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透镜阵列的制备方法及硬管内窥镜转像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透镜阵列制备和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组装原理的微透镜阵列高效率、低成本、大面积快速制备方法及其在硬管内窥镜成像系统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微透镜阵列(MLA)作为新一代的光学元件,在高端重大装备中发挥着普通光学元件难以实现的光束整形、匀化光斑、波前诊断、波分复用等功能,是实现产品性能提升的核心关键元件。一方面,我国在微透镜阵列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再加上我国的总体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尽管在微透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阵列规模相对较小,单元尺寸相对较大;另一方面,现有的微透镜阵列制备方法(光辅助加工、机械加工和化学加工)很难同时做到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无污染及大规模制备等要求。因此,掌握高精度、低成本MLA快速大规模制备方法是我国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和突破国外高精密光学元器件先发优势的现实需求。
[0003]医用硬管内窥镜是临床诊断必不可少的诊断治疗工具,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无创或微创手术中,其成像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透镜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将玻璃基板在丙酮和酒精中各超声清洗10~15min,然后在去离子水中漂洗10~15min,最后在烘干箱中烘干备用;(2)制备浓度为5~10mg/ml微球溶液,所述微球溶液由微球和纯水构成,所述微球是指直径在微纳米量级的圆球形颗粒,要求所述微球的透过率T在波长300
‑
1100nm范围内≥90%;将微球溶液用酒精和去离子水按照1:1的比例进行稀释,得到含有微球的稀释悬浮液;之后将含有微球的稀释悬浮液滴加在玻璃基板表面上;(3)将玻璃基板储存在常温玻璃箱中,并倾斜9
±
1℃以使水分缓慢蒸发8~12个小时;在此过程中,微球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将自主排列成紧密单层阵列的微球阵列;(4)通过在100℃~130℃范围内加热覆盖了微球的玻璃基板来改变微球阵列中阵列子单元的高宽比和填充因子,其中高宽比为h/d,填充因子为d/s,h为子单元高度,d为子单元直径,s为两个相邻子单元中心之间的距离;最终获得0.5≤高宽比≤0.9,填充因子≥90%的微球阵列;(5)测量步骤(4)中获得的微球阵列的反射率R,判断反射率R在波长300
‑
1100nm范围内是否均小于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伟,刘文文,曹宇,陈洁,侯智善,郑佳云,
申请(专利权)人:瓯江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