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树名木移植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300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树木移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古树名木移植用保护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古树名木移植用的保护装置使用不便捷和容易在运输转移过程中出现根部土球部分掉落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保护机构,其包括保护壳、固定在保护壳底部的排水管和安装在保护壳内壁上的气垫,保护壳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保护壳的外壁上还安装有用于给气垫充气的充气管;束紧机构,其包括安装在外壳外圈顶部的气筒、安装在气筒内的气囊、安装在气囊底部的活动块和安装在活动块底部的压线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树木根部土球在运输转移过程中发生掉落,而且操作方便省力,大大降低了绑缚土球的难度,有效保证了树木的成活和健康生长。有效保证了树木的成活和健康生长。有效保证了树木的成活和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树名木移植用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树木移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古树名木移植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它们如遇重大工程建设避让或古树名木生长环境突变经批复同意可进行移植,在移植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树木移植后的成活和健康生长,需对树木的根部重点进行保护。
[0003]目前常见的树木的根部保护方式是利用草绳或者其他绳子将树木根部的土壤和根系包覆起来整体形成土球,这种方式虽然用材便宜,但是操作起来比较费时,不利于尽快的将树木进行转移和重新种植,而且,用绳子绑缚的土球,在运输转移的过程中,仍然会造成树木根部土球部分掉落,从而损伤树木根系,为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古树名木移植用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古树名木移植用保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古树名木移植用的保护装置使用不便捷和容易在运输转移过程中出现根部土球部分掉落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古树名木移植用保护装置,包括:
[0007]保护机构,其包括保护壳、固定在保护壳底部的排水管和安装在保护壳内壁上的气垫,保护壳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保护壳的外壁上还安装有用于给气垫充气的充气管;
[0008]束紧机构,其包括安装在外壳外圈顶部的气筒、安装在气筒内的气囊、安装在气囊底部的活动块和安装在活动块底部的压线组件,且压线组件位于气筒外部,所述气囊与气垫连通,所述束紧机构数量设置有多个;
[0009]固定机构,其包括底板、滑接在底板顶面的两个侧板和可拆分的安装在两个侧板之间的顶板,两个侧板之间均安装有锁紧件、以用于将两个侧板锁紧;
[0010]连接机构,其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保护壳的顶面两侧,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保护壳顶部的转轴、通过万向节安装在转轴顶部的螺纹套和螺纹套接在螺纹套内的螺杆一,两个连接机构的螺杆一的一端均铰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分别与两个侧板的外侧壁可拆卸的连接。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树木根部土球在运输转移过程中发生掉落,而且操作方便省力,大大的降低了绑缚土球的难度,有效保证了树木的成活和健康生长,易于推广使用。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线组件包括固定在活动块底面的活动柱、固定在活动柱底部的固定框、设置在固定框内侧的压板和螺纹连接在固定框一侧外壁上的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框内侧并与压板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压板正对
固定框中心的一侧外壁固定有多个卡齿,压板上还安装有限制其转动的限位件。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的将用于绑缚土球顶面的绑绳锁紧。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件为固定在压板连接有锁紧螺栓的一侧外壁上的限位柱,所述固定框螺接有锁紧螺栓的一侧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柱外圈吻合的通孔,限位柱的另一端贯穿通孔延伸至固定框外侧。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压板跟随锁紧螺栓转动。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面均开设有卡槽,两个卡槽内均固定有垂直与底板顶面设置的螺杆二,所述顶板的顶面开设有供螺杆二穿过的连接槽,两个螺杆二的外部均螺纹套接有锁紧螺母,且锁紧螺丝母外径大于连接槽宽度。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锁紧螺母螺纹套接在螺杆外部,然后再拧紧锁紧螺母使其压在顶板顶面,从而达到锁紧顶板的目的。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侧板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块,且两个固定块上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锁紧件为贯穿两个侧板同一侧的两个固定块的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外部套接有固定螺母。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固定螺栓将两个侧板锁紧。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机构底部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下方的安装板、安装在安装板顶部的千斤顶和两个伸缩柱,千斤顶的活动端与底板的底面固接,所述伸缩柱包括固定在安装板顶部的固定柱和活动套设在固定柱外部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顶部与底板的底面固接。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将固定机构固定在树干上之后再利用千斤顶将树干向上顶起一段距离,从而使得树木根部的土球抬离地面,从而方便将保护壳套在树木根部的土球外部。
