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淀粉酶解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2648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淀粉酶解制备螺旋糊精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淀粉酶解装置及方法。其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搅拌罐,搅拌罐内形成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具有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第一形态的第一腔室的腔体内径宽于第二腔室,第一形态的第一腔室用于进行淀粉的搅拌糊化;第二形态的第一腔室容积较第一形态的第一腔室缩小,第二形态的第一腔体用于配合第二腔室进行淀粉的酶解。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第一形态下的第一腔室单独作为淀粉糊化的搅拌腔。第一腔室的腔体内径较宽以有效地避免在淀粉搅拌糊化的过程中出现沉积。地避免在淀粉搅拌糊化的过程中出现沉积。地避免在淀粉搅拌糊化的过程中出现沉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淀粉酶解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淀粉酶解制备螺旋糊精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淀粉酶解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螺旋糊精作为一种营养物质的保护载体及药物输送载体等在医学、食品、环保以及酶模拟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理论研究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3]螺旋糊精包结载体能够对用于磷脂型ω

3脂肪酸功能脂质的包埋处理,为了对磷脂型ω

3脂肪酸功能脂质进行稳定化的包埋处理,优化微囊化包埋方式,提高磷脂型ω

3脂肪酸功能脂质的贮藏稳定性及其在体内的靶向递送能力及生物利用度;制备人员需要构建出具有较佳包结络合能力的螺旋糊精包结载体,以实现了脂溶性营养素的高效包埋与稳态化。
[0004]制备螺旋糊精包结载体的过程中,制备人员需要对淀粉先进行糊化再酶解以得到具有包结络合能力螺旋糊精;但是现有的酶解装置在对淀粉进行糊化时,淀粉颗粒容易形成沉积甚至结块,从而影响淀粉的糊化完成程度,并影响到构建出的螺旋糊精载体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淀粉酶解装置及方法,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淀粉酶解装置及方法,其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搅拌罐,搅拌罐内形成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0007]第一腔室具有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第一形态的第一腔室的腔体内径宽于第二腔室,第一形态的第一腔室用于进行淀粉的搅拌糊化;第二形态的第一腔室容积较第一形态的第一腔室缩小,第二形态的第一腔体用于配合第二腔室进行淀粉的酶解。
[0008]具体说明地,本实施例中的装置本体在使用时,将第一形态下的第一腔室单独作为淀粉糊化的搅拌腔。第一腔室的腔体内径较宽,从而第一腔室淀粉乳的液面能够维持在较低的高度。可以理解为此时的淀粉乳类似于被摊开的饼状,淀粉乳内混合的淀粉颗粒和液态部分较难出现明显的分层,故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在淀粉搅拌糊化的过程中,淀粉乳中的淀粉颗粒过多沉积于底部而难以充分糊化的情况。
[0009]进一步地,由于淀粉的酶解过程中,需要淀粉糊化完成后的糊化液与新加入的脱支酶充分搅拌混合;所以本实施例采用第二状态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共同配合以进行淀粉酶解,第二状态下的第一腔室相较于第一状态容积被压缩,压缩过程中可以采用从第一腔室的周向向内挤压的形式,原先位于第一腔室内的糊化液便被压入第二腔室内;压缩后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共同作为搅拌区域,整个搅拌区域类似于细条形从而更加紧凑,在搅拌轴的搅拌过程中,搅拌轴的被利用范围更大,从而较佳地提高了搅拌效率。
[0010]并且,由于在淀粉的酶解过程中,淀粉在先已经糊化完成,相应的淀粉颗粒也已经
与淀粉乳中的液体共同形成均匀的糊化液,所以在酶解过程中,即使整个搅拌液的液面较高也无需再过多考虑搅拌液的固液分层问题。
[0011]本实施例中,搅拌罐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与第一腔室同轴设置,搅拌轴处沿轴向形成有第一旋转部和第二旋转部;第一旋转部用于与第一腔室配合,第二旋转部用于与第二腔室配合。
[0012]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部包括呈螺旋状的第一叶片,第一叶片与搅拌轴固定连接并同步转动;第一叶片的一端用于延伸至第一腔室的底部,另一端用于延伸至第一腔室的上部,第一叶片用于保持第一腔室内搅拌液向上的运动趋势。
[0013]本实施例中,第二旋转部包括多个第二叶片,第二叶片与搅拌轴固定连接并同步转动;每个第二叶片均包括多个呈弧形斜面的扇叶;多个第二叶片沿搅拌轴的轴向间隔布置,多个第二叶片用于保持第二腔室内搅拌液的搅拌流动。
[0014]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连接交界处形成有呈环形的第一台阶。
[0015]本实施例中,搅拌轴处位于第一旋转部和第二旋转部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三旋转部,第三旋转部用于与第一台阶配合,第三旋转部包括第三叶片,第三叶片与搅拌轴固定连接并同步转动;第三叶片包括多个旋转板。
[0016]本实施例中,每个旋转板均包括外板体和内板体;外板体处形成有用于容置内板体的容置槽,容置槽远搅拌轴的一侧侧壁处形成用于释出内板体的槽口,容置槽近搅拌轴的一侧内壁处设有多个具有弹性的安装件,安装件用于安装内板体于容置槽内;
[0017]内板体包括绕流板和安装座;安装座用于与安装件相连接,容置槽的槽口处还形成有用于与安装座相限位配合的第二台阶;扰流板用于伸出槽口或退回槽口以扰动第二台阶处的搅拌液流动,扰流板的外壁处还形成有多个凸起。
[0018]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包括固定腔室和扩容腔室,固定腔室与第二腔室相连通并同轴设置;扩容腔室连接于固定腔室的侧壁中部处;固定腔室的腔体和多个扩容腔室的腔体共同组成第一状态的第一腔室,固定腔室的腔体单独形成第二状态的第一腔室;
