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场制作混凝土内撑条的简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623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场制作混凝土内撑条的简易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侧的插槽木方,所述的插槽木方中间间隔均匀设置多个内隔条,所述的内隔条上方设置两个凹槽压条。该装置制作材料和人工成本低,制作生产的混凝土保护层内撑周期短、速度快、质量好,实现木方、模板再利用,绿色环保,提高了效率,创造了效益。创造了效益。创造了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场制作混凝土内撑条的简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场制作混凝土内撑条的简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中,剪力墙和较深梁需要进行加固。在加固过程中,剪力墙和较深梁两侧模板相对的位置固定一直以来都较为困难。最初采用的是将钢筋废料切断作为内撑条,以此固定两侧模板的相对位置,后来改进为采用预制场厂家预先生产的混凝土预制内撑条进行固定,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预制厂所用水泥通常与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混凝土不同,在混凝土预制内撑条与剪力墙或梁相互连接过程中,混凝土相互粘接不理想,对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需要预制的内撑条尺寸规格较多、自重较大,运输、保管困难,增加了生产成本;

预制的内撑条普遍强度不高、厚度小,在运输过程中损耗量大;

预制内撑条生产厂家数量有限,分布不均,尤其是偏远落后地方生产厂家较少,大量预制内撑条需要长途运输,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

预制生产周期长,影响施工进度。
[0003]而现有的混凝土内撑条倒模价格高,倒模制作混凝土保护层内撑速度慢,成型质量粗糙,内撑使用效果不好。
[0004]公开号为CN106994740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现场自制细石混凝土墙柱内撑条的方法,先采用不锈钢方管制作模具,模具包括矩形外框、均布设置于框内的一组相互平行的隔条、对称安装于外框两边的一对把手;然后制作内撑条骨架和底模:采用层板或工程塑料或钢板制作平板式底模;将底模摆放在底模上,表面涂刷脱模剂,将模具摆在底模上;然后向模具内浇捣第一层细石混凝土;之后在第一层细石混凝土上均布放入一组相互平行的内撑条骨架;再在第一层细石混凝土即内撑条骨架上浇捣第二层细石混凝土;静置至细石混凝土凝固成型后,提起把手,将模具与凝固成型的细石混凝土分离,得到墙柱内撑条材料。该专利技术采用焊接的方式提供的模具装置内的隔条容易偏移,使得制作的内撑条不均匀,另外上方未有压条,导致制作的内撑条不紧实强度不够,造成质量粗糙,内撑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施工现场制作混凝土内撑条的简易装置,该装置制作材料和人工成本低,制作生产的混凝土保护层内撑周期短、速度快、质量好,实现木方、模板再利用,绿色环保,提高了效率,创造了效益。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现场制作混凝土内撑条的简易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侧的插槽木方,所述的插槽木方中间间隔均匀设置多个内隔条,所述的内隔条上方设置两个凹槽压条。
[0008]具体的,所述的插槽木方的内侧均匀设置对称的放置内隔条的槽。
[0009]具体的,相邻的所述的内隔条平行设置。
[0010]具体的,所述的凹槽压条与内隔条垂直设置。
[0011]具体的,所述的凹槽压条上开设有与内隔条对应且相适配的卡槽。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木方上设置插槽,插槽内设置内阁条,内隔条上方设置凹槽压条制作简易装置,该简易装置结构简单可拆卸,可制作带凹槽的混凝土保护层内撑,可以钩住钢筋,防止钢筋偏位,解决了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面露筋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低,生产混凝土保护层内撑周期短、速度快、质量好,实现木方、模板再利用,绿色环保,提高了效率,创造了效益,制作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的B

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1木方插槽木方、2内隔条、3凹槽压条、4内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8]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能够在施工现场制作混凝土内撑条的简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是不同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现场制作混凝土内撑条的简易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侧的插槽木方1,所述的插槽木方1中间间隔均匀设置多个内隔条2,所述的内隔条2上方设置两个凹槽压条3,凹槽压条3的作用一方面是防止内隔条2移位,另一方面是保证混凝土内撑条的厚度。
[0019]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可以设置内撑条的间距、长度、宽度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插槽木方1的内侧均匀设置宽20mm、深10mm的槽,所述的相邻槽之间间距30mm。所述的内隔条2高为40mm、厚度为20mm。所述的凹槽压条高65mm,厚20mm。所述的凹槽压条上对应内隔条开设宽20mm、深25mm的卡槽。
[0020]现场制作过程如下:将40*80mm的废旧木方居中锯开形成两个40*40mm的木方,木方上间距30mm开设20mm宽、10mm深的槽,作为两侧插槽木方1;根据构件截面尺寸,裁取40mm高、20mm厚的模板条作为内隔条2,裁取65mm高、20mm厚的模板条作为凹槽压条3,并在凹槽压条3上开设20mm宽、25mm深的卡槽,相邻卡槽间距30mm。
[0021]使用该简易装置制作内撑条4的过程:根据构件截面尺寸将插槽木方1放置在两侧,后将内隔条2依次插入插槽木方1的槽内,最后结合施工图纸中混凝土内撑条的厚度要求,将模板凹槽压条3分别插入到内隔条上与其固定,两侧插槽木方1长度越长,一次成型的混凝土内撑条4就越多。操作简单,方便实用。制作的混凝土内撑条周期短、速度快、质量好,实现木方、模板再利用,绿色环保,提高了效率,创造了效益,制作使用简单方便。
[0022]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场制作混凝土内撑条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两侧的插槽木方(1),所述的插槽木方(1)中间间隔均匀设置多个内隔条(2),所述的内隔条(2)上方设置两个凹槽压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现场制作混凝土内撑条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槽木方(1)的内侧均匀设置对称的放置内隔条的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江涛夏天张良玉任轩漳闫尧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