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振动监测保护系统及其系统构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168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轮机振动监测保护系统及其系统构建方法,包括系统框架,所述系统框架通过接线端子分别连接有继电器模块、通讯模块以及若干监测模块;包括若干测点,各测点对应于汽轮机现场位置布设,对应于各测点设置有相应的传感器模块,具体包括超速传感器、零转速传感器、键相传感器、轴振传感器、瓦振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偏心传感器、胀差传感器、热膨胀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模块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监测模块;所述多个测点中重要保护测点分散布置,所述重要保护测点包括超速测点、轴振测点、位移测点和胀差测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对汽轮机振动和轴系健康状态实时监测、管理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机组的安全可靠性,保证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轮机振动监测保护系统及其系统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轮机安全监测
,特别是一种汽轮机振动监测保护系统及其系统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轮机是发电机组的核心设备,TSI系统作为汽轮机的振动监测及保护系统,通过就地信号采集后,由二次表将4

20mA信号传输至DCS系统。因就地测量环境尤其恶劣,以及现有测量卡件的四通道型结构,存在重要保护测点未能分散布置,单一卡件损坏对整个机组保护影响较大,从而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且目前TSI保护系统的电源是框架式电源,220V交流强电直接接入框架,若供电电压不稳或者发生异常对整个框架将产生巨大影响,同时框架式电源不可避免会发生因散热对周边测量卡件的测量造成影响,甚至影响整个TSI系统的安全稳定。故急需对汽轮机振动监测保护系统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轮机振动监测保护系统及其系统构建方法,实现对汽轮机振动和轴系健康状态实时监测、管理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机组的安全可靠性,保证安全生产。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轮机振动监测保护系统及其系统构建方法,包括系统框架,所述系统框架通过接线端子分别连接有继电器模块、通讯模块以及若干监测模块;包括若干测点,各测点对应于汽轮机现场位置布设,具体包括有超速测点、零转速测点、键相测点、轴振测点、瓦振测点、位移测点、偏心测点、胀差测点、热膨胀测点;对应于各测点设置有相应的传感器模块,具体包括超速传感器、零转速传感器、键相传感器、轴振传感器、瓦振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偏心传感器、胀差传感器、热膨胀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模块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监测模块;所述多个测点中重要保护测点分散布置,所述重要保护测点包括超速测点、轴振测点、位移测点和胀差测点;包括组态软件,用于对系统内任意一个所述监测模块进行组态。
[0005]进一步地,所述超速测点、位移测点、胀差测点分散布置:每个所述超速传感器、每个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每个所述胀差传感器均单独电性连接于一个监测模块。
[0006]进一步地,所述轴振测点分散布置:用于监测同一轴X、Y两个方向上轴振的两个轴振传感器分别连接于两个监测模块。
[0007]进一步地,所述轴振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胀差传感器均仅与同类型的传感器连接于同一监测模块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模块为双通道型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系统框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系统框架电性连接于同一通讯模块。
[0010]进一步地,所述系统框架为A6500

RR系统框架;所述继电器模块为A6500

RC继电
器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为A6500

CC通讯模块;多个所述监测模块均为通用型监测模块A6500

UM;所述组态软件MS6500

MS组态软件。
[0011]进一步地,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Ⅰ,根据汽轮机现场情况及监测要求,选定监测点;
[0013]步骤Ⅱ,根据监测点类型、位置及个数,选定各监测点所需安装传感器的类型、安装方式及个数;
[0014]步骤Ⅲ,根据传感器类型、个数及各测点分散布置要求,选定监测模块通道结构类型;并结合该通道结构类型确定监测模块的具体个数及各传感器模块与各监测模块的具体连接关系;
[0015]步骤Ⅳ,根据监测模块的具体个数及各传感器模块与各监测模块的具体连接关系确定系统框架架构及系统框架个数;其中根据系统框架个数选定继电器模块个数;
[0016]步骤

