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树树洞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8052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树木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古树树洞修复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封堵处理树洞修复方法在灌注填充物时不方便遮挡树洞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清理树洞内的腐烂脱落木质部,对树洞大小进行测量;S2、利用打磨机构对树洞内部和周边腐朽仍具有一定硬度的木质部进行打磨清理,除去多余的腐朽部分;S3、对打磨后的树洞喷洒药剂进行消毒杀菌除虫处理;S4、将填充物逐渐灌进树洞内,等待其固化后再对突出于洞口之外的部分进行打磨修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方便的对树洞进行清理和灌注填充物,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灌注填充物的时填充物材料溢流到树洞外部,还可以避免在打磨树洞时木屑乱飞影响视线的情况出现。打磨树洞时木屑乱飞影响视线的情况出现。打磨树洞时木屑乱飞影响视线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树树洞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树木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古树树洞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然界中,木腐菌可以通过树干伤口、根部、枯死枝等部位侵入树体,由于古树树龄较大、生理机能下降,在木腐菌多年的侵蚀下,在树干中更加容易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树洞。树洞的存在一方面会加速古树的衰弱,另一方面还会降低古树的机械强度可能导致古树在大风冰雪载荷作用下的断裂倒伏。目前,根据树洞的大小、位置和开口方式,主要有清理防腐后敞开处理以及清理防腐后填充流体凝胶固化材料封堵处理两种修复方法。
[0003]通过采取清理防腐填充流体粘性固化材料封堵处理树洞修复方法时,在进行材料填充的时候,需要将填充物注入到树洞内部去,然后等填充物固化后再对位于洞口处的填充物表面进行修饰,但在进行填充物灌注时,需保障填充物不会因灌注溢到树洞外部,而目前常见的方式就是在灌注的时候人工用挡板将洞口挡住,但是由于树洞开口方位、方式和树干形状影响,导致施工遮挡时存在困难,影响修复的效果和效率。为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古树树洞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古树树洞修复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封堵处理树洞修复方法在灌注填充物的时不方便遮挡树洞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古树树洞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清理树洞内的腐烂脱落木质部,对树洞大小进行测量;;
[0008]S2、利用打磨机构对树洞内部和周边腐朽仍具有一定硬度的木质部进行打磨清理,除去多余的腐朽部分;
[0009]S3、对打磨后的树洞喷洒药剂进行消毒杀菌除虫处理;
[0010]S4、将填充物逐渐灌进树洞内,等待其固化后再对突出于洞口之外的部分进行打磨修饰。
[0011]一种用于古树树洞修复方法的装置,包括:
[0012]收纳机构,其包括中空的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一端的安装框,基座内设有蓄电池,所述安装框为U形结构;
[0013]传动机构,其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框底部内壁上的固定轴、固定在固定轴顶部的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座顶面的安装板、转动安装板一侧外壁上的传动杆一、转动在安装板另外一侧外壁上的传动杆二和安装在安装板顶部内壁上的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与传动杆一和传动杆二相配合;
[0014]打磨机构,其包括安装在传动杆一另一端上的打磨头和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收集箱、安装在收集箱上的吸尘管和安装在收集箱一侧的吸气件,且
吸气件与传动杆一传动连接;
[0015]注料机构,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的输料筒、套设在输料筒外周的压板、套接在输料筒外周的气囊、套接在输料筒外周用于阻挡气囊的限位组件和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充气组件,所述气囊位于压板和限位组件之间,压板为柔性塑料,所述输料筒内部转动连接有与其同轴设置的螺旋输料轴,且螺旋输料轴与传动杆二传动连接,输料筒的外周还安装有与其连通的进料管,所述充气组件与传动杆二传动连接、并在传动杆二的驱动下向气囊和限位组件内部充气;
[0016]调节机构,其安装在安装框底部、并用于驱动固定轴转动。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的对树洞进行清理和灌注填充物,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灌注填充物的时填充物材料溢流到树洞外部,还可以避免在打磨树洞时木屑乱飞影响视线的情况出现。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箱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固定轴外周,吸尘管的入口位于打磨头的下方并落后于打磨头的最前端3—4cm,所述吸气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底面风箱、安装在风箱内的转轴、套接在转轴外周的扇叶、安装在风箱靠近收集箱一侧外壁上的连接管和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的联动杆一,联动杆一的顶部延伸安装座上方并与传动杆一传动连接,转轴的一端延伸至风箱外部并与传动杆一的底部传动连接。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传动杆一转动的同时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将打磨产生的碎屑吸入到收集箱内部去。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孔,收集箱的底面通过螺钉安装有用于封堵排料孔的密封板,所述收集箱与连接管连接处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转轴位于风箱内的一端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连接轴,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连接管和过滤网延伸至收集箱内侧并固定有刮板,刮板的一侧长边与过滤网的表面抵接。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转轴转动的同时将吸附在过滤网上的速写刮下来,从而保证过滤网的透气性。
