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红心藜、南美藜麦、台湾红藜和藜的引物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214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鉴别红心藜、南美藜麦、台湾红藜和藜的引物和方法。该引物包括引物Li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鉴别红心藜、南美藜麦、台湾红藜和藜的引物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种鉴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别红心藜、南美藜麦、台湾红藜和藜的引物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南美藜麦(Chenopodium quinoaWilld.),又称藜麦,苋科藜属植物,株高1.5

2.5m,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具有耐旱、耐贫瘠、耐盐碱的特性,在原产地,从海平面到4000m海拔都有藜麦的分布,栽培历史已有5000年以上,因其营养全面,被FAO称作唯一能够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单体食物,近年来,在国内各省均有引种。藜麦籽粒颜色丰富,有黑、红、白、褐、棕、灰、黄等多种颜色,其中以黑色、白色和红色栽培较多。
[0003]台湾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Koidz.),又叫台湾藜,是中国台湾原生的苋科藜属植物,株高1.5

2.5m,其籽粒成熟期茎秆呈紫红色,籽粒亦呈红色,籽粒颜色与红色南美藜麦相似,生长特性也与南美藜麦相似,但抗倒伏能力较南美藜麦强,耐高温和高湿,在我国东部引种较多,部分人会误将其作为藜麦的一个品种。
[0004]红心藜(Chenopodium centrorubrum(Makino)Naka),为藜(Chenopodium album L.)的变种,枝顶幼叶密布红色粉粒,长大后逐渐变绿,在浙江庆元地区分布较广,株高近3米,杆较藜麦粗壮50%以上,强抗倒伏,在粮食匮乏时期曾作为粮食食用,籽粒黑色。
[0005]藜(Chenopodium albumL.),又名灰灰菜,大多株高仅0.5m,人工营养栽培下可达2m,是国内常见苋科藜属野草,其幼年期,形态与藜麦、台湾红藜和红心藜相似,较难分别,但其植株较小,籽粒黑色,产量低,商业化栽培较少。
[0006]南美藜麦、台湾红藜、红心藜和藜的特性见下表:
[0007][0008]南美藜麦、台湾红藜、红心藜和藜在幼苗期不易分辨,相同颜色的种子之间也不易分辨,为物种的准确栽培应用带来了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鉴别红心藜、南美藜麦、台湾红藜和藜的引物和方法,能够在幼苗期对这四个物种进行早期准确鉴定,无需等待较长的生长期,可提高作物栽培物种的准确率,降低作物误栽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作物栽培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0010]一种鉴别红心藜、南美藜麦、台湾红藜和藜的引物,包括引物Li1

23和引物Li2

78;
[0011]所述引物Li1

23:
[0012]上游引物:5
’‑
GGCATCTATAAATCTAC
‑3’
(SEQ ID NO:1),
[0013]下游引物:5
’‑
GGCATCTATACTATCTAC
‑3’
(SEQ ID NO:2);
[0014]所述引物Li2

78:
[0015]上游引物:5
’‑
CGAAGGGTGTGTAGGCTGTATG
‑3’
(SEQ ID NO:3),
[0016]下游引物:5
’‑
AGATGCTTTGTGCGTGTTAGTG
‑3’
(SEQ ID NO:4)。
[0017]可选的,所述引物中可引入荧光染料、荧光探针等用于荧光标记的材料设计成荧光标记引物,以适应各种荧光检测设备或荧光读取设备。一般是将所述引物中的上游引物进行荧光标记。
[0018]一种鉴别红心藜、南美藜麦、台湾红藜和藜的方法,包括步骤:
[0019](1)提取各待测样本嫩叶的DNA;
[0020](2)分别以步骤(1)提取的各DNA作为DNA模板,采用所述引物Li1

23进行PCR扩增,得到各引物Li1

23PCR扩增产物;
[0021](3)将步骤(2)中各引物Li1

23PCR扩增产物纯化,得到各纯化后引物Li1

23PCR扩增产物;
[0022](4)分别以步骤(3)中各纯化后引物Li1

23PCR扩增产物作为DNA模板,采用所述引物Li2

78进行PCR扩增,得到各引物PCR扩增产物;
[0023](5)将步骤(4)中各引物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获得各待测样本的PCR扩增产物条带,根据各待测样本的PCR扩增产物条带判定其所属的物种。
[0024]步骤(5)中根据各待测样本的PCR扩增产物条带判定其所属的物种的判定标准:PCR扩增产物条带有两条且长度在610bp和540bp的是红心藜;PCR扩增产物条带仅有一条且长度在650bp的是南美藜麦;PCR扩增产物条带有两条且长度在650bp和420bp的是台湾红藜;PCR扩增产物条带仅有一条且长度在540bp的是藜。
[0025]可选的,步骤(2)中所述各引物Li1

23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获得各引物Li1

23PCR扩增产物条带,根据各引物Li1

23PCR扩增产物条带判定其所属的物种;可作为初步判定,后续判定再结合步骤(5)中的判定结果。根据各引物Li1

23PCR扩增产物条带判定其所属的物种的判定标准:引物Li1

23PCR扩增产物条带有三条且长度在740bp、538bp和400bp的是红心藜;引物Li1

23PCR扩增产物条带仅有一条且长度在538bp的是南美藜麦和台湾红藜;引物Li1

23PCR扩增产物条带仅有一条且长度在400bp的是藜。
[0026]可选的,步骤(3)中,所述纯化采用磁珠法核酸提取。所述磁珠法核酸提取可直接采用现有用于核酸提取的磁珠,例如市售的磁珠试剂盒。
[0027]可选的,所述南美藜麦为种子是红色的南美藜麦(又称南美红藜麦、南美红藜)。
[0028]本专利技术所述鉴别红心藜、南美藜麦、台湾红藜和藜的引物的获得方法,包括:用简
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通用引物(可任意选择)分别对红心藜、南美藜麦(例如南美红藜)、台湾红藜和藜的DNA进行分子标记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检测,通过大量DNA指纹图谱比较分析,筛选红心藜、南美藜麦(例如南美红藜)、台湾红藜和藜的特异性核酸片段,随后通过割胶回收、测序,采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寻找差异片段,采用primer premier软件进行引物的设计,并合成设计的引物,得到初步筛选合成的引物。以红心藜、南美藜麦(例如南美红藜)、台湾红藜和藜四种藜属植物的DNA为模板,采用PCR验证,从初步筛选合成的引物中获得鉴别红心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鉴别红心藜、南美藜麦、台湾红藜和藜的引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引物Li1

23和引物Li2

78;所述引物Li1

23:上游引物:5
’‑
GGCATCTATAAATCTAC
‑3’
,下游引物:5
’‑
GGCATCTATACTATCTAC
‑3’
;所述引物Li2

78:上游引物:5
’‑
CGAAGGGTGTGTAGGCTGTATG
‑3’
,下游引物:5
’‑
AGATGCTTTGTGCGTGTTAGTG
‑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为荧光标记引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南美藜麦为南美红藜麦。4.一种鉴别红心藜、南美藜麦、台湾红藜和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提取各待测样本嫩叶的DNA;(2)分别以步骤(1)提取的各DNA作为DNA模板,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引物Li1

23进行PCR扩增,得到各引物Li1

23PCR扩增产物;(3)将步骤(2)中各引物Li1

23PCR扩增产物纯化,得到各纯化后引物Li1

23PCR扩增产物;(4)分别以步骤(3)中各纯化后引物Li1

23PCR扩增产物作为DNA模板,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引物L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应齐姚理武郑世伟姚丰平陈奕浪叶增新何勇清叶学件吴大瑜王衍彬王丽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