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183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0
本申请提出一种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包括基板、多个浮板、监测机构、供能机构和控制装置,其中,基板上开设有第一通槽;多个浮板分别设置在基板的下方;监测机构包括引入组件、连接组件、水质监测组件和空气监测组件,其中,引入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基板上,且位于第一通槽的上方,连接组件的垂直端与引入组件连通,连接组件的水平端分别与水质监测组件和空气监测组件连通;水质监测组件和空气监测组件分别设置在基板上;供能机构和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基板上,监测机构、供能机构和控制装置之间分别相连。由此,能够对水质和空气进行监测,不仅丰富了本装置的功能,而且对空气监测时引入组件脱离水面,保证后期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后期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后期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生态环境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态环境监测是指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对象,以准确、及时、全面反映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目的而开展的监测活动,包括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等。
[0003]目前,针对江河湖海等生态环境监测一般采用浮标式监测装置,该装置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实时对固定水域的环境进行监测。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监测浮标装置功能较为单一,在对江河湖海的水质进行监测时,通常需要将监测装置长时间置于水下,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各类水藻易附着在监测装置的外侧,久而久之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能够对水质和空气进行监测,不仅丰富了本装置的功能,而且对空气监测时引入组件脱离水面,从而保证后期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包括:基板、多个浮板、监测机构、供能机构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基板上开设有第一通槽;多个所述浮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引入组件、连接组件、水质监测组件和空气监测组件,其中,所述引入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通槽的上方,所述引入组件,用于收集待监测水源或空气;所述连接组件的垂直端与所述引入组件连通,所述连接组件的水平端分别与所述水质监测组件和空气监测组件连通;所述水质监测组件和所述空气监测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供能机构和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监测机构、所述供能机构和所述控制装置之间分别相连。
[0008]本申请实施例的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通过引入组件插入水下对预设水域的水质监测;空气监测组件能够向引入组件内鼓入空气,从而为本装置提供动力;引入组件转动一定的角度脱离水面后,空气监测组件再次向引入组件鼓入空气,引入组件内的水源喷出,能够对供能机构进行清洗;引入组件竖直置于空气中,在空气监测组件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对水域附近的空气进行监测;不仅丰富了本装置的功能,而且对空气监测时引入组件脱离水面,避免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各类水藻易附着在监测装置的外侧,从而保证后期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09]另外,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0]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入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圆盘、延伸筒和多个收集
罩,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所述圆盘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圆盘的外壁上开设有槽体;所述延伸筒的一端与所述槽体连通;多个所述收集罩分别设置在所述延伸筒上。
[0011]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旋转连接器、三通管、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其中,所述旋转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圆盘上,且与所述槽体连通;所述三通管的垂直端与所述旋转连接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三通管的第一水平端,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三通管的第二水平端。
[001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质监测组件包括框体、隔板、多个水质检测传感器、管体、第三电磁阀和盖体,其中,所述基板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框体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槽的外侧,所述框体内设有水泵,所述三通管的第一水平端与所述框体中的水泵连通;所述隔板和多个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多个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所述管体贯通在所述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管体上;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框体上。
[0013]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监测组件包括泵体和气体检测仪,其中,所述三通管的第二水平端与所述泵体的第一气嘴连通;所述气体检测仪与所述泵体的第二气嘴连通。
[0014]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圆盘上设置有感应贴片,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
[0015]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能机构包括太阳能板和蓄电池,其中,所述太阳能板和所述蓄电池之间相连;所述太阳能板与基板之间枢转连接,所述太阳能板和所述基板之间对称设有两个支架,所述太阳能板和所述基板上分别设有基座,两个所述基座之间可枢转连接有伸缩装置。
[001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
[0017]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引入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基板;11、第一通槽;2、浮板;3、监测机构;31、引入组件;310、槽体;311、驱动装置;312、圆盘;313、延伸筒;314、收集罩;32、连接组件;321、旋转连接器;322、三通管;323、第一电磁阀;324、第二电磁阀;33、水质监测组件;331、框体;332、隔板;333、水质检测传感器;334、管体;335、第三电磁阀;336、第二通槽;337、盖体;34、空气监测组件;341、
泵体;342、气体检测仪;4、供能机构;41、太阳能板;411、伸缩装置;412、基座;413、支架;42、蓄电池;5、控制装置;61、位置传感器;62、感应贴片;71、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6]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
[0027]本申请提供的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主要应用于对江河湖海等固定水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不仅能够对水质和空气进行监测,而且本装置能够自主提供动力,在固定水域任意改变其监测位置,具有功能多样,实用性强的优点。
[0028]如图1

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可包括:基板1、多个浮板2、监测机构3、供能机构4和控制装置5。
[0029]其中,基板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11,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多个浮板(2)、监测机构(3)、供能机构(4)和控制装置(5),其中,所述基板(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11);多个所述浮板(2)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1)的下方;所述监测机构(3)包括引入组件(31)、连接组件(32)、水质监测组件(33)和空气监测组件(34),其中,所述引入组件(3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通槽(11)的上方,所述引入组件(31),用于收集待监测水源或空气;所述连接组件(32)的垂直端与所述引入组件(31)连通,所述连接组件(32)的水平端分别与所述水质监测组件(33)和空气监测组件(34)连通;所述水质监测组件(33)和所述空气监测组件(34)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所述供能机构(4)和所述控制装置(5)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所述监测机构(3)、所述供能机构(4)和所述控制装置(5)之间分别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组件(31)包括驱动装置(311)、圆盘(312)、延伸筒(313)和多个收集罩(314),其中,所述驱动装置(311)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5)上;所述圆盘(312)与所述驱动装置(31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圆盘(312)的外壁上开设有槽体(310);所述延伸筒(313)的一端与所述槽体(310)连通;多个所述收集罩(314)分别设置在所述延伸筒(31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浮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2)包括旋转连接器(321)、三通管(322)、第一电磁阀(323)和第二电磁阀(324),其中,所述旋转连接器(321)安装在所述圆盘(312)上,且与所述槽体(310)连通;所述三通管(322)的垂直端与所述旋转连接器(321)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323)安装在所述三通管(322)的第一水平端,所述第二电磁阀(324)安装在所述三通管(322)的第二水平端。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留洋刘永畅焦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畅源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