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反射控制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92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0
提供具有适合车载用途的光学特性的车载用反射控制膜。车载用反射控制膜(10)具备基材(1)和层叠在基材(1)上的反射控制层(5)。在对于未层叠反射控制层(5)的基材(1)、将从相对于基材(1)的法线倾斜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载用反射控制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载显示装置等的车载用反射控制膜。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载显示装置,中央信息显示器和中控台显示器被用于汽车导航系统等。近年来,车载显示装置倾向于增加,预计会利用数字外部监视器、数字内部监视器、数字仪表集群之类的新型车载显示装置。由于光通过窗户从各个方向入射到车内,因此通过在车载显示装置上设置具有防反射功能的光学膜,可以确保车载显示装置的视认性。
[0003]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防反射膜,其在光学基板上层叠多层而构成,在300~660nm的波长区域中,45度入射的光的反射率为0.1%以下。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在透明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中分散有透光性无机粒子和/或透光性有机粒子而成的光学片。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

74903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7252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在车载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上,除了显示显示图像以外,有时还会映入接近车辆的车灯或路灯的光等的图像。迄今为止,为了确保显示图像的视认性,通常抑制向显示面的映入(反射),但是对于车载显示装置中的适当的反射光的控制没有进行充分地研究,关于车载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光学膜所需的光学特性还有改善的余地。
[0010]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适合车载用途的光学特性的车载用反射控制膜。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车载用反射控制膜具备基材和层叠在基材上的反射控制层,其特征在于,在对于未层叠反射控制层的基材、将从相对于该基材的法线倾斜30
°
的方向入射的光的正反射光的光量设为100%时,对于车载用反射控制膜的反射控制层,从相对于该反射控制膜的法线倾斜30
°
的方向入射的光的正反射光的光量为0~25%,并且正反射光的反射角
±5°
的方向的反射光的光量为0.3~2.0%,雾度为3~11%。
[0013]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具有适合车载用途的光学特性的车载用反射控制膜。
附图说明
[0015][图1]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载用反射控制膜的构成的剖面图。
[0016][图2]图2是用于说明光的反射方向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载用反射控制膜的构成的剖面图。
[0018]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载用反射控制膜10(以下简称为“反射控制膜”)具备基材1和层叠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的反射控制层5。
[0019]基材1是作为反射控制膜10的基体的膜,由可见光线的透射性优异的材料形成。作为基材1的形成材料,可以利用: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丙烯酸酯;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聚酰亚胺、聚芳酯、聚碳酸酯、三乙酰纤维素、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环烯烃共聚物、含降冰片烯树脂、聚醚砜、聚砜等透明树脂或无机玻璃。其中,可以优选利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的膜。对基材1的厚度没有特别地限定,优选设为10~200μm。
[0020]为了提高与反射控制层5的密合性,可以对基材1的表面实施表面改性处理。作为表面改性处理,可以示例出碱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溅射处理、表面活性剂或硅烷偶联剂等的涂布、Si蒸镀等。
[0021]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控制层5从基材1侧起依次具备防眩层2和低反射层3。
[0022]防眩层2是在表面具有微细的凹凸且通过利用该凹凸使外部光散射而减少外部光的映入的光学功能层。防眩层2通过在基材1上涂布含有粘合剂树脂、有机微粒和/或无机微粒的涂布液并使涂膜固化而形成。
[0023]作为粘合剂树脂,可以使用通过电离放射线或紫外线的照射而固化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树脂,例如可以使用单官能、2官能或3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这两者的总称,“(甲基)丙烯酰基”是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这两者的总称。
[0024]作为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列举出:(甲基)丙烯酸2

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

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

羟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酰基吗啉、N

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

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

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

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卡必醇酯、磷酸(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磷酸(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酯、环氧乙烷改性(甲基)丙烯酸苯氧基酯、环氧丙烷改性(甲基)丙烯酸苯氧基酯、壬基苯酚(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壬基苯酚(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改性壬基苯酚(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2

(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
‑2‑
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

羟基
‑3‑
苯氧基丙酯、氢化邻苯二甲酸2

(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氢化邻苯二甲酸2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酯、六氢氢化邻苯二甲
酸2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酯、四氢氢化邻苯二甲酸2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八氟丙酯、以及衍生自2

金刚烷、金刚烷二醇的具有1价的单(甲基)丙烯酸酯的丙烯酸金刚烷酯等金刚烷衍生物单(甲基)丙烯酸酯等。
[0025]作为2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列举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载用反射控制膜,其是具备基材和层叠在所述基材上的反射控制层的车载用反射控制膜,其特征在于,在对于未层叠所述反射控制层的所述基材、将从相对于该基材的法线倾斜30
°
的方向入射的光的正反射光的光量设为100%时,对于所述车载用反射控制膜的所述反射控制层,从相对于该反射控制膜的法线倾斜30
°
的方向入射的光的正反射光的光量为0~25%,并且所述正反射光的反射角
±5°
的方向的反射光的光量为0.3~2.0%,雾度为3~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野友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凸版巴川光学薄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