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清水混凝土看台模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3338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8
本申请涉及看台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现浇清水混凝土看台模板及其施工方法,看台模板包括多根竖直设置且高度沿同一方向呈梯度变化的立柱,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固定设置有呈倾斜设置的底模,底模相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模,底模上方且位于两个侧模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竖模,相邻竖模之间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压模,多个压模沿着底模倾斜方向呈阶梯式分布,压模的边缘与侧模以及相邻的竖模均相对固定,压模底面用于成型台阶踏面,竖模靠近台阶踏面的一侧用于成型台阶踢面,顶部的压模表面开设有浇筑口以及排气口,具有施工效率高、整体性强的优点。体性强的优点。体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清水混凝土看台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看台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现浇清水混凝土看台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清水混凝土是建筑现代主义的一种表现手法,因其极具装饰效果,所以也称装饰混凝土,即混凝土浇置后,不再有任何涂装、贴瓷砖、贴石材等步骤,表现为混凝土“素颜”的一种手法。目前,在各种体育场馆的看台施工中,多采用清水混凝土。
[0003]相关技术中,清水混凝土看台的施工多采用预制式,也即提前在工厂将台阶制作好,然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但是预制混凝土看台造价高昂,吊装施工困难,整体性较差;另外,目前也有现浇清水混凝土看台施工方式,现浇式的施工方式大致包括支模、布筋、浇筑混凝土、拆模、养护等步骤。其中,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一般是从下至上一级一级地浇筑成型台阶。
[0004]因此,申请人发现,现有的现浇式清水混凝土看台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在支模布筋结束后,逐级台阶进行浇筑,但是施工现场由于支模后工况复杂,操作人员在浇筑过程中要逐步向上行走,浇筑效率十分低下,并且由于逐级浇筑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因此台阶最终成型后整体性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现浇清水混凝土看台模板及其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效率高、整体性强的优点。
[0006]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现浇清水混凝土看台模板,包括多根竖直设置且高度沿同一方向呈梯度变化的立柱,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固定设置有呈倾斜设置的底模,底模相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模,底模上方且位于两个侧模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竖模,相邻竖模之间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压模,多个压模沿着底模倾斜方向呈阶梯式分布,压模的边缘与侧模以及相邻的竖模均相对固定,压模底面用于成型台阶踏面,竖模靠近台阶踏面的一侧用于成型台阶踢面,顶部的压模表面开设有浇筑口以及排气口。
[000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立柱对底模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底模表面通过与侧模、竖模以及压模的配合,能够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看台的台阶结构,在前期施工过程中,看台模板按照要求安装完成后,只需要从浇筑口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即可成型整个看台结构,因此看台的施工效率更高、成型的整体性更强。
[0008]可选的,相邻的所述竖模之间均设置有横拉杆,横拉杆的端部穿过竖模并通过锁紧螺栓形成可拆卸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竖模需要保持绝对的竖直稳定性,横拉杆的横向限定作用能够使得相邻的竖模保持较为稳定的相对连接,从而避免混凝土浇筑
过程中竖模的偏移,提高了看台最终成型质量。
[0010]可选的,所述竖模在靠近台阶阴角处的底部位置固定设置有水平搭接部,竖模在靠近台阶阳角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圆角体,圆角体背离台阶阳角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水平穿过竖模后设置有紧固螺母,水平搭接部的底面与圆角体的上表面平齐,且压模搭两侧分别设于水平搭接部与圆角体顶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压模用于成型台阶踏面,竖模用于成型台阶踢面,由于圆角体的设置,一方面,圆角体上表面配合着水平搭接部可以对压模进行支撑,使得压模的安装更加便利且稳定,另一方面,圆角体位置处可以使得台阶阳角位置处能够浇筑后自动形成圆角,不用浇筑后二次施工,使得台阶成型效率、成型质量均得以提高。
[0012]可选的,所述横拉杆中间位置处可拆卸固定设置有锁压体,压模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压杆,锁压体位于压杆正上方,锁压体转动至与压杆顶部接触后压紧压模。
[00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锁压体与压杆的压紧配合,使得压模能够保持稳定,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压模不会出现松动,避免在台阶成型过程中出现表面空鼓、高度不齐等现象。
[0014]可选的,所述锁压体包括圆柱体以及固定于圆柱体下方的限位半弧体,限位半弧体固定于圆柱体的一侧边缘位置处,且锁压体转动至竖直朝下时,限位半弧体与压杆表面接触,圆柱体的底面与压杆顶部抵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锁压体在对压杆起到压紧作用的时候,圆柱体底部用于与压杆顶部抵接,从而实现压紧,同时,限位半弧体能够与压杆的顶部周向面接触,避免锁压体转动过度、保证锁压体对于压杆的整体压紧作用。
