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美娟专利>正文

一种电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757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机设置在锅盖上所带来的问题。技术方案是,电机设置在内锅的外底面下部,电机轴连接主传动件,主传动件是由磁铁制成,或主传动件内设置有磁铁,主传动件靠近内锅的外底面,内锅的内底面上设有轴头,搅拌器套装在轴头上,拌器具有从动传动件,从传动件的位置与主传动件的位置对应,从动传动件是由铁磁性材料或磁石制成。由于电机和电机轴设置在内锅的外底面下部腔内,使得锅盖重量减轻,打开锅盖时,无需连带取出电机轴和搅拌刀片,避免了连汤带饭一同带出的现象,并且减小了锅盖占据空间,放置锅盖方便、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烹饪器具,具体地说,涉及电压力锅,尤其是具有搅拌混合功能的电压力锅。
技术介绍
随着电压力锅的普及应用,消费者对电压力锅功能具有新的要求。希望在电压锅 原有的功能基础上,增加搅拌和打碎功能,主要是用来炒菜时搅拌,做面包和蛋糕前把面粉 搅拌混合均匀,可以使食品成为糊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号 200820002115. 4,技术名称《带搅拌器的电压力锅》。该技术方案是在锅盖底部设有电 机,电机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刀片。工作时,电机驱动转轴带动刀片对食物进行打碎和 搅拌,从而得到糊状食品。该技术方案虽然实现了搅拌和打碎功能,但还存在的以下不足 1、由于电机设置在锅盖内,使得锅盖体积增大,重量重,形成"头重"的状态,操作不便。2、 在使用中,锅盖是经常需要打开和扣上,打开时,是需要连带电机转轴和刀片一同拿出,打 开和扣上锅盖不方便,锅盖加上电机转轴和刀片放在厨具上占据空间。3、还由于电机转轴 和刀片浸入在食物内,打开锅盖时会使电机转轴和刀片连汤带饭一同带出,饭汤滴落在橱 柜上,造成浪费和不卫生。4、电机转轴从上向下设置,刀片悬臂设置在锅内,电机转轴和刀 片所产生的阻力作用在锅盖上,造成锅盖不稳定,严重时,会使锅体歪斜、倒溢或泄气,长而 久之,还会造成电机转轴与锅盖的结合部位磨损。5、采用高转速电机,大约10000-20000转 /分,转速过高,易形成部分饭汤溢在锅盖内面,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机设置在锅盖上所带 来的问题。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上 盖、内锅、外锅、外壳、加热盘、电机及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内锅的外底 面下部,所述电机轴连接主传动件,所述主传动件是由磁铁制成,或所述主传动件内设置有 磁铁,所述主传动件靠近所述内锅的外底面,所述内锅的内底面上设有轴头,所述搅拌器套 装在所述轴头上,所述搅拌器具有从动传动件,所述从传动件的位置与所述主传动件的位 置对应,或所述从传动件的位置与所述主传动件中的磁铁位置对应,所述从动传动件是由 被磁铁吸引的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内锅为非铁磁性材料制成。 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外锅的外底面下部腔内,并且所述电机与所述外锅底面固 定;或者,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底面上,或者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底面的电机座上。 所述从动传动件为板状,或长方形,或圆柱形。 所述内锅的内底面上的所述轴头内设有小磁铁。 所述搅拌器具有至少一片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为多片时,所述搅拌叶为高低错落设置。 所述加热盘为圆环形,所述主传动盘位于所述加热盘的中间空心处。 所述加热盘用螺钉与所述外锅直接或间接连接固定,并使所述加热盘贴附在所述内锅外底面上。 还设有控制器,在所述内锅外底面设有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内锅的温度,所述控 制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作用下对锅里的温度进行控制。 所述电机是低速大扭矩电机,或者所述电机是带有齿轮减速的低速大扭矩电机, 且所述电机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调速,所述电机转速范围为10-120转/分。 所述内锅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具有把手柄体,所述把手柄体在内锅与外壳之间 的部分为U形状。 所述内锅是由铝制成,或是由非磁性不锈钢制成。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由于电机和电机轴设置在内锅的外底面下部腔内,使得锅盖重量减轻,打开锅 盖时,无需连带取出电机轴和搅拌刀片,避免了连汤带饭一同带出的现象,并且减小了锅盖 占据空间,放置锅盖方便、卫生。 