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泥生产线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16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7
本申请涉及果泥生产线及生产工艺,涉及果泥生产领域,其包括灌装机及输送件,灌装机包括用于暂存果泥的暂存箱及若干与暂存箱连通的灌装头,输送件位于灌装头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头均连通有回流管,回流管均连通有用于回流管内部产生负压的真空发生装置,灌装头均设有用于与暂存箱隔断的第一阀门及用于与回流管隔断的第二阀门,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交替开启。容器位于灌装头下方时,灌装头与暂存箱连通进行灌装,容器随输送件进行移动时,第一阀门关闭,真空发生装置控制回流管内产生负压,将灌装头内残存的果泥吸入回流管,减少意外滴落的果泥,进而减少细菌的滋生,提高卫生条件。条件。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果泥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果泥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果泥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水果罐头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水果果肉的磕碰,会影响果肉不完整度,为了提高水果罐头食用者的舒适度,该类果肉不符合水果罐头罐装的标准,为减少这些果肉的浪费,一般将这些非标果用于制作果泥生产销售。
[0003]相关技术中,根据果泥的具体种类,适用不同的场景,并且由于属于食品,其对原料的质量、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相关设备的保养均有较高的要求。由于果泥的形态流动性高,一般采取灌装机对加工得到的果泥进行灌装,灌装机的结构一般包括用来暂存果泥的暂存池和至少一个与暂存池连通的灌装头,灌装机利用传送带等方式将容器移动至灌装头下方时,灌装头打开使暂存池内的果泥流入容器内;随着技术的发展,灌装过程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也有部分灌装机会配备传感器或视觉元件自动控制灌装头的开闭。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灌装头的开闭一般由阀门进行控制,而在同一灌装头对两个容器灌装的间隔内,灌装头进入闭合状态,但是灌装头端部的内壁上依然会粘附部分果泥,这部分果泥极易在容器移动替换的过程落在下方的传送带等位置,容易造成细菌滋生,影响加工现场的卫生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弱果泥意外滴落对卫生条件的影响,本申请提供果泥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果泥生产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果泥生产线,包括用于灌装果泥的灌装机及用于输送容器的输送件,灌装机包括用于暂存果泥的暂存箱及若干与暂存箱连通的灌装头,输送件位于灌装头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头均连通有回流管,回流管均连通有用于回流管内部产生负压的真空发生装置,灌装头均设有用于与暂存箱隔断的第一阀门及用于与回流管隔断的第二阀门,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交替开启。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形成的果泥暂存至暂存箱内,输送件将容器逐个输送至灌装头下方,容器位于灌装头下方时,灌装头与暂存箱连通进行灌装,容器随输送件进行移动时,第一阀门关闭,真空发生装置控制回流管内产生负压,将灌装头内残存的果泥吸入回流管,减少意外滴落的果泥,进而减少细菌的滋生,提高卫生条件。
[0008]可选的,所述灌装机还包括水平设置的横管,灌装头均与横管联连通,横管内穿设有阀杆,阀杆将灌装头两侧的部分隔断,阀杆沿自身轴向与横管滑动连接,第一阀门包括若干开设于阀杆上的第一阀孔,第一阀孔与灌装头一一对应,第一阀孔位于对应的灌装头内时,灌装头位于阀杆两侧的部分被第一阀孔连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滑动阀杆即可控制第一阀孔的位置,进而对灌装头的连通状态进行切换,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0010]可选的,所述阀杆将回流管两侧的部分隔断,第二阀门包括若干开设于阀杆上的第二阀孔,第二阀孔与回流管一一对应,第二阀孔位于回流管内时,回流管位于阀杆两侧的部分被第二阀孔连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滑动阀杆切换灌装头的连通状态时,第二阀孔的位置同步移动,进而实现回流管连通状态的切换,实现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的交替开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0012]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容纳清洗液的清洗槽,清洗槽位于输送件的一侧,灌装机设有用于驱动清洗槽升降的升降件,清洗槽处于最高状态时,灌装头下端部插入清洗槽内。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灌装完成停机时,升降件控制清洗槽上升试灌装头接触清洗液,进而利用回流管的负压控制清洗液进入灌装头,清洗掉灌装头内的果泥残留,进一步减小果泥意外滴落的可能。
