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修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855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头修磨机,其钻头调整机构具有安装在机座上的筒体,筒体上部嵌套有限角套筒,限角套筒内插接有T形座轴的竖轴,限角套筒的顶部设有限位凸缘,T形座轴的横轴外设有与限位凸缘相配合的限位挡块,而其内穿插有横拉轴,横拉轴与横轴内壁之间设有顶套,横拉轴的一端设有与顶套的一端相抵接的定位螺母,横拉轴的另一端设有环形圈,环形圈内壁上设有环圈定位齿,顶套的另一端设有顶套定位齿,环形圈中穿插有花键轴,其键齿可与环圈定位齿和顶套定位齿啮合。花键轴上还设有垂直定位螺母,用以调整花键轴与横拉轴的上下位置关系。花键轴的两端与钻头承载架固定连接。该钻头修磨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修磨准确度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具修磨装置,具体地指一种钻头修磨机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的钻孔作业中,钻头是使用率最高的工具,钻头的顶刃在钻孔的过程 中会磨损,因此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再将其修磨锋利。修磨钻头顶刃的标准是必须使钻头 的顶刃以钻头的中心轴线对称。若钻头顶刃修磨后不以钻头中心轴线对称,钻头就难以对 准位置、钻孔时工件摇摆晃动,使得作业安全性降低,更重要的是这样钻出的孔位置精度 差、实际孔径不符合要求尺寸、孔的形状也不成柱形,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修磨钻头顶刃的传统方法是钻孔作业者手持钻头凭感觉修磨,顶刃是否对称,全 凭目测,效率非常低且修磨精度不高。因此,亟需一种钻头修磨机以克服前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的钻头修磨 机,使用它可以对称修磨钻头顶刃,有效提高修磨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钻头修磨机包括机座、安装在所述机座上 的砂轮机和钻头调整机构。所述钻头调整机构具有垂直安装在机座上的筒体,所述筒体的 上部嵌套有限角套筒,所述限角套筒内插接有T形座轴的竖轴,所述限角套筒的顶部设置 有两个限位凸缘,所述T形座轴的横轴外设有与所述限位凸缘相配合的限位限位挡块。所 述T形座轴的横轴内穿插有横拉轴,所述横拉轴与所述T形座轴的横轴内壁之间设置有顶 套。所述横拉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顶套的一端相抵接的定位螺母,所述横拉轴的另一端 设置有环形圈。所述环形圈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圈定位齿,所述顶套的另一端设置有顶套定 位齿,所述环形圈中垂直穿插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的键齿可与所述环圈定位齿和顶套定 位齿啮合配合。所述花键轴上还设置有垂直定位螺母,所述垂直定位螺母与花键轴上的螺 纹相配合,用以调整所述花键轴与所述横拉轴的上下位置关系。所述花键轴的两端与钻头 承载架固定连接,所述钻头承载架与所述砂轮机的砂轮磨面位置相对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钻头修磨机可以通过上下调整所述钻头承载架 相对于所述横拉轴的位置并通过垂直定位螺母将其固定,以调整钻头与所述横拉轴的相离 量(即钻头与横拉轴的垂直距离),从而调整承载于所述钻头承载架上的钻头的顶刃的后 角;通过定位螺母固定所述钻头承载架上的钻头与所述横拉轴的夹角,从而调整钻头与砂 轮磨面之间的夹角以决定钻头顶刃的夹角。前述角度调整好后,以钻头的排屑槽两侧之间 的连线为支承线,将钻头固定于所述钻头承载架上,依次修磨钻头的每一侧刃。由于修磨钻 头的每一侧刃时,钻头顶刃的后角和夹角固定不变,所以修磨完成后的钻头顶刃各断面均 绕钻头中心轴线对称,修磨对称度高。此外,通过限角套筒上的限位凸缘与所述T形座轴的 横轴外的限位挡块相配合,使T形座轴在限角套筒内做有限角转动,便于进入或退出钻头 的磨削操作,操作十分方便。并且该钻头修磨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钻头修磨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钻头修磨机的横拉轴、花键轴和顶套的装配关系俯视结构示意 图;图3为图1所示钻头修磨机的横拉轴、花键轴和顶套的装配关系立体结构示意 图;图4为图1所示钻头修磨机的限角套筒和T形座轴的装配关系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钻头修磨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钻头修磨机包括机座1、安装在机座1上的砂轮机 2和钻头调整机构。所述钻头调整机构包括限角套筒3、T形座轴4、横拉轴5、顶套6、花键 轴7、钻头承载架8以及筒体9,所述钻头承载架8与所述砂轮机2的砂轮磨面相对。所述 筒体9垂直安装在机座1上,其上部嵌套有限角套筒3。