[0019]扩容腔室呈圆柱形并沿轴向形成扩容流道,扩容流道内设有沿其轴向移动的滑动活塞;滑动活塞与扩容流道的侧壁密封配合;滑动活塞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与固定腔室相连通并用于容置搅拌液,第二区域形成压力腔,压力腔用于接入压力源以驱使滑动活塞移动。
[0020]本实施例中,搅拌轴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伺服电机,第一腔室的下底面呈弧形,第一腔室的下底面处形成有用于排出搅拌液的排料口;搅拌罐的上端面处形成有用于放入配置好的淀粉乳或酶的进料口,搅拌罐的上端面处还形成有用于置入检测探头的检测口,检测探头用于检测搅拌液的温度或ph值。
[0021]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淀粉酶解方法,其利用前述一种淀粉酶解装置以进行,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S1:将配置好的淀粉乳加入搅拌罐内并流入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处于第一形态;
[0023]步骤S2:驱动搅拌轴转动并对第一腔室内的淀粉乳进行加热搅拌以糊化;
[0024]步骤S3:糊化完成后停止转动搅拌轴并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缩小第一腔室的容积并使其保持第二形态,第一腔室的容积缩小过程中,第一腔室内的部分糊化液流入与第
一腔室连通的第二腔室内;
[0025]步骤S4:将配置好的脱支酶进入搅拌罐内,驱动搅拌轴转动,第二形态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共同作为搅拌区域,以进行淀粉脱支酶解;
[0026]步骤S5;灭酶,迅速冷却得脱支淀粉溶液。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实施例1中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3为图1中搅拌罐的内部示意图;
[0030]图4为实施例1中第一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实施例1中第二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实施例1中第三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图6中旋转板的剖面示意图;
[0034]图8为图6中内板体、安装件以及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淀粉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00),装置本体(100)包括搅拌罐(110),搅拌罐(110)内形成连通的第一腔室(210)和第二腔室(220);第一腔室(210)具有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第一形态的第一腔室(210)的腔体内径宽于第二腔室(220),第一形态的第一腔室(210)用于进行淀粉的搅拌糊化;第二形态的第一腔室(210)容积较第一形态的第一腔室(210)缩小,第二形态的第一腔体用于配合第二腔室(220)进行淀粉的酶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淀粉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罐(110)内设有搅拌轴(230),搅拌轴(230)与第一腔室(210)同轴设置,搅拌轴(230)处沿轴向形成有第一旋转部(240)和第二旋转部(250);第一旋转部(240)用于与第一腔室(210)配合,第二旋转部(250)用于与第二腔室(220)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淀粉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部(240)包括呈螺旋状的第一叶片(241),第一叶片(241)与搅拌轴(230)固定连接并同步转动;第一叶片(241)的一端用于延伸至第一腔室(210)的底部,另一端用于延伸至第一腔室(210)的上部,第一叶片(241)用于保持第一腔室(210)内搅拌液向上的运动趋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淀粉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旋转部(250)包括多个第二叶片(251),第二叶片(251)与搅拌轴(230)固定连接并同步转动;每个第二叶片(251)均包括多个呈弧形斜面的扇叶(510);多个第二叶片(251)沿搅拌轴(230)的轴向间隔布置,多个第二叶片(251)用于保持第二腔室(220)内搅拌液的搅拌流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淀粉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腔室(210)和第二腔室(220)的连接交界处形成有呈环形的第一台阶(26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淀粉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轴(230)处位于第一旋转部(240)和第二旋转部(250)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三旋转部(270),第三旋转部(270)用于与第一台阶(260)配合,第三旋转部(270)包括第三叶片(610),第三叶片(610)与搅拌轴(230)固定连接并同步转动;第三叶片(610)包括多个旋转板(61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淀粉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旋转板(611)均包括外板体(710)和内板体(720);外板体(710)处形成有用于容置内板体(720)的容置槽(730),容置槽(730)远搅拌轴(230)的一侧侧壁处形成用于释出内板体(720)的槽口(740),容置槽(730)近搅拌轴(230)的一侧内壁处设有多个具有弹性的安装件(750),安装件(750)用于安装内板体(720)于容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洋蒋丽婷赵培静李小林文震李小凤林美金林洁玲方彰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华微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