[0014]可选的,所述清洗槽底部固设有海绵层,灌装头的下端部插入清洗槽内后与海绵层抵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液经海绵层进入灌装头内,有利于部分种类的清洗液发泡,同时可增强进入灌装头内时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清洗效果。
[0016]可选的,所述阀杆呈圆柱状且与横管同轴转动连接,清洗槽与回流管之间连通有回水管,暂存箱与回流管之间连通有回料管,回水管及回料管均与横管连通,阀杆开设有与第二阀孔垂直且连通的第三阀孔,回水管及回料管位于阀杆两侧的部分均被阀杆隔断,阀杆开设有相互垂直的第四阀孔及第五阀孔,第二阀孔与回流管连通时,第四阀孔与回料管连通,第三阀孔与回流管连通时,第五阀孔与回水管连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器移动时,第二阀孔将回流管连通,进而利用负压减少果泥意外滴落,同时第四阀孔与回料管连通,被吸入回流管的果泥会经回料管回到暂存箱内;在清洗时,使用者转动阀杆即可使第三阀孔与回流管连通,第五阀孔与回水管连通,被吸入回流管内的清洗液经回水管在清洗槽内循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0018]可选的,还包括用于破碎果肉的破碎机、用于研磨果肉的研磨机及用于多种原料勾兑的加热搅拌锅,破碎机、研磨机、加热搅拌锅及灌装机顺序设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果肉经破碎机破碎、研磨机研磨、加热搅拌锅进行混合后于灌装机处灌装,完成加工。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果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处理:原料初步清洗,并将腐烂、病虫害的残果及其他杂质异物剔除后,对果肉初步切块;S2果肉处理:对切块后的果肉进行破碎碾磨,使其形成浆状果泥;S3勾兑:按比例将多种果泥及其余原材料进行混合搅拌;S4灌装:将果泥分装至容器内,并进行封口处理;S5后处理:擦净容器表面,并进行杀菌处理,然后灌装后的果泥入库,并根据果泥种类控制保存温湿度。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加工形成的果泥暂存至暂存箱内,输送件将容器逐个输送至灌装头下方,容器位于灌装头下方时,灌装头与暂存箱连通进行灌装,容器随输送件进行移动时,第一阀门关
闭,真空发生装置控制回流管内产生负压,将灌装头内残存的果泥吸入回流管,减少意外滴落的果泥,进而减少细菌的滋生,提高卫生条件;2.在灌装完成停机时,升降件控制清洗槽上升试灌装头接触清洗液,进而利用回流管的负压控制清洗液进入灌装头,清洗掉灌装头内的果泥残留,进一步减小果泥意外滴落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果泥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申请灌装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申请灌装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申请横管及阀杆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灌装机;11、暂存箱;12、灌装头;13、回流管;131、回料管;132、回水管;14、真空发生装置;2、输送件;3、横管;31、阀杆;311、第一阀孔;312、第二阀孔;313、第三阀孔;314、第四阀孔;315、第五阀孔;4、清洗槽;41、海绵层;42、升降件;5、破碎机;6、研磨机;7、加热搅拌锅。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果泥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果泥生产线,包括用于灌装果泥的灌装机(1)及用于输送容器的输送件(2),灌装机(1)包括用于暂存果泥的暂存箱(11)及若干与暂存箱(11)连通的灌装头(12),输送件(2)位于灌装头(12)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头(12)均连通有回流管(13),回流管(13)均连通有用于回流管(13)内部产生负压的真空发生装置(14),灌装头(12)均设有用于与暂存箱(11)隔断的第一阀门及用于与回流管(13)隔断的第二阀门,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交替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机(1)还包括水平设置的横管(3),灌装头(12)均与横管(3)联连通,横管(3)内穿设有阀杆(31),阀杆(31)将灌装头(12)两侧的部分隔断,阀杆(31)沿自身轴向与横管(3)滑动连接,第一阀门包括若干开设于阀杆(31)上的第一阀孔(311),第一阀孔(311)与灌装头(12)一一对应,第一阀孔(311)位于对应的灌装头(12)内时,灌装头(12)位于阀杆(31)两侧的部分被第一阀孔(31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果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31)将回流管(13)两侧的部分隔断,第二阀门包括若干开设于阀杆(31)上的第二阀孔(312),第二阀孔(312)与回流管(13)一一对应,第二阀孔(312)位于回流管(13)内时,回流管(13)位于阀杆(31)两侧的部分被第二阀孔(31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容纳清洗液的清洗槽(4),清洗槽(4)位于输送件(2)的一侧,灌装机(1)设有用于驱动清洗槽(4)升降的升降件(42),清洗槽(4)处于最高状态时,灌装头(12)下端部插入清洗槽(4)内。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梅于夕光
申请(专利权)人:乳山恒裕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