具体的,所述筒体9为侧壁开有安 装缝隙的筒体,其上部缝隙处设置有收紧螺丝91,所述限角套筒3在所述筒体9中可以作转 角调整,当其转至所需要的角度时,收紧所述收紧螺丝91以固定所述限角套筒3在所述筒 体9中的位置,从而调整钻头顶刃后角的螺旋形状。结合图4,T形座轴4的竖轴插接在所述限角套筒3内,其下端设有螺钉42(图5 示),螺母的顶端与限角套筒3的下端相抵,以避免T形座轴4从限角套筒3中滑出。所述 限角套筒3的顶部设置有两个限位凸缘31,所述T形座轴4的横轴外设有与所述限位凸缘 31相配合的限位挡块41。T形座轴4在所述限角套筒3中做有限角转动,实现磨削操作的 进入和退出。参考图1-3,所述顶套6套在所述横拉轴5上后,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T形座轴4 的横轴内,所述顶套6 —端设有与所述T形座轴4的横轴相抵接的螺帽61。所述横拉轴5 一端为环形圈52,所述花键轴7穿插在所述环形圈52中。所述环形圈52的内壁上设置有 环圈定位齿52a,当所述环形圈52抵接在所述花键轴7的轴身上时,所述环圈定位齿52a与 所述花键轴7的键齿7a啮合配合。所述花键轴7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钻头承载架8上,从 而将所述钻头承载架8与所述横拉轴5连接在一起。所述花键轴7可以在环形圈52中上 下移动,从而可以调整钻头承载架8与所述横拉轴5的相离量,即上下位置关系,进而调整 钻头顶刃的后角。所述花键轴7的轴身上还设置有调整其与所述横拉轴5上下位置关系的 垂直定位螺母71,所述垂直定位螺母71与花键轴7上的螺纹7b相配合。通过所述垂直定 位螺母71固定所述钻头承载架8相对于所述横拉轴5的位置,使钻头顶刃的后角修磨更准 确。转动所述花键轴7即可调整所述钻头承载架8与所述横拉轴5的轴线的夹角。由于所 述花键轴7外围设有键齿7a以及螺纹7b,所述环形圈52内壁设有与所述键齿7a相配合的 环圈定位齿52a,所述顶套6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键齿7a相配合的顶套定位齿6a。所述横 拉轴5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顶套6的一端相抵接的定位螺母51,拧紧该定位螺母51,使所 述顶套6与所述花键轴7相抵靠,顶套定位齿6a、环形圈52内壁的环圈定位齿52a与花键 轴7的键齿7a相啮合,使得花键轴7、横拉轴5和顶套6不能相对运动,从而固定所述钻头 承载架8与所述横拉轴5的轴线的夹角和相离量。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钻头承载架8包括与所述花键轴7固定连接 的立架81,所述立架81的一侧设置有承载钻头的前勾台82,所述立架81的后面设置有横 向滑槽84,所述横向滑槽84内设置有可沿其滑动或固定的后勾台83,所述前勾台82和后 勾台83相配合,以适应不同尺寸,不同型号的钻头。使用时,将待修磨的钻头前段(刃带 段)搁置在前勾台82上,后段或钻柄搁置在所述后勾台83上,调整后勾台83使之抵住钻 头的有关部位(柄颈、柄尾或夹设在所述钻头上的辅助夹具),从而防止钻头前后移动。较佳地,所述钻头调整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1上可横向移动的大拖板11和 设置在所述大拖板11上可纵向移动的小拖板12,所述筒体9固定在所述小拖板12上,从而 便于调整所述钻头承载架8相对于所述砂轮机2的位置,以对准带修磨的钻头顶刃和所述 砂轮机2的砂轮磨面。本实施例中,所述小拖板12和大拖板11均通过摇把和丝杆等结构 进行调整,该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介绍本技术的钻头修磨机的工作原理,根据钻头的尺寸和形状调整钻头 承载架8相对于砂轮机2的位置和钻头承载架8与砂轮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头修磨机,包括机座(1)、安装在机座(1)上的砂轮机(2)和钻头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调整机构具有垂直安装在机座(1)上的筒体(9),所述筒体(9)的上部嵌套有限角套筒(3),所述限角套筒(3)内插接有T形座轴(4)的竖轴,所述限角套筒(3)的顶部设置有两个限位凸缘(31),所述T形座轴(4)的横轴外设有与所述限位凸缘(31)相配合的限位挡块(41);所述T形座轴(4)的横轴内穿插有横拉轴(5),所述横拉轴(5)与所述T形座轴(4)的横轴内壁之间设置有顶套(6),所述横拉轴(5)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顶套(6)的一端相抵接的定位螺母(51),所述横拉轴(5)的另一端设置有环形圈(52),所述环形圈(52)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圈定位齿(52a),所述顶套(6)的另一端设置有顶套定位齿(6a),所述环形圈(52)中垂直穿插有花键轴(7),所述花键轴(7)的键齿(7a)可与所述环圈定位齿(52a)和顶套定位齿(6a)啮合配合;所述花键轴(7)上还设置有垂直定位螺母(71),所述垂直定位螺母(71)与花键轴(7)上的螺纹(7b)相配合,用以调整所述花键轴(7)与所述横拉轴(5)的上下位置关系;所述花键轴(7)的两端与钻头承载架(8)固定连接,所述钻头承载架(8)与所述砂轮机(2)的砂轮磨面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德忠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