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1922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属于抛光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顶部安装有交替驱动组件;交替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组件、第一平移组件和第二平移组件,第一平移组件和第二平移组件均与机架连接,第一平移组件位于第二平移组件外侧,驱动组件均与第一平移组件和第二平移组件连接;第一平移组件位于第二平移组件均连接有用于闭门器外壳插接和往复转动的支撑载具,且支撑载具与机架连接;机架左端连接有用于抛光的抛光组件;机架左端内壁连接有压紧组件,第一平移组件或者第二平移组件带动闭门器外壳位于抛光组件侧方时压紧组件底部与闭门器外壳顶部接触。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利于闭门器外壳的焊合线全方位抛光。光。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门可以与闭门器联接,以使门能够朝关闭位置移动,闭门器一般是铸造成型的,铸造成型时合模处会产生的焊合线,闭门器成型后需要使用抛光设备对焊合线进行抛光处理。
[0003]例如中国专利CN115042048A一种闭门器壳体表面处理装置,具体涉及闭门器生产
,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设置有多组漏孔,所述弧形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弧形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一侧延伸设置有第三伸缩杆,且第三伸缩杆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喷洒装置,第二气缸通过第三伸缩杆带动第一电机移动,从而使放置板带动闭门器外壳移动,在移动时完成打磨,在第一电机移动时,在第二伸缩杆伸出时,从而使套筒通过第三连接管抽取水箱内的水,在第二伸缩杆收缩时把水压到第二连接管内,从而通过第一连接管通到喷洒圈后从喷口喷出。
[0004]但是,上述结构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上料、抛光和下料是逐步进行的,无法分来操作,整体加工效率有待于提高,其次,抛光只有单一方向,无法进行抛光,抛光效果不理想。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金属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金属抛光设备,包括机架:
[0009]机架顶部安装有交替驱动组件;
[0010]交替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组件、第一平移组件和第二平移组件,第一平移组件和第二平移组件均与机架连接,第一平移组件位于第二平移组件外侧,驱动组件均与第一平移组件和第二平移组件连接;
[0011]第一平移组件位于第二平移组件均连接有用于闭门器外壳插接和往复转动的支撑载具,且支撑载具与机架连接;
[0012]机架左端连接有用于抛光的抛光组件;
[0013]机架左端内壁连接有压紧组件,第一平移组件或者第二平移组件带动闭门器外壳位于抛光组件侧方时压紧组件底部与闭门器外壳顶部接触。
[0014]更进一步的,第一平移组件包括第三导轨、第二支撑横板、第一活动板和上连接块,第二支撑横板对称固定安装于机架顶部,第三导轨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撑横板顶部,第一活动板底部通过固定连接的滑块与第三导轨限位滑动连接,第一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上
连接块。
[0015]更进一步的,第二平移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横板、第二导轨、中间板、第二活动板、第三活动板、第二导杆、活动滑板、滑杆、斜槽、第二横槽、下连接块和横槽,第一支撑横板和中间板均固定安装于机架顶部,第一支撑横板位于中间板前后侧,第一支撑横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轨,第三活动板底部通过滑块与第二导轨限位滑动连接,第三活动板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块,第三活动板顶部通过直线轴承与第二导杆贴合滑动连接,第二导杆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板,中间板中端下端处开设有横槽,中间板在横槽两端开设有斜槽,中间板在斜槽外端开设有第二横槽,斜槽、第二横槽和横槽与滑杆贴合滑动连接,滑杆转动连接有活动滑板,活动滑板顶部贯穿第三活动板后与第二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
[0016]更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同步带组件和驱动轴,第二支撑横板内壁上均安装有同步带组件,上连接块与同步带组件上端的同步带顶面固定连接,下连接块与下端的同步带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横板右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且驱动轴与同步带组件左端的两组通过同步轮固定连接;
[0017]滑杆位于横槽中端处时第二活动板上端的闭门器外壳顶部低于第一活动板底部。
[0018]更进一步的,支撑载具包括连接管、第一导轨组件、齿圈、底板、连接板、插接座、齿板、气缸和直轴,连接板顶部通过轴承等间距转动连接有直轴,直轴顶部固定连接有齿圈,齿圈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接座,齿圈与齿板啮合连接,齿板底部通过滑块与第一导轨组件限位滑动连接,第一导轨组件固定安装于连接板,齿板与气缸驱动端固定连接,气缸固定安装于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顶部,机架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外界气站连接。
[0019]更进一步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0020]更进一步的,抛光组件包括液压机、第一导向杆、第一电机、横板、打磨带、驱动轮和中间轮,液压机固定安装于机架顶部,横板固定安装于液压机驱动端底部,第一导向杆固定安装于横板顶部,机架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一导向杆贴合滑动连接,第一导向杆底部前后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驱动轮,第一导向杆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驱动端与一组所述的驱动轮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底部均匀转动连接有中间轮,中间轮位于两组驱动轮之间,驱动轮和中间轮的外沿与打磨带转动连接。
[0021]更进一步的,压紧组件包括n形板和斜引导板,n形板端部与机架内壁固定连接,n形板远离抛光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斜引导板。
