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褐孔菌醇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肠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84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桦褐孔菌醇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肠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桦褐孔菌醇能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膜上的脂多糖竞争结合TLR4,通过调节N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桦褐孔菌醇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肠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更具体地,涉及桦褐孔菌醇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肠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抗生素被认为是治疗细菌性疾病的首选药物,但抗生素导致的微生物耐药以及抗生素残留等,严重影响了蛋、肉的质量安全。对此,农业农村部也先后发布了《全国遏制动物源性抗菌药物耐药性行动计划》、第194号公告及《2023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等,要求规范和减少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畜禽养殖业亟需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也因此,寻找天然活性物质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显得尤为重要。
[0003]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肠炎以及肠损伤严重影响了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是造成肠损伤的主要原因,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膜中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其能与机体免疫细胞表面的Toll

like receptor 4(TLR4)结合,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并激活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导致细胞内信号分子的激活和炎症因子的释放,使细胞发生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LPS损伤的初始器官是肠组织,LPS进入肠道后使肠道屏障通透性增加、黏液层受损、肠道上皮细胞凋亡等,导致肠道炎症和溃疡等的形成,造成肠损伤,进而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导致疾病爆发,影响禽畜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0004]目前已有关于可用于治疗肠炎的天然活性物质的报道。如白藜芦醇能通过调控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结肠中T细胞的分化,发挥免疫调节作用,阻止结肠炎的发生。但白藜芦醇缓解LPS引起的肠损伤的效果有限,需持续开发可用于预防和治疗LPS引起的肠损伤的天然活性物质。桦褐孔菌醇(Inotodiol,INO)是从天然的药用真菌—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中提取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畜禽肠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通路的协同作用,即并非具有抗炎效果的药物就一定可以缓解其引起的肠损伤。目前也未见有关于桦褐孔菌醇可用于缓解LPS引起的肠损伤的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肠损伤的天然活性物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桦褐孔菌醇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肠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桦褐孔菌醇在制备用以抑制肠道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桦褐孔菌醇在制备用于保护肠道屏障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肠损伤的药物。
[0010]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桦褐孔菌醇是从天然的药用真菌—桦褐孔菌中提取获得,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0012][0013]在所得桦褐孔菌醇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发现其能与脂多糖竞争结合TLR4,从而阻止脂多糖对TLR4所调控的NF

κB通路等的激活。同时,桦褐孔菌醇能通过调节NF

κB/Nrf2信号通路,抑制脂多糖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促进自噬作用,进而保护肠道屏障,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肠损伤。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桦褐孔菌醇的以下应用:
[0015]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桦褐孔菌醇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肠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6]具体地,所述肠损伤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
[0017]更具体地,所述肠损伤是由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外膜中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脂多糖引起的。
[0018]更具体地,所述肠损伤为脂多糖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
[0019]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桦褐孔菌醇在制备用以抑制肠道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0]具体地,所述肠道炎症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
[0021]更具体地,所述肠道炎症是由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外膜中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脂多糖引起的。
[0022]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桦褐孔菌醇在制备用于保护肠道屏障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3]具体地,所述保护肠道屏障为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肠损伤的药物,所述药物以桦褐孔菌醇为主要成分。
[0025]可选地,所述药物中还含有桦褐孔菌醇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2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发现桦褐孔菌醇能与脂多糖竞争结合TLR4,阻止脂多糖对TLR4所调控的NF

κB通路等的激活,同时通过调节NF

κB/Nrf2信号通路抑制脂多糖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促进自噬作用,保护肠道屏障,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肠损伤,可将桦褐孔菌醇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肠损伤的药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桦褐孔菌醇对脂多糖诱导肠损伤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为禽畜革兰氏阴性菌引发的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候选药物,有助于能有效治疗肠损伤的天然药物的开发,有助于我国禽畜养殖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重结晶所得化合物的1H NMR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重结晶所得化合物的
13
C NMR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重结晶所得化合物的DEPT图。
[0031]图4为INO对LPS诱导肠损伤小鼠小肠组织的影响结果。
[0032]图5为INO对LPS诱导肠损伤小鼠小肠组织中DAO活性的影响结果。
[0033]图6为INO对LPS诱导肠损伤小鼠小肠组织中炎性因子含量及表达的影响结果;图中的A~C依次为小鼠血清中IL

6、IL

1β和TNF

α含量的检测结果;图中的D~F依次为小鼠小肠组织中IL

6、IL

1β和TNF

α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
[0034]图7为INO对LPS诱导肠损伤小鼠小肠组织中ROS的产生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图中的A~E依次为小鼠小肠组织中ROS、SOD、MDA、GSH

Px和GSH的检测结果。
[0035]图8为INO对LPS诱导肠损伤小鼠小肠组织中NF

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图中的A和B依次为p65和TLR4 mRNA的表达水平;图中的C为TLR4、IκB、p

IκB、p65和p

p65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结果;图中的D为TLR4蛋白的表达水平;图中的E为p

IκB/IκB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图中的F为p

p65/p65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
[0036]图9为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桦褐孔菌醇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肠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损伤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损伤是由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膜中的脂多糖引起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损伤为脂多糖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5.桦褐孔菌醇在制备用以抑制肠道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宝朱彦彬陈进军谢为天彭金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