[002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壳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两个连接中的螺纹套同步转动的调节机构。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驱动两个螺纹套同步转动。
[002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壳的顶部开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安装槽,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的齿圈、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底部的调节柱和套接在调节柱外部的传动齿轮,所述齿圈的内圈和外圈均分布有多个齿槽,所述传动齿轮与齿圈外圈啮合,两个转轴的外周均套接有与齿圈内圈啮合的联动齿轮,所述保护壳的顶面安装有用于锁紧调节柱的固定件。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齿圈转动再带动两个转轴转动,从而达到驱动两个螺纹套同时转动的目的。
[002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在保护壳顶面的固定套和锁紧在固定套外周的定位螺栓,所述固定套活动套设在调节柱外部,定位螺栓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套内并与调节柱外周固接。
[00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调节柱锁紧,避免齿圈随意发生转动。
[0028]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9]1.通过保护机构、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以方便的将保护壳套在树木根部的土球的外部,而且通过气垫的设置,可以在充气后使气垫表面抵紧在土球的表面,
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在运输转移过程中土球发生掉落,而连接机构的设置则是可以在将固定机构固定在树干上之后,再利用转动螺纹套的方式来将保护壳省力的套在树木根部的土球的外部。
[0030]2.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方便同时驱动两个套筒同时转动,从而可以方便省力的在将固定机构固定在树干上之后将保护壳逐渐套在树木根部土球的外部。
[0031]3.在将保护壳套在土球外部后,再利用多根绑绳对土球顶面进行绑缚,之后再将绑绳的一端固定在压线机构上,然后再通过束线机构和气垫之间的配合,可以在给气垫充气的同时对气囊进行充气,从而使得气囊膨胀而带动压线组件向保护壳底部方向移动,这样就可以将绑绳拉紧,大大的方便了操作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壳的立体图;
[0033]图2为保护壳的俯视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剖视图;
[0035]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36]图5为保护壳的正视剖视图;
[0037]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0038]图7为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树名木移植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机构,其包括保护壳、固定在保护壳底部的排水管和安装在保护壳内壁上的气垫,保护壳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保护壳的外壁上还安装有用于给气垫充气的充气管;束紧机构,其包括安装在外壳外圈顶部的气筒、安装在气筒内的气囊、安装在气囊底部的活动块和安装在活动块底部的压线组件,且压线组件位于气筒外部,所述气囊与气垫连通,所述束紧机构数量设置有多个;固定机构,其包括底板、滑接在底板顶面的两个侧板和可拆分的安装在两个侧板之间的顶板,两个侧板之间均安装有锁紧件、以用于将两个侧板锁紧;连接机构,其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保护壳的顶面两侧,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保护壳顶部的转轴、通过万向节安装在转轴顶部的螺纹套和螺纹套接在螺纹套内的螺杆一,两个连接机构的螺杆一的一端均铰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分别与两个侧板的外侧壁可拆卸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树名木移植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组件包括固定在活动块底面的活动柱、固定在活动柱底部的固定框、设置在固定框内侧的压板和螺纹连接在固定框一侧外壁上的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框内侧并与压板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压板正对固定框中心的一侧外壁固定有多个卡齿,压板上还安装有限制其转动的限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树名木移植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固定在压板连接有锁紧螺栓的一侧外壁上的限位柱,所述固定框螺接有锁紧螺栓的一侧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柱外圈吻合的通孔,限位柱的另一端贯穿通孔延伸至固定框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树名木移植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面均开设有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贻军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