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遗传育种及生物
,尤其是一种以分子标记、染色体消失法培育双单倍体和太谷核不育轮回选择相结合的小麦多基因聚合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小麦育种的主要任务是将不同来源的优良基因进行重组获得广泛的遗传变异,并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基因型。常规的有性杂交方法只能将少数小麦亲本的优良基因加以组合,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使基因纯合、性状稳定。如果多个亲本优良性状间进行聚合,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即使多基因重组,也很难通过表型变异选育成多基因聚合的株系。太谷核不育(Tal)小麦的发现给小麦多基因聚合提供了可能,它雄性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开放授粉异交结实率高。育种实践表明,由于利用太谷雄性不育基因,多个亲本参加,反复开放授粉杂交、选择,包括单交、三交、四交、多亲本序列杂交和复合杂交等,使众多基因得到大范围的、大规模的、多样化的交流和重组,容易得到遗传基础广泛、性状优良的小麦品种类型。聚合育种由于涉及亲本数目较多,后代分离复杂,仅靠常规手段在短时间内难以稳定,其优点不能在短期内加以发挥。双二倍体植株的培育可以迅速纯合小麦基因型,加快育种进程。花药培养是获得双二倍体的重要方法之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子标记、染色体消失法结合轮回选择的小麦多基因聚合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a)选择10~15个具有丰产、优质、抗病不同优良性状的小麦亲本与太谷核不育株杂交,将不育株的后代种子混合组成轮选群体;b)在轮选群体内通过控制授粉引入生产上综合性状优异的品种,提高群体内优良基因频率;c)开花前淘汰穗短、茎杆细弱、植株过高等不良可育株;d)在群体内进行2~3轮互交,提高基因重组水平;e)根据表型及分子标记进行选择,获得改良杂合可育株;f)对改良杂合可育株以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双单倍体,获得纯合品系。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标记、染色体消失法结合轮回选择的小麦多基因聚合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丰产、优质、抗病不同优良性状的小麦亲本包括扬麦5号、扬麦158、扬麦9号、扬麦10号、扬麦11号、宁麦8号、望水白、苏麦3号、安农8455、安98108、安92484、白火麦、关东107、02y293、Alondra;所述的生产上综合性状优异的品种包括宁麦9号、扬麦12号、豫麦50、皖麦18、扬00118、宁96048。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标记、染色体消失法结合轮回选择的小麦多基因聚合育种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鸿翔,周淼平,陆维忠,任丽娟,张旭,余桂红,黄益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