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预应力预制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06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应力预制楼板,包括楼板本体,所述楼板本体内部配置有双向或者单向的钢筋,钢筋伸出楼板本体形成胡子筋,所述楼板本体的四周设置倾斜面。胡子筋现场连接时,锚固于叠合梁中,楼板四周为斜面,斜面角度为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预应力预制楼板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新型预应力预制楼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愈发的重视,装配式建筑得到了不断的推广和应用,装配式建筑在我们国家的建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装配式建筑中对预制构件的大量使用改善了传统现浇结构的浪费局面,特别是对叠合板的大量使用,既节省了模板的使用,又提高了结构的刚度与整体性。然而,现有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叠合板需要现场再浇筑一层, 既费时又费力;且相邻的楼板之间缺乏稳固的连接,整体性不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预应力预制楼板,提高了预制率,且预制板与梁的整体受力性能较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预应力预制楼板,包括楼板本体,所述楼板本体内部配置有双向或者单向的钢筋,钢筋伸出楼板本体形成胡子筋,所述楼板本体的四周设置倾斜面。胡子筋现场连接时,锚固于叠合梁中,楼板四周为斜面,与连接结构的现浇段斜面相匹配,方便施工及定位安装,且提高了受力性能。
[0005]进一步,所述倾斜面为自下而上向外倾斜,斜面角度为45
°
左右。楼板四周为45
°
左右斜面,支撑于现浇段45
°
左右斜面上,实现对装配式预制楼板快速定位,提高了装配式叠合板的就位效率和就位精准度,连接稳固可靠,整体性好,不容易出现裂缝。/>[0006]进一步,预制楼板为单向板时采用单向,钢筋单向均布于楼板本体内部。
[0007]进一步,预制楼板为双向板时采用双向,钢筋纵横交错均布于楼板本体内部。
[0008]进一步,所述楼板本体预设有供管线穿过的孔洞,管线通过BIM预制时留孔现场穿线,更有利于线管穿设。
[0009]本技术预应力预制楼板通过在四周设置斜面结构,使得拼接缝处的连接更为稳固,且提高了受力性能;整体结构预制而成,解决了现有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叠合板需要现场再浇筑一层的问题,提高了预制率,不存在局部后浇,方便现场施工;内设钢筋,钢筋按照现浇楼板的设计钢筋。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
[0012]标注说明:1、楼板本体;2、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一种新型预应力预制楼板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一种新型预应力预制楼板,包括楼板本体1,所述楼板本体1内部配置有双向或者单向的钢筋2,钢筋2伸出楼板本体1形成胡子筋,所述楼板本体的四周设置倾斜面。胡子筋现场连接时,锚固于叠合梁中,楼板四周为斜面,与连接结构的现浇段斜面相匹配,方便施工及定位安装。
[0015]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倾斜面为自下而上向外倾斜,斜面角度为45
°
左右。楼板四周为45
°
左右斜面,支撑于现浇段45
°
左右斜面上,实现对装配式预制楼板快速定位,提高了装配式叠合板的就位效率和就位精准度,连接稳固可靠,整体性好,不容易出现裂缝。
[0016]本实施例优选地,预制楼板为单向板时采用单向,钢筋2单向均布于楼板本体内部。
[0017]本实施例优选地,预制楼板为双向板时采用双向,钢筋2纵横交错均布于楼板本体内部。
[0018]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楼板本体1预设有供管线穿过的孔洞,管线通过BIM预制时留孔现场穿线,更有利于线管穿设。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预应力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本体,所述楼板本体内部配置有双向或者单向的钢筋,钢筋伸出楼板本体形成胡子筋,所述楼板本体的四周设置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为自下而上向外倾斜,斜面角度为45
°
左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预应力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善鹏崔英姿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金构智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