用于老人家庭和养老机构。在老人家庭里可以帮助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获取信息和与人交流,对空巢老人进行情感陪伴,提供健康管理等功能。在养老机构里可以对老年人进行情感激励,活跃日常生活及各类活动的气氛,辅助护工、养老院进行日常管理。
[0003]而由于养老机器人需要随时陪伴老人、执行任务以及跟随人体移动,因此由于老人或者其他人行走轨迹的不确定性以及空间内物品摆放的不规则性,养老机器人在工作时很容易撞到障碍物发生剐蹭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倾覆、损毁。
[0004]另外,因为养老机器人探测到避障物或走动的人体到调整行走方向之间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些老人因为没有发现或不经意间忽略了正在工作养老机器人,很容易发生碰撞或者跌伤。因此,需要新的养老机器人以解决上述存在的种种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磕碰、能实时检测并发出警报的养老机器人。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养老机器人,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的机身和设于机身上的机头,机身上设有用于检测机身与目标物或障碍物距离的超声模组和用于播报信息和发出警报的喇叭。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盘的四周边缘设有气压防撞条,底盘内部设有用于检测气压防撞条内气压的气压传感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身与底盘之间通过连接脚连接并形成空隙,底盘上还设有用于扫描周围环境的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的探测部设于空隙中。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机身为下大上下的曲面锥形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模组包括四个设于机身上且对称设置的超声波探头,分别设于机身的正面、背面和两侧面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机身正面的超声波探头的上方设有用于提示工作状态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灯板,灯板之间设有一键呼救按钮。
[0013]进一步的,所述喇叭包括两组正向设置的外扩喇叭,设于机身正面的超声波探头的下方。
[0014]进一步的,所述机身背面的超声波探头的上方设有一键急停按钮,一键急停按钮与超声波探头之间还设有调试盖板。
[0015]进一步的,所述机头包括头部底座、头部外壳和头部面板,头部外壳通过俯仰机构
连接头部底座,头部底座与机身相连;俯仰机构包括舵机,舵机根据摄像组件识别的人体面部的高度调整头部外壳的俯仰角度。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头部面板上设有用于识别人体面部的摄像组件和显示屏。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将四个超声波探头设于机器人的前后左右四面上,对不同方向的环境进行实施监测,能够确保机器人自身的安全,同时通过超声波探头和喇叭的协同工作,对行走速度过快或者在向机器人周围快速行走的老人进行提示播放,提示老年人注意避开机器人,防止机器人对人造成损伤,从而提高人身安全;并且提高了机器人对未知环境的适应能力。
[0019](2)通过设置气压防撞条,能够对机器人底盘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机器人磕碰,且结合气压传感器,能够迅速获取机器人是否产生撞击的信息,以便于立刻采取对应措施;
[0020](3)通过俯仰机构将头部外壳与头部底座相连,俯仰机构包括舵机,舵机根据摄像组件识别的人体面部的高度调整头部外壳的俯仰角度,当有老人与机器人进行交互的时候,舵机可以调整头部机器人的俯仰角度,让老人更舒服或者更容易看到屏幕的内容,不需要人配合机器人的角度,而是机器人主动调整姿态配合人的视野角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1中养老机器人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2]图2为实施例1中养老机器人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0023]图3为实施例1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实施例1中机头的结构正视图;
[0025]图5为实施例1中机头的结构侧后方视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底盘;2、机身;3、机头;4、探头;5、喇叭;6、灯板;7;一键呼救按钮;8、一键急停按钮;9、调试盖板;10、连接脚;11、激光雷达;12、气压防撞条;13、驱动轮;14、万向轮;15、头部底座;16、头部外壳;17、头部面板;171、摄像组件;172、显示屏;18、俯仰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这些具体实施方案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5所示,一种养老机器人,包括底盘1、设于底盘1上的机身2和设于机身2上的机头3,机身2上设有用于检测机身2与目标物或障碍物距离的超声模组和用于播报信息和发出警报的喇叭5。
[0030]具体的,机身2为下大上下的曲面锥形体,其顶面为设有多个螺纹孔的连接板,通过螺栓组件与机头3可拆卸连接,所述超声模组包括四个设于机身2上且对称设置的超声波探头4,即设于机身2正面的前探头4、设于机身2背面的后探头4、设于机身2左侧面的左探头4和设于机身2右侧面的右探头4,且前探头4与后探头4、左探头4和右探头4对称设置,用于距离检测,放置机器人在移动时碰撞到障碍物,同时也可检测机身2一定范围内的活动的人
体信息,通过对不同方向的环境进行实施监测,确保机器人自身的安全并应对障碍物作出调整运动轨迹的动作。
[0031]另外,喇叭5包括两组正向设置的外扩喇叭5,设置前探头4的下方并与四个超声波探头4协同工作,当超声波探头4检测到机身2周围有行人快速活动时会通过喇叭5发出提示声,引起行人的注意,防止行人碰撞到机器人,防止机器人对人造成损伤,从而提高人身安全;并且提高了机器人对未知环境的适应能力。
[0032]在本实施例中,在机身2前探头4的上方设有用于提示工作状态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灯板6,灯板6之间设有一键呼救按钮7,灯板6为弧形状,机器人工作时灯板6持续闪烁并可以根据机器人实际的工作状态变换颜色;一键呼救按钮7设置在两个弧形灯板6之间,位置醒目,方便有需求的人快速找到,按下一键呼救按钮7后进行报警呼救。
[0033]在本实施例中,后探头4的上方设有一键急停按钮8,一键急停按钮8与后探头4之间还设有调试盖板9。按下一键急停按钮8后能立即停止机器人的移动,并通过掀开调试盖板9进行对机器人进行调试,调试机器人的各项功能。
[0034]在本实施例中,机身2与底盘1之间通过连接脚10连接并形成空隙,底盘1上还设有用于扫描周围环境的激光雷达11,激光雷达11的探测部设于空隙中,该激光雷达11主要用于检测障碍物和测距,能够准确地提前预判以保护底盘1,防止底盘1碰撞障碍物。
[0035]在本实施例中,底盘1的四周边缘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老机器人,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的机身和设于机身上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机身为下大上下的曲面锥形体;机身上设有用于检测机身与目标物或障碍物距离的超声模组和用于播报信息和发出警报的喇叭,超声模组包括四个设于机身上且对称设置的超声波探头,分别设于机身的正面、背面和两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四周边缘设有气压防撞条,底盘内部设有用于检测气压防撞条内的气压的气压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与底盘之间通过连接脚连接并形成空隙,底盘上还设有用于扫描周围环境的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的探测部设于空隙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正面的超声波探头的上方设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波刘虎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万为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