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12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属于微晶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栓接有抛光装置,所述输送机构的内部和加工台的底部设置有吸收收集机构,通过设置加工台、输送机构、抛光装置和吸收收集机构,在对微晶玻璃进行抛光时,将微晶玻璃放置在加工台顶部输送机构的顶部,然后启动输送机构对微晶玻璃进行输送,然后经过启动输送机构顶部的抛光装置对微晶玻璃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此时经过启动吸收组件,可以使得对抛光装置对微晶玻璃打磨抛光产生的碎屑粉尘进行吸收,并将吸收后的碎屑粉尘排放至位于加工台底部的收集组件内部。尘排放至位于加工台底部的收集组件内部。尘排放至位于加工台底部的收集组件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


[0001]本技术涉及微晶玻璃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

技术介绍

[0002]微晶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仪表、化学、电子、日用等各种领域中,在玻璃日用品中,玻璃杯因透明、美观而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微晶玻璃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和抛光的工作,增加了该微晶玻璃的表面精度,提高该微晶玻璃的成品品相。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18254256U的中国技术,此技术涉及微晶玻璃生产
,且公开了一种微晶玻璃连续抛光机,包括主体外壳,主体外壳外圈固定连接有凸沿,凸沿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支腿底部固定连接有垫板,主体外壳内设置有传送履带,主体外壳顶部设置有打磨装置,主体外壳内底部设置有清洁机构,此微晶玻璃连续抛光机,通过设置的清洁机构,工作人员只需启动电机即可对主体外壳内部堆积的碎屑进行清理,使工作人员无需停止机器后自身对主体外壳内底部进行碎屑的清扫工作,增加了主体外壳内底部碎屑清洁的工作效率,在推屑刀对主体外壳内底部碎屑进行清洁时碎屑通过漏屑口下落至收集箱内进行统一收集,方便后期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统一处理。
[0004]根据上述专利所述,现有的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在对微晶玻璃在进行打磨时会产生大量的晶体碎屑粉尘沉积于主体外壳内的底部,上述专利采用自动清扫的方式对主体外壳内底部碎屑和粉尘进行清扫工作,虽然可以避免停止机器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对微晶玻璃抛光产生的碎屑粉尘会出现溅射以及弥漫的现象,从而使部分碎屑粉尘无法落至主体外壳内的底部,且还容易使主体设备产生被污染的情况,所以对于上述专利提出的自动清扫方式提出实用性不佳的问题,因此,对上述专利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旨在解决现有的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在对微晶玻璃在进行打磨时会产生大量的晶体碎屑粉尘沉积于主体外壳内的底部,上述专利采用自动清扫的方式对主体外壳内底部碎屑和粉尘进行清扫工作,虽然可以避免停止机器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对微晶玻璃抛光产生的碎屑粉尘会出现溅射以及弥漫的现象,从而使部分碎屑粉尘无法落至主体外壳内的底部,且还容易使主体设备产生被污染的情况,所以对于上述专利提出的自动清扫方式提出实用性不佳的问题,因此,对上述专利提出改进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栓接有抛光装置,所述输送机构的内部和加工台的底部设置有吸收收集机构;
[0007]所述吸收收集机构包括吸收组件和收集组件,所述吸收组件设置在输送机构的内部,所述收集组件设置在加工台顶部的右侧。
[0008]为了达到在对微晶玻璃进行加工抛光使进行持续输送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
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板、电机、主轴、辅轴和镂空输送带,所述固定板分别栓接在加工台顶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抛光装置栓接,所述电机栓接在右侧固定板前侧的右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右侧固定板的右侧,所述主轴的左侧转动连接在左侧固定板的内侧,所述主轴的右侧与电机的输出端栓接,所述辅轴的两侧均转动连接在固定板内侧的后侧,所述镂空输送带套接在主轴和辅轴的外侧。
[0009]为了达到在对微晶玻璃进行加工抛光时吸附抛光打磨产生的碎屑和粉尘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优选的,所述吸收组件包括吸收框、吸收管、吸收风机和四通下排管,所述吸收框栓接在固定板的内侧并位于镂空输送带内部的底部,所述吸收管的左侧与吸收框的右侧连通,所述吸收管的右侧贯穿右侧固定板的内部,所述吸收风机的吸收端与吸收管的右侧连通,所述四通下排管的左侧与吸收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四通下排管的底部贯穿加工台右侧的顶部。
[0010]为了达到收集被吸收组件吸收的碎屑和粉尘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优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定位板、收集框和过滤散风网,所述定位板分别栓接在加工台底部右侧的两侧,所述收集框滑动连接在定位板的内侧,所述过滤散风网内嵌在收集框前侧和后侧的左侧并连通,所述收集框的顶部与四通下排管的底部连通。
