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人行道结构
[0001]本申请属于人行道
,具体为一种透水人行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铺装结构是一种人行道,车行道铺装结构做法,包括混凝土路面铺装做法、广场砖车行路面、卵石铺装做法、木地板铺装做法、钢结构破桩、青石板铺装做法以及其他新型材料的铺装做法等。
[0003]目前,公开号为CN10675868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可透水的人行道结构 ,包括基础支架、预制钢框架及人行道垫砖 ,基础支架横截面为凹字形的线形结构,基础支架内腔顶部配合设置有若干个预制钢框架,预制钢框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内陷无上盖的立方体结构透水承载槽,人行道垫砖为立方体结构,配合放置在透水承载槽内部。其结构简单,通过基础支架、预制钢框架及人行道垫砖的配合使用,有效的降低人行道的施工难度,扩展了人行道功能 ,降低人行道的维护成本,具备极高的实用价值。
[0004]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现该技术有以下问题,该专利在放置人行道垫砖时透水承载槽底部保留一定间隙以便于雨雪水渗透,但人行横道上行人通过会时脚底常带有泥砂,时间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人行道结构,包括基层钢架(1),其特征在于:基层钢架(1)的顶部贴合有承接钢架(2),承接钢架(2)的顶部滑动安装有面层板(5),面层板(5)的顶部开设有两道纵向排水槽,且排水槽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网(6),面层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呈线性分布的横向分割板(7),面层板(5)上相对于排水槽下方的位置开设有呈线性分布的一号水孔(8),承接钢架(2)的内腔底部相对于一号水孔(8)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疏通杆(9),承接钢架(2)的底部中部固定安装有水箱(10),承接钢架(2)的内腔底部中部固定安装有气囊(11),且气囊(11)的顶部与面层板(5)固定连接,气囊(11)内设置有二号弹簧,承接钢架(2)相对于水箱(10)顶部的位置开设有三组二号水孔(12),气囊(11)通过中部的二号水孔(12)与水箱(10)贯通连接,两侧的二号水孔(12)内均固定安装有止回器(13),水箱(10)的两侧下方也固定安装有止回器(13),且水箱(10)两侧止回器(13)的背离面固定安装有水管(14),且水管(14)远离水箱(10)的一端穿过基层钢架(1)固定连接有放水头(15)。2.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透水人行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承接钢架(2)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3),基层钢架(1)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杆(3)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征,万云杰,谢成杰,徐远,朱天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