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距23mm的半画幅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516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焦距23mm的半画幅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距23mm的半画幅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镜头
,具体涉及一种焦距23mm的半画幅镜头。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虽然手机的多功能替代了卡片相机的日常拍照,但在有更高拍照要求的摄影爱好者看来,微单相机更能体验到完美的摄影乐趣。微单相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更大的像面和光圈等优点,能够体验到高更好的背景虚化效果。
[0003]23mm半画幅镜头相当于全画幅35mm镜头的拍摄角度。但现有23mm半画幅镜头对一些波段的成像存在各类像差,分辨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23mm半画幅镜头对一些波段的成像存在各类像差、分辨率偏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焦距23mm的半画幅镜头。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焦距23mm的半画幅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和第十二透镜;
[0007]所述第一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型负屈光度透镜;
[0008]所述第二透镜为双凹型负屈光度透镜;
[0009]所述第三透镜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型正屈光度透镜;
[0010]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凸型正屈光度透镜;
[0011]所述第五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型正屈光度透镜;
[0012]所述第六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型负屈光度透镜;
[0013]所述第七透镜为双凹型负光度透镜;
[0014]所述第八透镜为双凸型正屈光度透镜;
[0015]所述第九透镜为双凸型正屈光度透镜;
[0016]所述第十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型负屈光度透镜;
[0017]所述第十一透镜为双凸型正屈光度透镜;
[0018]所述第十二透镜为凹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型负屈光度透镜;
[0019]所有透镜的有效焦距满足以下条件:f1/f<-1;

f3/f9

>2;

f10/f

>2;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所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9为第九透镜的有效焦距,f10为第十透镜的有效焦距。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十透镜为沿光轴方向可移动的调焦片;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第十透镜向往靠近所述第九透镜的方向移动,实现物像距由近至远的自动对焦。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七透镜和所述第八透镜相接的侧面胶合在一起。
[0022]进一步地,还包括光圈,所述光圈设于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之间。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和第十二透镜均为光学玻璃材料制成。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和第十二透镜中的所有透镜朝向物侧的物侧面和朝向像侧的像侧面均为球面。
[0025]进一步地,所述半画幅镜头的适用广谱范围为435~656nm。
[0026]进一步地,所述半画幅镜头的近摄距为300mm。
[0027]进一步地,所述半画幅镜头的畸变≤4%。
[0028]进一步地,所述半画幅镜头的视场角2ω为62
°

[0029]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30]本技术提供的焦距23mm的半画幅镜头,修正了各个波段的各类像差,使中心与边缘视场都有足够的分辨率,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光圈大的优点,而且可以实现物距从无穷远到近距离的成像的高分辨率。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焦距23mm半画幅镜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焦距23mm半画幅镜头的球差示意图;
[003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焦距23mm半画幅镜头的场曲畸变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LI、第一透镜;L2、第二透镜;L3、第三透镜;L4、第四透镜;L5、第五透镜;L6、第六透镜;L7、第七透镜;L8、第八透镜;L9、第九透镜;L10、第十透镜;L11、第十一透镜;L12、第十二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8]如图1-3所示的一种焦距23mm的半画幅镜头,包括包括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LI、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第十一透镜L11和第十二透镜L12。光圈位
于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之间。其中,第一透镜LI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型负屈光度透镜;第二透镜L2为双凹型负屈光度透镜;第三透镜L3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型正屈光度透镜;第四透镜L4为双凸型正屈光度透镜;第五透镜L5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型正屈光度透镜;第六透镜L6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型负屈光度透镜;第七透镜L7为双凹型负屈光度透镜;第八透镜L8为双凸型正屈光度透镜;第九透镜L9为双凸型正负屈光度透镜;第十透镜L10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型负屈光度透镜;第十一透镜L11为双凸型正屈光度透镜;第十二透镜L12为凹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型负屈光度透镜。
[0039]在本实施例中,第十透镜L10为沿光轴方向可移动的调焦片,第十透镜L10的重量较轻。通过电机驱动第十透镜L10向往靠近第九透镜L9的方向移动,可以实现物像距由近至远的自动对焦,并提高对焦后的完美图像。
[00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距23mm的半画幅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LI)、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第十一透镜(L11)和第十二透镜(L12);所述第一透镜(LI)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型负屈光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L2)为双凹型负屈光度透镜;所述第三透镜(L3)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型正屈光度透镜;所述第四透镜(L4)为双凸型正屈光度透镜;所述第五透镜(L5)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型正屈光度透镜;所述第六透镜(L6)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型负屈光度透镜;所述第七透镜(L7)为双凹型负屈光度透镜;所述第八透镜(L8)为双凸型正屈光度透镜;所述第九透镜(L9)为双凸型正屈光度透镜;所述第十透镜(L10)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型负屈光度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L11)为双凸型正屈光度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L12)为凹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型负屈光度透镜;所有透镜的有效焦距满足以下条件:f1/f<-1;

f3/f9

>2;

f10/f

>2;其中,f1为第一透镜(LI)的有效焦距,f为所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为第三透镜(L3)的有效焦距,f9为第九透镜(L9)的有效焦距,f10为第十透镜(L10)的有效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距23mm的半画幅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透镜(L10)为沿光轴方向可移动的调焦片;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第十透镜(L10)向往靠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思锐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