[002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套接在输料筒外周的固定环和安装在固定环外圈的多个伸缩管,所述固定环与气囊通过管道连通,且固定环上安装有泄压阀,多个伸缩管等距分布在固定环外圈上。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避免气囊充气后向远离挡板的一侧膨胀。
[002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管包括固定在固定环外周的固定管、套接在固定管外周的活动管和安装在固定管与活动管内侧的弹性件,所述活动管的内侧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槽,固定管的外周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滑接,所述活动管靠近气囊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杆。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充气后将伸缩管伸长,从而挡住气囊向远离挡板一侧膨胀的路线,同时伸缩管也可以在停止充气后缩短,从而可以在将打磨机构收进安装框内侧的时候不会被卡住。
[002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在固定管内圈的连接块和固定在连接块上的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管的内壁固接。
[00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停止充气后带动伸缩管自动收缩。
[002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座上的鼓风机和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的联动杆二,联动杆二的顶部与传动杆二传动连接,联动杆二的底部与鼓风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固接有与固定环连通的输气管。
[00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传动杆二转动后驱动鼓风机同时工作,进而可以对气囊和固定环内充气。
[003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框底部的连接齿轮、设置在安装框底部的齿条、活动套设在齿条外周的限位框和固定在齿条一端的连接杆,齿条与连接杆啮合,连接轴与固定轴同轴设置并与固定轴底部固接,所述限位框固定在安装框底面,连接杆的底面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安装框的底面开设有两个与定位螺栓吻合螺栓孔,且两个螺栓孔沿齿条长度方向排布。
[00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移动连接杆来达到调节固定轴转动的目的。
[003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3]1.通过设置打磨机构和注料机构,使得在修复树洞的时候可以利用同一设备对树洞先进行打磨,而后再进行灌注填装物的操作,从而大大的方便了技术人员的操作,同时吸尘组件的设置使得在打磨树洞的时候木屑不会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古树树洞修复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机构,其包括中空的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一端的安装框,基座内设有蓄电池,所述安装框为U形结构;传动机构,其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框底部内壁上的固定轴、固定在固定轴顶部的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座顶面的安装板、转动安装板一侧外壁上的传动杆一、转动在安装板另外一侧外壁上的传动杆二和安装在安装板顶部内壁上的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与传动杆一和传动杆二相配合;打磨机构,其包括安装在传动杆一另一端上的打磨头和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收集箱、安装在收集箱上的吸尘管和安装在收集箱一侧的吸气件,且吸气件与传动杆一传动连接;注料机构,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的输料筒、套设在输料筒外周的压板、套接在输料筒外周的气囊、套接在输料筒外周用于阻挡气囊的限位组件和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充气组件,所述气囊位于压板和限位组件之间,压板为柔性塑料,所述输料筒内部转动连接有与其同轴设置的螺旋输料轴,且螺旋输料轴与传动杆二传动连接,输料筒的外周还安装有与其连通的进料管,所述充气组件与传动杆二传动连接、并在传动杆二的驱动下向气囊和限位组件内部充气;调节机构,其安装在安装框底部、并用于驱动固定轴转动;所述古树树洞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清理树洞内的腐烂脱落木质部,对树洞大小进行测量;S2、利用打磨机构对树洞内部和周边腐朽仍具有一定硬度的木质部进行打磨清理,除去多余的腐朽部分;S3、对打磨后的树洞喷洒药剂进行消毒杀菌除虫处理;S4、将填充物逐渐灌进树洞内,等待其固化后再对突出于洞口之外的部分进行打磨修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树树洞修复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固定轴外周,吸尘管的入口位于打磨头的下方并落后于打磨头的最前端3

4cm,所述吸气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底面风箱、安装在风箱内的转轴、套接在转轴外周的扇叶、安装在风箱靠近收集箱一侧外壁上的连接管和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的联动杆一,联动杆一的顶部延伸安装座上方并与传动杆一传动连接,转轴的一端延伸至风箱外部并与传动杆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贻军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