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泵防泄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652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低温液体增压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低温泵防泄漏装置,设置于低温泵的连接法兰处,并紧贴密封组件设置,低温泵包括电机,连接法兰固定安装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法兰的另一端与泵低温端固定安装,密封组件设置于连接法兰与泵低温端之间,包括上加热罩和下加热罩,上加热罩和下加热罩的结构完全相同,均为半圆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设置一侧铰接的上加热罩和下加热罩,并通过在其内部设置两个内半套,从而构建处一个环形腔体,并通过与压力调节阀,以及环形腔体内部设置的螺旋导流板的配合,使得本装置具有根据低温液体泵工作和停机的周期灵活合理调节其能耗的目的,从而实现本装置高效防漏和节能环板并存的优良性能。板并存的优良性能。板并存的优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泵防泄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低温液体增压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温泵防泄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低温液体泵是用来输送低温液体(如液氧、液氮、液氩、液态烃和液化天然气等)的特殊泵。在空分领域中它主要用于输送液态产品,如液氧泵、液氮泵及液氩泵等液体泵,它的用途是将低温液体从压力低的场所输送到压力高的场所,如将贮槽内液体产品加压后进入汽化器,汽化后送给用户。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低温液体泵主要分为往复式和离心式两类。离心式低温液体泵的工作原理与离心水泵相同。依靠旋转叶轮对液体作功,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从而使液体压力升高。
[0003]但低温液体泵与一般通用泵又不尽相同,它要在液体输送过程中保持低温,尽量减少冷损,否则低温泵会由于液体的汽化而不能工作。为防止低温液体的汽化,必须对泵体及进口管道进行绝热保温,一般用珠光砂或发泡材料。
[0004]密封是低温液体泵中的关键部位之一,泵的密封采用封闭式或轴封式。轴封式有三种类型:机械密封,迷宫密封和填料函密封。对于温度较低的泵,常采用机械密封,但无论哪种密封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液体的泄露,低温液体泄露后将空气中的水分凝华成霜,长时间运转后就会在密封与旋转轴处形成冰,密封结冰会降低其工作性能,从而导致更大泄露事故;旋转轴结冰会使得轴的转动受阻,从而增加电耗,降低液体泵及电机的使用寿命,如果低温液体泵长时间不用,轴与密封处会因结冰冻住,再次启动时容易烧毁电机,不能正常供气影企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泵防泄漏装置,具有防止密封和转轴结冰、配合生产周期灵活调节能耗,一体化设计提高拆装效率等优点,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等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低温泵防泄漏装置,设置于低温泵的连接法兰处,并紧贴密封组件设置,所述低温泵包括电机,所述连接法兰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连接法兰的另一端与泵低温端固定安装,所述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泵低温端之间,包括上加热罩和下加热罩,所述上加热罩和下加热罩的结构完全相同,均为半圆形结构,且一侧铰接合并组成圆筒状结构,所述上加热罩内部固定连接有内半罩,所述内半罩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内半罩与所述上加热罩之间呈间隙设置形成导流腔,两个所述导流腔组成的环形腔体内部设置有螺旋导流板,所述上加热罩顶部的右侧设置有进气咀,所述下加热罩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出气咀,所述上加热罩和所述下加热罩的另一侧通过紧固结构连接固定,所述上加热罩和所述下加热罩之间通过密封垫进行密封,所述连接法兰处于两个所述
内半罩组成的圆筒内部。
[000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上加热罩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弧槽,所述密封弧槽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内半罩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密封弧槽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垫呈半圆形结构,且尺寸与所述连接法兰的外径尺寸相匹配。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上加热罩的背面且分别靠近左右两端处均设置有第一连接臂,所述下加热罩的背面且分别靠近左右两端处均设置有第二连接臂,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分别对应的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铰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上加热罩和所述下加热罩的前后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两个所述第一压板和两个所述第二压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呈长条形结构。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所述上加热罩的所述第一压板沿长度方向等距铰接的多个螺纹杆,以及所述下加热罩的所述第一压板对应各所述螺纹杆处均开设的各卡接槽,各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对应的穿多各所述卡接槽底部均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母。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导流板由上导板组和下导板组组成,所述上导板组和所述下导板组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加热罩和所述下加热罩的两个所述导流腔内部。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咀与外接热气源管连通,所述出气咀与排气管连通,所述外接热气源管沿气体方向依次设置有压力调节阀和压力表,所述上加热罩和所述下加热罩处均设置有温度探头。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通设置一侧铰接的上加热罩和下加热罩,并通过在其内部设置两个内半套,从而构建处一个环形腔体,并通过与压力调节阀,以及环形腔体内部设置的螺旋导流板的配合,从而使得本装置具有根据低温液体泵工作和停机的周期灵活合理调节其能耗的目的,从而实现本装置高效防漏和节能环板并存的优良性能;且本装置一体化设计,拆装方便,有效提高操作人员运维工作效率,且有效防止在收纳情况下零件的意外丢失。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合拢状态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打开状态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上加热罩;11、螺纹杆;12、第一压板;13、密封弧槽;14、进气咀;15、第二压板;16、第一连接臂;2、下加热罩;21、卡接槽;22、出气咀;23、第二连接臂;3、第一密封垫;4、内半罩;41、气孔;5、螺旋导流板;51、上导板组;52、下导板组;6、压紧螺母;7、第二密封垫;8、低温泵;81、电机;82、连接法兰;83、密封组件;84、泵低温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泵防泄漏装置,设置于低温泵(8)的连接法兰(82)处,并紧贴密封组件(83)设置,所述低温泵(8)包括电机(81),所述连接法兰(82)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81)的输出端,所述连接法兰(82)的另一端与泵低温端(84)固定安装,所述密封组件(83)设置于所述连接法兰(82)与所述泵低温端(84)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加热罩(1)和下加热罩(2),所述上加热罩(1)和下加热罩(2)的结构完全相同,均为半圆形结构,且一侧铰接合并组成圆筒状结构,所述上加热罩(1)内部固定连接有内半罩(4),所述内半罩(4)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气孔(41),所述内半罩(4)与所述上加热罩(1)之间呈间隙设置形成导流腔,两个所述导流腔组成的环形腔体内部设置有螺旋导流板(5),所述上加热罩(1)顶部的右侧设置有进气咀(14),所述下加热罩(2)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出气咀(22),所述上加热罩(1)和所述下加热罩(2)的另一侧通过紧固结构连接固定,所述上加热罩(1)和所述下加热罩(2)之间通过密封垫进行密封,所述连接法兰(82)处于两个所述内半罩(4)组成的圆筒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泵防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罩(1)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弧槽(13),所述密封弧槽(13)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垫(3),所述内半罩(4)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密封弧槽(13)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垫(3)呈半圆形结构,且尺寸与所述连接法兰(82)的外径尺寸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泵防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文祝爱军叶洪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清洁能源鄂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