2、搅拌器的旋转动力是由电机通过主传动盘带动磁铁转动,磁铁吸引着从传动盘 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器转动的,这样的间接传动方式,既实现了有效的传动,又因为内锅底 是密闭的,不会渗漏液体。 3、在轴头内设有小磁铁,可以吸引搅拌器,使其平时不会直接或轻易掉出,使用方 便。 4、搅拌叶片采用高低错落设置,可以上下分层搅拌,搅拌均匀,搅拌效果提高。 5、内锅还设有把手,可以实现方便取出放入内锅。把手柄体呈连续排列的U形和 倒U形的形状,以满足安装位置等要求。 6、电机是低速大扭矩电机,提高了搅拌力,并可进行自动炒菜,和面等功能,扩展 了使用功能。 7、在内锅底部有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内锅的温度,在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共同 作用下对锅里食品温度进行控制,以实现恰当的烹饪效果。 8、加热盘为圆环形,加热盘用螺钉与所述外锅连接固定,并使所述加热盘贴附在 所述内锅外底面上,结合牢固,传热效果好。 9、本专利技术具有炖,炸,烹,煮,煎等方式,还具有定时工作、自动炒菜,和面,搅拌食 物,制作面包,制作蛋糕等功能。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实施例去掉上盖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内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实施例去掉上盖部件和内锅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1、外锅;2、密封条;3、内锅;4、限压阀;5、上盖;6、外壳;7、外壳底座;8、控制器;9、加热盘;10、温控器;11、搅拌器;11-1、搅拌叶片;12、电机;13、磁铁;14、轴头;15、轴套; 16、小磁铁;17、主传动件;18、从传动件;19、温度传感器;20、内锅把手;20-l、把手柄体; 21、螺钉;22、螺母;23、螺钉。 图5-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从传动件仰视图; 图5-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从传动件主视图; 图5-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从传动件俯视图; 15、轴套;18、从传动件; 图6-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主传动件仰视图; 图6-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主传动件主视图; 图6-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主传动件俯视图。 13 、磁铁;17、主传动件;22 、螺母。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电机12设置在外锅1的外底面下部腔内,电机12与外 锅1底面通过螺钉21固定,电机12的转轴向上穿过外锅1底面,电机12的转轴用螺母22 连接主传动件17。 参见图6-l、图6-2和图6-3,主传动件17为长方形,内设有磁铁13,磁铁13也可 称为磁石,本实施例用钕铁硼磁性材料制成。磁铁13为左右两块,本实施例中的每块磁铁 13为长方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但不能制成围绕轴心的圆形或圆环形。 主传动件17靠近内锅3的外底面,内锅3的内底面上设有轴头14,搅拌器11的轴 套15动配合装在轴头14上,搅拌器11具有从动传动件18,从传动件18的位置与主传动件 17中的磁铁13位置相对应,从动传动件18是由被磁铁吸引的铁磁性材料制成。例如,从 动传动件18可以采用具有铁磁性材料制成,如铁钴镍材料,或具有铁磁性的不锈铁制成, 也可以用磁石制成。从动传动件18应制成利于磁性驱动的形状,如长方板条状,从动传动 件18也应制成与磁铁13相对应的形状,但不能制成围绕电机轴心的圆形或圆环形。参见 图5-l、图5-2和图5-3。 内锅3应为非铁磁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采用铝制成,内锅3如果是铁磁性材料就 会被铁锅"短路",不能传导到从传动件18。内锅3内底面上的轴头14内设有小磁铁16,平 时可以吸引住搅拌器ll,使其不会直接或轻易掉出。 搅拌器11具有至少一片搅拌叶ll-l,本实施例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上盖、内锅、外锅、外壳、加热盘、电机及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内锅的外底面下部,所述电机轴连接主传动件,所述主传动件是由磁铁制成,或所述主传动件内设置有磁铁,所述主传动件靠近所述内锅的外底面,所述内锅的内底面上设有轴头,所述搅拌器套装在所述轴头上,所述搅拌器具有从动传动件,所述从传动件的位置与所述主传动件的位置对应,或所述从传动件的位置与所述主传动件中的磁铁位置对应,所述从动传动件是由被磁铁吸引的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内锅为非铁磁性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美娟
申请(专利权)人:崔美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