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298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系统发生故障后,根据获取的有源配电网信息建立基站数学模型,以及含柔性多状态开关的有源配电网恢复模型;根据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对所述有源配电网恢复模型进行求解传统开关和联络开关的开关状态,得到新的网络拓扑;根据二阶锥规划对所述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确定有源配电网负荷恢复总量、柔性开关控制的输出功率及控制模式;根据得到的网络拓扑进行基站的上次供电恢复控制,根据基站切换模式进行基站的下层供电恢复控制。能够优化供电恢复的路径,最大程度的利用DG,基站实现功率的再分配,最大化减小供电恢复的失电量,降低停电损失。降低停电损失。降低停电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电力电子技术一直不断发展,随着电力滤波器、固态变压器等新型柔性装置逐渐在配电网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配电网的升级和改造有了新的可能。电力电子设备能够减少能源在传输过程的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小谐波。因此,很多学者期待在不改变网架的前提下,通过加入新型柔性装置来提高配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柔性配电网正是为了应对当前复杂配电网的情况所提出的概念,在柔性配电网中部分关键节点或支路会由柔性电力电子装置替代,从而变成柔性节点或柔性支路。其中SOP(Soft open point,智能软开关)是能够替代常开点的柔性电力电子装置。与传统开关相比,在正常运行时SOP可以通过控制相邻馈线之间的功率流来平衡馈线负载并提高网络电压,实现了配网潮流的优化。在故故障发生时,SOP紧急闭锁,缩小停电范围并在故障隔离后根据系统拓扑结构切换控制模式提供功率支持。供电恢复的能力通常体现在故障发生后恢复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系统发生故障后,根据获取的有源配电网信息建立基站数学模型,以及含柔性多状态开关的有源配电网恢复模型;根据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对所述有源配电网恢复模型进行求解传统开关和联络开关的开关状态,得到新的网络拓扑;根据二阶锥规划对所述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确定有源配电网负荷恢复总量、柔性开关控制的输出功率及控制模式;根据得到的网络拓扑进行基站的上次供电恢复控制,根据基站切换模式进行基站的下层供电恢复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配电网信息具体包括:有源配电网的网络拓扑及参数信息、负荷接入位置、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柔性多状态开关接入位置和容量、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接入位置和故障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系统发生故障后,根据获取的有源配电网信息建立故障发生前后基站控制模式的数学模型,以及含柔性多状态开关的有源配电网恢复模型,具体包括:对基站相邻微网进行实时监测,根据获取的有源配电网信息确定基站在正常运行和相邻微网故障时的切换模式,构建基站控制模式的数学模型;将有源配电网未恢复负荷功率和网络运行损耗之和最小作为供电恢复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并配置蜂巢状配电网故障恢复的约束条件,确定所述有源配电网恢复模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正常运行时的控制模式为PQ

PQ

U
dc
Q控制模式;基站相邻的微网发生故障后,基站连接失电侧的换流器端口快速切换至V/f模式;所述基站数学模型的基站传输的有功功率约束包括:基站控制模式的数学模型的基站容量约束包括:所述目标函数为:
其中,P
iload
为节点i处的有功负荷,为节点i处的有功损耗;I
ij
为通过节点i到节点j之间的支路的电流;R
ij
为节点i到节点j之间的支路的电阻;Ω
a
为系统中失电区域的支路集合;Ω
b
为系统中正常供电的支路集合;Ω
sop
为基站的变换器端口集合;λ1、λ2为权重系数;a,b,c是基站与微网相连的换流器编号;P
sop,a
,P
sop,b
,P
sop,c
,Q
sop,a
,Q
sop,b
,Q
sop,c
分别为基站的换流器a,b,c向微网输入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
loss sop,a
,P
loss sop,b
,P
loss sop,c
分别为基站的换流器a,b,c的有功损耗;K
sop,a
,K
sop,b
,K
sop,c
分别为换流器a,b,c的损耗系数;S
sop,a
,S
sop,b
,S
sop,c
分别为换流器a,b,c的容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安全运行约束、孤岛容量约束、系统潮流约束和拓扑结构约束;所述系统潮流约束具体为:P
i
=P
iDG
+P
sop,i

P
iLoadLoadLoadLoadLoad
所述安全运行约束的节点电压约束为:U
min
≤U
i
≤U
max
;所述安全运行约束的支路容量约束为:所述孤岛容量约束具体为孤岛内分布式发电的发电容量大于孤岛内所有节点的有功负荷之和;所述拓扑结构约束具体为重构后的配电网不包含环路;其中,P
iDG
和为节点i处分布式电源注入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
i
和Q
i
分别为节点i处的有功功率之和、无功功率之和;P
sop,i
和Q
sop,
分别向节点i输入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
ij
和Q
ij
为节点i流向节点j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X
ij
为支路ij的电抗;U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可刘曌煜李春胡鹏飞陈鼎郁家麟王蕾杨宏基孙轶恺朱鹏程钱立群戴攀王曦冉张曼颖徐杰邬樵风谷纪亭杨黎李帆殷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