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丝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576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丝的检测装置,包括自动检测平台和人工检测平台,所述自动检测平台和人工检测平台构成可循环检测的矩形结构,所述自动检测平台包括自动检测装置和输送导向装置,所述输送导向装置用于实现所述自动检测装置与人工检测平台之间物料的循环输送,所述人工检测平台包括第一人工检测装置、第二人工检测装置和第三人工检测装置,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的一端分别设置第一移送装置和第二移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检测装置无需人工多次对物料进行搬运,工序简单,效率高,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同时也防止了搬运过程中物料上残留的铁丝对人体造成伤害。造成伤害。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丝的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铁丝检测的
,尤其是一种铁丝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使用铁丝捆绑散料物料的方式是目前主要的方式,目的就是解决物料在装卸、运输过程中有足够的捆绑强度使其不散落不变形,同时多组物料可以堆叠成一组更大的料包,便于储藏和运输。
[0003]物料到达目的地经过剪切铁丝拆包处理后,需要对物料上残留的铁丝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多为将物料放在运动机构平台上进行传输,借助金属探测传感器进行检测的方式,在金属探测传感器对物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若无异常则传输至下一工位,若有异常则需要人工将物料从运动机构平台搬运至其它工作平台进行人工检测后再次搬运至运动机构平台上借助金属探测传感器再次进行检测,费时费力,自动化程度不高;同时在对物料进行搬运的过程中,残留的铁丝及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铁丝的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铁丝检测过程中费时费时、自动化程度不高以及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铁丝的检测装置,包括自动检测平台和人工检测平台,所述自动检测平台和人工检测平台构成可循环检测的矩形结构,
[0007]所述自动检测平台包括自动检测装置和输送导向装置,所述输送导向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自动检测装置的两端,所述输送导向装置用于实现所述自动检测装置与人工检测平台之间物料的循环输送,
[0008]所述人工检测平台包括第一人工检测装置、第二人工检测装置和第三人工检测装置,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与所述自动检测装置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三人工检测装置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的两端且与所述输送导向装置配合,
[0009]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相对于所述输送导向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移送装置,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移送装置,所述第一移送装置和所述第二移送装置的配合用于实现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第二人工检测装置和第三人工检测装置之间物料的循环输送;
[0010]优选地,所述输送导向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旋转装置的顶端,所述旋转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输送装置按照预设的角度进行旋转,
[0011]所述旋转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回转轴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回转轴承啮合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移送装置和所述第二移送装置的结构相同,包括推送装置和辅助移动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的一侧和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三人工检测装置的一侧,
[0013]所述辅助移动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靠近所述推送装置一端的内部,
[0014]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送支架、推送气缸和推送杆,所述推送气缸设置在所述推送支架的顶端,所述推送杆垂直设置在所述推送气缸的底端,所述推送杆相对于所述推送气缸的一端设置有推送滚轮,
[0015]所述辅助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支架和升降装置,所述移动支架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端,所述移动支架的顶端设置有移动滚轮;
[0016]优选地,所述推送滚轮和所述移动滚轮的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的中心线平行设置。
[0017]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8]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铁丝的检测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包括自动检测平台和人工检测平台,所述自动检测平台和人工检测平台构成可循环检测的矩形结构,
[0019]所述自动检测平台包括自动检测装置和输送导向装置,所述输送导向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自动检测装置的两端,所述输送导向装置用于实现所述自动检测装置与人工检测平台之间物料的循环输送,
[0020]所述人工检测平台包括第一人工检测装置、第二人工检测装置和第三人工检测装置,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与所述自动检测装置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三人工检测装置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的两端且与所述输送导向装置配合,
[0021]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相对于所述输送导向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移送装置,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移送装置,所述第一移送装置和所述第二移送装置的配合用于实现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第二人工检测装置和第三人工检测装置之间物料的循环输送,本技术提出的铁丝的检测装置无需人工多次对物料进行搬运,工序简单,效率高,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同时也防止了搬运过程中物料上残留的铁丝对人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铁丝的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输送导向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的侧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推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辅助移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27]图6为图5的侧视图。
[0028]其中:1、自动检测平台;2、人工检测平台;11、自动检测装置;12、输送导向装置;21、第一人工检测装置;22、第二人工检测装置;23、第三人工检测装置;24、第一移送装置;25、第二移送装置;26、辅助移动装置;27、辅助移动装置;121、输送装置;122、旋转装置;
123、驱动装置;124、回转轴承;261、推送支架;262、推送气缸;263、推送杆;271、移动支架;272、升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
[0030]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铁丝的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自动检测平台1和人工检测平台2,所述自动检测平台1和人工检测平台2构成可循环检测的矩形结构,
[0031]所述自动检测平台1包括自动检测装置11和输送导向装置12,所述输送导向装置12分别设置在所述自动检测装置11的两端,所述输送导向装置12用于实现所述自动检测装置11与人工检测平台2之间物料的循环输送,
[0032]所述人工检测平台2包括第一人工检测装置21、第二人工检测装置22和第三人工检测装置23,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22与所述自动检测装置11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21和所述第三人工检测装置23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22的两端且与所述输送导向装置12配合,
[0033]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21相对于所述输送导向装置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移送装置24,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22相对于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移送装置25,所述第一移送装置24和所述第二移送装置25的配合用于实现所述第一人工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丝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检测平台和人工检测平台,所述自动检测平台和人工检测平台构成可循环检测的矩形结构,所述自动检测平台包括自动检测装置和输送导向装置,所述输送导向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自动检测装置的两端,所述输送导向装置用于实现所述自动检测装置与人工检测平台之间物料的循环输送,所述人工检测平台包括第一人工检测装置、第二人工检测装置和第三人工检测装置,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与所述自动检测装置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三人工检测装置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的两端且与所述输送导向装置配合,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相对于所述输送导向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移送装置,所述第二人工检测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移送装置,所述第一移送装置和所述第二移送装置的配合用于实现所述第一人工检测装置、第二人工检测装置和第三人工检测装置之间物料的循环输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丝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导向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旋转装置的顶端,所述旋转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输送装置按照预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凤李娜侯春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华胜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