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乳杆菌在提高鱼糖耐受能力制剂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235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乳杆菌在提高鱼糖耐受能力制剂中的应用。所述益生菌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益生菌可通过维持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稳态,调节肝脏PPAR信号通路和三羧酸循环通路,从而实现缓解高糖饮食投喂导致的大口黑鲈肝脏糖脂代谢性紊乱,并提升其肝脏的抗氧化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提高肉食性鱼类的糖耐受能力和健康养殖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乳杆菌在提高鱼糖耐受能力制剂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植物乳杆菌制剂提高鱼糖耐受能力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碳水化合物作为水产饲料中的必需营养素之一,相比蛋白质和脂肪,是更加廉价的能量来源。在水产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促进鱼类的蛋白质利用。作为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淀粉可充当饲料制作中的粘合剂和颗粒膨胀剂。在鱼粉和鱼油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在水产饲料中加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可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以确保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0003]由于不同食性鱼类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利用能力的差异,尤以肉食性鱼类对糖利用能力最差。因此,过量摄入糖类会导致大口黒鲈血糖含量升高,肝脏糖原和脂质过度沉积,最终引起肝脏代谢性紊乱。肠道微生物已被证实可以用于对抗肥胖和代谢紊乱。研究表明,有益微生物能通过改善肠道形态和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来促进鱼类的生长和免疫应答。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最具潜力的饲用微生态制剂之一。目前已在哺乳动物中证实了植物乳杆菌调节脂质代谢并减轻肝脏损伤,然而其在鱼类上的功能研究仍很匮乏。
[0004]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俗称加州鲈,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因其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和经济价值巨大,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和养殖最广泛的商业鱼类之一。为了满足大口黑鲈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生产上目前越来越多地使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养殖。在制作大口黑鲈的膨化浮性饲料颗粒中,淀粉的添加量一般不得低于20%。许多研究表明,当饲料淀粉水平超过10%,大口黑鲈的肝脏脂肪含量增加、抗氧化能力降低,还会损害其肠道健康和生长性能,最终影响养殖收益。因此,高淀粉饲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大口黑鲈养殖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植物乳杆菌在提高鱼糖耐受能力制剂中的应用。
[0006]优选,所述的植物乳杆菌来源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编号为GDMCC1.140。
[0007]所述的鱼是大口黑鲈。
[0008]进一步地,所述植物乳杆菌,用MRS肉汤培养基于37℃培养48h,用无菌水洗三次,并溶于无菌水,浓度为108‑
109CFU/mL。
[0009]进一步地,植物乳杆菌均匀喷洒至大口黑鲈饲料中,终浓度约为107CFU/g饲料。进一步优选是每隔48h喷洒新的菌液。
[0010]植物乳杆菌处理大口黑鲈9周后,可通过改善大口黑鲈肠道内的微生物组成结构,维持肠道微生物稳态,调控肝脏PPAR信号通路和三羧酸循环通路,从而调控大口黑鲈糖脂代谢异常,提高糖耐受能力。
[0011]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乳杆菌通过调控肝脏PPAR信号通路和三羧酸循环通路,从而调节糖脂代谢紊乱,达到缓解大口黑鲈肝脏脂肪沉积的情况。
[0013]2.本专利技术对于了解植物乳杆菌的益生功能以及其在大口黒鲈健康养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植物乳杆菌对大口黑鲈肝体比和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A)不同组别饲料投喂大口黑鲈的肝体比柱状图(n=6);(B)不同组别饲料投喂大口黑鲈的肝脏粗脂肪含量柱状图(n=6)。LS:低淀粉组;HS:高淀粉组;HSP:高淀粉+植物乳杆菌组。*P<0.05,**P<0.01,***P<0.001。。
[0015]图2是植物乳杆菌对大口黑鲈肝脏健康的影响。(A)不同组别饲料投喂大口黑鲈的肝脏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过氧化氢酶)柱状图(n=6);(B)不同组别饲料投喂大口黑鲈的肝脏切片图(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红色箭头表示肝细胞核偏离肝细胞中心,黑色箭头表示脂质空泡(n=3)。LS:低淀粉组;HS:高淀粉组;HSP:高淀粉+植物乳杆菌组。*P<0.05。
[0016]图3是植物乳杆菌对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组成结构的影响(n=3)。(A)不同组别饲料投喂大口黑鲈的肠道菌群OTU维恩图;(B)不同组别饲料投喂大口黑鲈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柱状图;(C)不同组别饲料投喂大口黑鲈的肠道菌群在Phylum(门)和Genus(属)水平的分布。LS:低淀粉组;HS:高淀粉组;HSP:高淀粉+植物乳杆菌组。**P<0.01。
[0017]图4是不同组别饲料投喂大口黑鲈的肝脏转录组KEGG通路图(Top 30)(n=3)。LS:低淀粉组;HS:高淀粉组;HSP:高淀粉+植物乳杆菌组。。
[0018]图5是植物乳杆菌对大口黑鲈肝脏基因表达的影响(n=6)。(A)不同组别饲料投喂大口黑鲈的肝脏脂肪分解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柱状图;(B)不同组别饲料投喂大口黑鲈的肝脏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柱状图。LS:低淀粉组;HS:高淀粉组;HSP:高淀粉+植物乳杆菌组。ppa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hsl,激素敏感脂肪酶;atgl,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pepck,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srebp1,固醇调节因子结合蛋白1;fas,脂肪酸合成酶;accα,乙酰

CoA羧化酶α。*P<0.05,**P<0.01,***P<0.00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以下实施例使用的植物乳杆菌,来源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编号为GDMCC1.140。
[0021]本专利技术中,培养植物乳杆菌所用的培养基如下:
[0022]液体MRS肉汤培养基配方为:酪蛋白酶消化物10.0g,牛肉膏粉10.0g,酵母膏粉4.0g,柠檬酸三铵2.0g,乙酸钠5.0g,硫酸镁0.2g,硫酸锰0.05g,磷酸氢二钾2.0g,葡萄糖20.0g,吐温

80 1.0g,pH 5.7
±
0.2。蒸馏水1000mL。121℃高压灭菌15min。
[0023]固体MRS肉汤培养基每升添加15g琼脂。
[0024]本专利技术中,植物乳杆菌GDMCC1.140的复苏与保存:
[0025](1)在超净工作台将植物乳杆菌冻干粉复苏。用无菌枪头吸取300μL MRS液体培养基,滴入冻干管中,轻轻振荡至其溶解。
[0026](2)吸取全部菌悬液,接种在MRS固体培养基平板上,于37℃静止培养48h。
[0027](3)待长出单克隆菌落后,用无菌枪头将单克隆挑至装有500μL培养基的1.5mL离心管中,于37℃静止培养48h。然后加入500μL无菌的30%甘油。
[0028](4)经测序及与NCBI比对(https://blast.ncbi.nlm.nih.gov/Bl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植物乳杆菌制剂提高鱼糖耐受能力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乳杆菌来源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编号为GDMCC1.1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用MRS肉汤培养基于37℃培养48h,用无菌水洗三次,并溶于无菌水,浓度为108‑
109CFU/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是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宗斌邓泳妍陆星唐汇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