[0011]为了达到微晶玻璃在镂空输送带表面进行输送时对微晶玻璃进行防护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内侧的顶部内嵌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为硬橡胶材料。
[0012]为了达到对加工台进行支撑以保证使用时稳定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优选的,所述加工台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栓接有垫板。
[0013]为了达到将收集框进行固定避免在收集碎屑和粉尘产生移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优选的,所述加工台的右侧栓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收集框右侧的顶部栓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螺纹连接在第二固定块顶部的内部。
[0014]为了达到使用者便于扭动螺纹杆进行转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焊接有扭块,所述扭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
[0015]为了达到便于使用者拉动收集框进行移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优选的,所述收集框的前侧内嵌有拉板。
[0016]为了达到便于收集框内部对碎屑和粉尘进行吸附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优选的,所述收集框的内部设置有铺盖有湿棉吸附板。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该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通过设置加工台、输送机构、抛光装置和吸收收集机构,在对微晶玻璃进行抛光时,将微晶玻璃放置在加工台顶部输送机构的顶部,然后启动输送机构对微晶玻璃进行输送,然后经过启动输送机构顶部的抛光装置对微晶玻璃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此时经过启动吸收组件,可以使得对抛光装置对微晶玻璃打磨抛光产生的碎屑粉尘进行吸收,并将吸收后的碎屑粉尘排放至位于加工台底部的收集组件内部,在不停止对微晶玻璃打磨抛光的同时对打磨抛光产生的碎屑粉尘进行吸收并收集,以此可以避免对微晶玻璃抛光产生的碎屑粉尘出现溅射和弥漫的现象,以及降低输送机构和抛光装置被
污染的情况,以便于在对微晶玻璃进行打磨抛光时的使用,且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更佳。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的整体结构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吸收收集机构的组件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吸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中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中第一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加工台;2、输送机构;201、固定板;202、电机;203、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晶玻璃加工用抛光机,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设置有输送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2)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栓接有抛光装置(3),所述输送机构(2)的内部和加工台(1)的底部设置有吸收收集机构(4);所述吸收收集机构(4)包括吸收组件(401)和收集组件(402),所述吸收组件(401)设置在输送机构(2)的内部,所述收集组件(402)设置在加工台(1)顶部的右侧;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固定板(201)、电机(202)、主轴(203)、辅轴(204)和镂空输送带(205),所述固定板(201)分别栓接在加工台(1)顶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板(201)的顶部与抛光装置(3)栓接,所述电机(202)栓接在右侧固定板(201)前侧的右侧,所述电机(202)的输出端贯穿右侧固定板(201)的右侧,所述主轴(203)的左侧转动连接在左侧固定板(201)的内侧,所述主轴(203)的右侧与电机(202)的输出端栓接,所述辅轴(204)的两侧均转动连接在固定板(201)内侧的后侧,所述镂空输送带(205)套接在主轴(203)和辅轴(204)的外侧;所述吸收组件(401)包括吸收框(4011)、吸收管(4012)、吸收风机(4013)和四通下排管(4014),所述吸收框(4011)栓接在固定板(201)的内侧并位于镂空输送带(205)内部的底部,所述吸收管(4012)的左侧与吸收框(4011)的右侧连通,所述吸收管(4012)的右侧贯穿右侧固定板(201)的内部,所述吸收风机(4013)的吸收端与吸收管(4012)的右侧连通,所述四通下排管(4014)的左侧与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尚勇陈德柱周陈义徐良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领先微晶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