[0022]一种金属抛光设备的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一、将闭门器外壳底部插在支撑载具的插接座外侧,闭门器外壳底部底板顶部接触,方便闭门器外壳插接安装;
[0024]二、将闭门器外壳插在支撑载具上,交替驱动组件的驱动组件的第二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同步带组件转动,同步带组件带动第一平移组件的上连接块和第二平移组件的下连接块进行同步移动,上连接块带动第一活动板从抛光位向上料位开始移动,第一活动板沿着第三导轨向右移动,同时,下连接块带动第三活动板沿着第二导轨移动,第三活动板带动第二导杆和活动滑板移动,活动滑板带动滑杆在滑杆内移动,第二活动板从上料位向抛光位移动至,活动滑板带动滑杆从第二横槽向斜槽移动,滑杆在斜槽移动,滑杆向下移动,滑杆带动活动滑板向下移动,在第二导杆作用下活动滑板带动第二活动板
向下移动,接着滑杆移动至横槽内,第二活动板移动至最下端,滑杆位于横槽中端处时第二活动板上端的闭门器外壳顶部低于第一活动板底部,接着滑杆在斜槽移动,滑杆向上移动,滑杆带动活动滑板向上移动,在第二导杆作用下活动滑板带动第二活动板向上移动,第二活动板移动至最上端,然后滑杆向第二横槽移动,第二活动板带动闭门器外壳移动至抛光位,同时,第一活动板带动抛光后的闭门器外壳移动至下料位,,第一活动板或第二活动板带动连接板和气缸移动,实现交错往复供料,实现连续生产,闭门器外壳向抛光位移动时闭门器外壳顶部与压紧组件的斜引导板底部接触,斜引导板将闭门器外壳向下压,然后n形板对闭门器外壳进行压紧,避免打磨带向上移动带动闭门器外壳向上移动,保证抛光稳定性;
[0025]三、第一活动板或第二活动板移动至抛光位处时气缸的气管与连接管插接,外界气站通过连接管对气缸进行控制,便于对气缸进行控制,气缸带动齿板沿着第一导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抛光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顶部安装有交替驱动组件(4);交替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组件、第一平移组件和第二平移组件,第一平移组件和第二平移组件均与机架(1)连接,第一平移组件位于第二平移组件外侧,驱动组件均与第一平移组件和第二平移组件连接;第一平移组件位于第二平移组件均连接有用于闭门器外壳插接和往复转动的支撑载具(3),且支撑载具(3)与机架(1)连接;机架(1)左端连接有用于抛光的抛光组件(2);机架(1)左端内壁连接有压紧组件(5),第一平移组件或者第二平移组件带动闭门器外壳位于抛光组件(2)侧方时压紧组件(5)底部与闭门器外壳顶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平移组件包括第三导轨(43)、第二支撑横板(44)、第一活动板(47)和上连接块(417),第二支撑横板(44)对称固定安装于机架(1)顶部,第三导轨(43)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撑横板(44)顶部,第一活动板(47)底部通过固定连接的滑块与第三导轨(43)限位滑动连接,第一活动板(47)底部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块(4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平移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横板(41)、第二导轨(42)、中间板(46)、第二活动板(48)、第三活动板(411)、第二导杆(412)、活动滑板(413)、滑杆(414)、斜槽(415)、第二横槽(416)、下连接块(418)和横槽(419),第一支撑横板(41)和中间板(46)均固定安装于机架(1)顶部,第一支撑横板(41)位于中间板(46)前后侧,第一支撑横板(4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轨(42),第三活动板(411)底部通过滑块与第二导轨(42)限位滑动连接,第三活动板(411)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块(418),第三活动板(411)顶部通过直线轴承与第二导杆(412)贴合滑动连接,第二导杆(41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板(48),中间板(46)中端下端处开设有横槽(419),中间板(46)在横槽(419)两端开设有斜槽(415),中间板(46)在斜槽(415)外端开设有第二横槽(416),斜槽(415)、第二横槽(416)和横槽(419)与滑杆(414)贴合滑动连接,滑杆(414)转动连接有活动滑板(413),活动滑板(413)顶部贯穿第三活动板(411)后与第二活动板(48)底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45)、同步带组件(49)和驱动轴(410),第二支撑横板(44)内壁上均安装有同步带组件(49),上连接块(417)与同步带组件(49)上端的同步带顶面固定连接,下连接块(418)与下端的同步带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横板(44)右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45),第二电机(45)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410),且驱动轴(410)与同步带组件(49)左端的两组通过同步轮固定连接;滑杆(414)位于横槽(419)中端处时第二活动板(48)上端的闭门器外壳顶部低于第一活动板(47)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撑载具(3)包括连接管(31)、第一导轨组件(32)、齿圈(33)、底板(34)、连接板(35)、插接座(36)、齿板(37)、气缸(38)和直轴(39),连接板(35)顶部通过轴承等间距转动连接有直轴(39),直轴(39)顶部固定连接有齿圈(33),齿圈(33)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4),底板(34)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接座(36),齿圈(33)与齿板(37)啮合连接,齿板(37)底部通过滑块与第一导轨组件(32)限位滑动连接,第
一导轨组件(32)固定安装于连接板(35),齿板(37)与气缸(38)驱动端固定连接,气缸(38)固定安装于第一活动板(47)和第二活动板(48)顶部,机架(1)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1),且连接管(31)与外界气站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活动板(47)和第二活动板(48)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抛光组件(2)包括液压机(21)、第一导向杆(22)、第一电机(23)、横板(24)、打磨带(25)、驱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现刚姚武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永祥镀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