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及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13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及风扇,包括:中部用于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连接端、扇片、加强支撑圈、连接件;扇片数量为多个沿连接端周向排布;扇片外边缘处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扇片外边缘中部的两边;加强支撑圈横截面大致为L形;加强支撑圈与所述扇片外边缘之间具有间隔,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加强支撑圈连接;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加强支撑圈;其中,扇片、第一连接部、加强支撑圈一体成形。加强支撑圈包括环板与立板;第一连接部、连接件与所述环板连接。包括动平衡调节块,所述加强支撑圈设有动平衡补偿区;所述动平衡调节块设于所述动平衡补偿区与所述加强支撑圈焊接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及风扇


[0001]本申请涉及风扇装置
,具体是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及风扇。

技术介绍

[0002]风扇是常见的扇动空气,形成气流进行散热的设备。在一些特殊领域,如设置在船舶机组旁的风扇组,因为船舶上的环境是潮湿的,风量需求大,机组持续运行持续需要散热。因此要求这种风扇要求要更加能够长时间持续工作,性能稳定,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0003]风扇的核心部件之一是扇叶,现有技术中,如CN202220051231.5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风扇扇叶,外圈采用宽度较宽的单板结构,这种设计,外圈结构强度较低。若扇叶为金属材质,采用焊接达到扇叶外端与外圈内壁完全贴合,导致焊接线过长,加工困难,不同工人师傅加工水平参差不一,加工良品率低,以及动平衡调配费时成本高,动平衡评测容易不合格。若采用塑料材质,虽然可以通过模具注塑成型,避免加工困难,但是塑料材质的扇叶应用到船舶的风扇上,结构强度不够,容易折断。
[0004]纵然CN202220051231.5还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为,连接部设置在位于扇叶边缘两端与外圈内壁贴合,但是其外圈采用宽度较宽的单板结构,将扇叶的侧壁给完全封闭了,因此气流无法通过扇叶的侧面进入,进而会降低风量和风压,降低散热效率。
[0005]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CN202221729527.4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风扇扇叶结构虽然为克服CN202220051231.5中的不足之处,设计叶片具有一顶壁和一底壁,相邻的两叶片的顶壁形成进风口,底壁形成出风口;叶片的第一端靠近进风口的一侧高于外圈的顶壁、且形成侧进风口;但是实际方案记载为连接部、多件的叶片和外圈一体注塑成型,且其图纸展示方案,叶片端部和外圈内壁为完全贴合,外圈为宽度较宽的单板结构,仍然不能解决加工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及风扇,旨在提高扇叶结构强度,避免扇叶变形扭角变化,避免设置外圈的扇叶降低风量和风压,提高扇叶加工便利度。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材质为船舶钢;包括:
[0008]中部用于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连接端;
[0009]扇片,所述扇片数量为多个沿所述连接端周向排布;所述扇片外边缘处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扇片外边缘中部的两边;
[0010]加强支撑圈,所述加强支撑圈横截面大致为L形;所述加强支撑圈与所述扇片外边缘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加强支撑圈连接;
[0011]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加强支撑圈;
[0012]其中,所述扇片、第一连接部、加强支撑圈一体成形。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支撑圈包括环板与立板;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件与所述环板连接。
[0014]进一步地,包括动平衡调节块,所述加强支撑圈设有动平衡补偿区;所述动平衡调节块设于所述动平衡补偿区与所述加强支撑圈焊接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竖板、搭板;所述搭板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竖板两端,所述搭板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加强支撑圈与所述扇片;其中与所述扇片连接的那个所述搭板扭角弧度与所述扇片扭角弧度一致。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加强支撑圈、扇片连接处设有工艺圆角。
[0017]进一步地,所述扇片邻近所述连接端处设有加强凸肋。
[0018]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凸肋通过冲压所述扇片变形制成。
[0019]进一步地,包括联轴座;所述连接端为螺纹孔;所述联轴座设有电机输出轴穿入孔,所述联轴座侧壁设有容螺钉穿设抵持电机输出轴侧壁的螺纹通孔;所述联轴座还设有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连接孔,通过螺栓穿设所述螺纹孔、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座、连接端。
[0020]进一步地,所述联轴座侧壁设有沉槽,所述螺纹通孔位于所述沉槽槽底。
[0021]一种风扇,应用前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及风扇,能够使具有扭角的扇片外边缘中部的两边均与加强支撑圈形成了连接关系,使得扇片外边缘得到了保持固定,而加强支撑圈横截面大致为L形,是一种结构强度较高的角铁结构,因此能够本身及为扇片带来稳定,不易变形的保持效果。因此应用本扇叶的风扇,在船舶上进行长时间高转速连续运行时,得益于采用船舶钢,具有较高的强度、较高的韧性和较高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得益于扇片外边缘中部的两边均与加强支撑圈连接,防止了扇片的变形,延长扇片的使用寿命,使风扇运行稳定;得益于加强支撑圈横截面大致为L形,提高了加强支撑圈的结构强度,避免了传统的加强支撑圈采用宽度较宽的单板结构,加强支撑圈3空间占用面积可以设计得足够的小,不干涉应用本扇叶风扇的散热效率;每个扇片外边缘全部与传统的宽度较宽的加强支撑圈内圈连接,造成的加工困难,加工良品率低,动平衡评测不合格。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申请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申请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0026]图4为本申请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侧视图。
[0027]图5为本申请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结构爆炸图。
[0028]图6为图5的B处放大图。
[0029]图7为本申请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的联轴座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所示的附图标记:1、连接端;2、扇片;210、第一连接部;211、工艺圆角;220、第二连接部;230、加强凸肋;3、加强支撑圈;310、环板;320、立板;330、动平衡补偿区;4、连接件;410、竖板;420、搭板;5、动平衡调节块;6、联轴座;610、电机输出轴穿入孔;620、螺纹通孔;630、连接孔;640、沉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请参照图1-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材质为船舶钢;包括:
[0032]中部用于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连接端1;
[0033]扇片2,所述扇片2数量为多个沿所述连接端1周向排布;所述扇片2外边缘处设有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20;所述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20分别位于所述扇片2外边缘中部的两边;
[0034]加强支撑圈3,所述加强支撑圈3横截面大致为L形;所述加强支撑圈3与所述扇片2外边缘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连接部210与所述加强支撑圈3连接;
[0035]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20与所述加强支撑圈3;
[0036]其中,所述扇片2、第一连接部210、加强支撑圈3一体成形。
[0037]本高强度耐用扇叶原材料为材质为船舶钢的圆板,对圆板的外边缘进行翻边,使得加强支撑圈3被加工出,加强支撑圈3横截面大致为L形;第一连接部210实际上是通过冲孔,将扇片2外边缘与加强支撑圈3之间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其特征在于,材质为船舶钢;包括:中部用于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连接端;扇片,所述扇片数量为多个沿所述连接端周向排布;所述扇片外边缘处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扇片外边缘中部的两边;加强支撑圈,所述加强支撑圈横截面大致为L形;所述加强支撑圈与所述扇片外边缘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加强支撑圈连接;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加强支撑圈;其中,所述扇片、第一连接部、加强支撑圈一体成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撑圈包括环板与立板;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件与所述环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平衡调节块,所述加强支撑圈设有动平衡补偿区;所述动平衡调节块设于所述动平衡补偿区与所述加强支撑圈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用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竖板、搭板;所述搭板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竖板两端,所述搭板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华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