,根据系统框架架构及系统框架个数,确定系统框架、继电器模块、通讯模块以及若干监测模块在机柜内的布置方式。
[001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轮机振动监测保护系统及其系统构建方法,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0018]1.能够解决目前汽轮机振动监测保护系统设备老化、测量失真、系统不稳定等情况。保证机组的运行稳定,避免非计划停机,保证安全生产。
[0019]2.实现重要保护测点分散布置,避免因单个卡件损坏对机组投保造成影响。
[0020]3.监测卡件为双通道型结构,避免出现损坏一个卡件便失去多个测点信息的问题,
[0021]4.电源由框架式电源更换为独立的电源模块,为框架冗余提供24VDC电源,保障TSI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0022]5.实现了测量模块的单一化,大大减少了备品备件数量,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23]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及机柜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5]如附图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振动监测保护系统及其系统构建方法,该系统包括系统框架1,所述系统框架通过接线端子分别连接有继电器模块2、通讯模块3以及若干监测模块4;所述系统框架、继电器模块、通讯模块以及若干监测模块均布设于定制机柜内;该系统的具体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Ⅰ,根据汽轮机现场情况及监测要求,选定监测点;系统包括若干测点,各测点对应于汽轮机现场位置布设,具体包括有超速测点、零转速测点、键相测点、轴振测点、瓦振测点、位移测点、偏心测点、胀差测点、热膨胀测点;
[0027]步骤Ⅱ,根据监测点类型、位置及个数,选定各监测点所需安装传感器的类型、安装方式及个数;具体包括超速传感器、零转速传感器、键相传感器、轴振传感器、瓦振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偏心传感器、胀差传感器、热膨胀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模块均电性连接
于所述监测模块4;
[0028]步骤Ⅲ,根据传感器类型、个数及各测点分散布置要求,选定监测模块通道结构类型;并结合该通道结构类型确定监测模块的具体个数及各传感器模块与各监测模块的具体连接关系;其中分散布置要求为多个测点中重要保护测点分散布置,所述重要保护测点包括超速测点、轴振测点、位移测点和胀差测点。其中,位移类测定和振动类测点对应的传感器模块不连接于同一监测模块。
[0029]具体的,所述超速测点、位移测点、胀差测点分散布置:每个所述超速传感器、每个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每个所述胀差传感器均单独电性连接于一个监测模块。
[0030]具体的,所述轴振测点分散布置:用于监测同一轴X、Y两个方向上轴振的两个轴振传感器分别连接于两个监测模块。
[0031]此外,所述轴振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胀差传感器均仅与同类型的传感器连接于同一监测模块上,且选定所述监测模块4为双通道型结构,即该监测模块至多可连接两个传感器模块;从而避免因单一监测模块损坏对机组投保造成影响。
[0032]步骤Ⅳ,所述系统框架1设置有多个,根据监测模块的具体个数及各传感器模块与各监测模块的具体连接关系确定系统框架架构及系统框架个数;多个所述系统框架1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振动监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框架(1),所述系统框架通过接线端子分别连接有继电器模块(2)、通讯模块(3)以及若干监测模块(4);包括若干测点,各测点对应于汽轮机现场位置布设,具体包括有超速测点、零转速测点、键相测点、轴振测点、瓦振测点、位移测点、偏心测点、胀差测点、热膨胀测点;对应于各测点设置有相应的传感器模块,具体包括超速传感器、零转速传感器、键相传感器、轴振传感器、瓦振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偏心传感器、胀差传感器、热膨胀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模块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监测模块(4);所述多个测点中重要保护测点分散布置,所述重要保护测点包括超速测点、轴振测点、位移测点和胀差测点;包括组态软件,用于对系统内任意一个所述监测模块(4)进行组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振动监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速测点、位移测点、胀差测点分散布置:每个所述超速传感器、每个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每个所述胀差传感器均单独电性连接于一个监测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振动监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振测点分散布置:用于监测同一轴X、Y两个方向上轴振的两个轴振传感器分别连接于两个监测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振动监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振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胀差传感器均仅与同类型的传感器连接于同一监测模块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振动监测保护系统及其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4)为双通道型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百涛周振宽衣明新张雷黄轶琳杨鹏吴世伟张锡亮崔战杰纪骁洋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东方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