[0016]可选的,所述压杆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竖直的滑孔,滑孔内滑动设置有触发杆,触发杆底部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触发杆的顶端穿出压杆顶部,压杆相对两侧开设有与滑孔连通的横穿孔,触发杆于横穿孔的位置处固定有触发齿条,压杆表面转动连接有齿轮,齿轮与触发齿条啮合,且齿轮一侧表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与齿轮同心的圆柱,圆柱直径小于齿轮直径以形成缠绕槽,缠绕槽内缠绕设置有斜拉绳,斜拉绳的另一端与竖模固定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压模在安装完成之后,将压模上自带的、缠绕于缠绕槽的斜拉绳端部与竖模固定,然后在锁压体对压杆起到压紧作用的同时,圆柱体也会下压触发杆,使得触发杆顺着滑孔向下滑动,并且复位弹簧被压缩,触发杆带动触发齿条向下滑动,使得触发齿条与齿轮啮合,继而带动齿轮转动,斜拉绳被重新部分收卷于缠绕槽内部,从而斜拉绳能够拉紧两个竖模,使得竖模在斜拉绳、横拉杆的双重配合作用下保持稳定竖直状态,进而提高了台阶在浇筑混凝土成型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最终成型质量。
[0018]可选的,所述圆柱体底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用于与触发杆顶部接触配合的触发凸块。
[001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触发凸块与触发杆能够更好地接触,进而使得斜拉绳能够更好地拉紧竖模。
[0020]可选的,所述斜拉绳靠近竖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拉钩,竖模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拉钩配合的拉环。
[0021]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现浇清水混凝土看台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立柱成型:通过混凝土现浇方式成型多个高度呈阶梯变化的立柱;
S2、搭设底模:将底模倾斜搭设于立柱表面;S3、穿设竖拉杆:令竖拉杆一端与地面固定,另一端竖直穿过底模靠近顶部的位置处,以对底模进行进一步的限位;S4、搭设竖模:顺着底模的倾斜延伸方向等距安装多个竖直的竖模,竖模安装按照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相邻竖模之间利用横拉杆固定,横拉杆初始状态时锁压体竖直朝上,除顶部以及底部的竖模的底面与底模表面接触外,剩余竖模的底面与底模表面的距离保持一致;S5、安装圆角体:在竖模指定位置处穿设圆角体并拧紧紧固螺母;S6、相邻竖模之间安装钢筋笼;S7、相邻竖模之间安装压模,确保压模搭接于圆角体与水平搭接部表面;将拉钩与拉环对接;S8、压模、竖模一体化作业:拧松锁紧螺栓,将横拉杆转动180度,使锁压体转动至朝下状态,圆柱体压紧压杆,触发凸块下压触发杆,触发杆带动触发齿条与齿轮啮合,继而使斜拉绳绕卷,使两块竖模相对对拉,最后重新拧紧锁紧螺栓;S9、向浇筑口内浇筑混凝土,一体成型整个看台结构;S10、养护一段时间后拆模。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看台及台阶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两大步:一是整个模板系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清水混凝土看台模板,包括多根竖直设置且高度沿同一方向呈梯度变化的立柱(1),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立柱(1)之间固定设置有呈倾斜设置的底模(11),底模(11)相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模(12),底模(11)上方且位于两个侧模(12)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竖模(3),相邻竖模(3)之间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压模(5),多个压模(5)沿着底模(11)倾斜方向呈阶梯式分布,压模(5)的边缘与侧模(12)以及相邻的竖模(3)均相对固定,压模(5)底面用于成型台阶踏面,竖模(3)靠近台阶踏面的一侧用于成型台阶踢面,顶部的压模(5)表面开设有浇筑口(7)以及排气口(71);相邻的所述竖模(3)之间均设置有横拉杆(31),横拉杆(31)的端部穿过竖模(3)并通过锁紧螺栓(311)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横拉杆(31)中间位置处可拆卸固定设置有锁压体(4),压模(5)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压杆(6),锁压体(4)位于压杆(6)正上方,锁压体(4)转动至与压杆(6)顶部接触后压紧压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清水混凝土看台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模(3)在靠近台阶阴角处的底部位置固定设置有水平搭接部(32),竖模(3)在靠近台阶阳角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圆角体(33),圆角体(33)背离台阶阳角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331),连接杆(331)水平穿过竖模(3)后设置有紧固螺母(332),水平搭接部(32)的底面与圆角体(33)的上表面平齐,且压模(5)两侧分别搭设于水平搭接部(32)与圆角体(33)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现浇清水混凝土看台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压体(4)包括圆柱体(41)以及固定于圆柱体(41)下方的限位半弧体(42),限位半弧体(42)固定于圆柱体(41)的一侧边缘位置处,且锁压体(4)转动至竖直朝下时,限位半弧体(42)与压杆(6)表面接触,圆柱体(41)的底面与压杆(6)顶部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现浇清水混凝土看台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6)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竖直的滑孔(61),滑孔(61)内滑动设置有触发杆(62),触发杆(62)底部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611),且复位弹簧(611)处于自然状态时,触发杆(62)的顶端穿出压杆(6)顶部,压杆(6)相对两侧开设有与滑孔(61)连通的横穿孔(63),触发杆(62)于横穿孔(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福春姚宏亮曹文博吴万召闵兆闵安礼瑞秦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