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下下穿河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140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下下穿河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具体涉及管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施工方法步骤如下:S1、施工前准备;S2、安装外防护围挡;S3、管廊施工;S4、土方开挖和软基处理;S5、支撑设施设置;S6、管道安装;S7、管道连接;S8、管道测试;S9、基坑回填:在管道安装和测试完成后,进行回填,恢复地面;S10、质量检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具有节省空间、提高施工效率、保护环境、提高管线耐久性、便于维护和管理的优点,并能够起到对施工区域降低噪音和减少扬尘的效果,管廊底部基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且可以有效抵御水流较快对围堰侧壁造成的冲刷,提升围堰的稳固性,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可靠性。工可靠性。工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下下穿河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廊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下下穿河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为保障内部管线运行安全,地基承载力、变形控制(沉降等)必须满足要求,在需要下穿河道的软土地基区域,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常常会遇到地基承载力不足或地基沉降超限的问题,因地基承载力、变形控制不到位造成的破坏将是不可估量的。
[0003]在过水河道施工时,需要对水流进行施工导流,才可进行基坑开挖,对于较宽河道开挖的基坑,通常采用分段围堰、分段倒流的方法施工,围堰一般采用土石围堰倒流居多,土石围堰施工有一定局限性,普通土围堰仅适用于浅水、流速缓慢且围堰底为不透水土层处,而土石围堰受石材产地、运输条件、人工成本及工期要求限制较大,而且现在的河道上大多均已建设有桥梁,在下穿河道的时候,需要在桥梁基础侧位设置凹字形的管廊以防止影响桥梁基础的稳定性,该段管廊倒角段坡度很大,施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下下穿河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下下穿河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方法步骤如下:S1、施工前准备;S2、安装外防护围挡,在施工区域外围加装外防护围挡;S3、管廊施工;S4、土方开挖和软基处理;S5、支撑设施设置;S6、管道安装;S7、管道连接;S8、管道测试;S9、基坑回填:在管道安装和测试完成后,进行回填,恢复地面;S10、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中施工前准备指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和调查,对地下管廊施工所需要的建设施工材料进行预设统计计算,同步进行管廊施工路线规划以及施工现场土层取样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制定图纸,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条件,确定施工方案,包括土方开挖、支撑设置和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中管廊施工指在地下管廊预设施工现场进行管廊施工建设,在基坑上开挖围堰,围堰上设置钢材质的排桩,排桩沿土围堰上口一字排布,相邻排桩拼接缝设置连接结构,在围堰内进行管廊施工,管廊底板处连接抗浮结构,所述抗浮结构为外延配重底板,管廊施工结束后拆除排桩,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泥沙、水物质流入综合管廊施工区域。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廊在经过桥下基础的时候,设置凹字形管廊,凹型段的管廊在施工前需对折弯段进行支护施工;所述排桩底部设置疏水流道,所述疏水流道与管廊同轴设置,所述疏水流道一端连接抽水设备;其中,折弯段支护施工方法如下:a、下挖地基,对地下水进行抽水及改道处理;b、对下挖段采用干砌片石配合吨袋进行坡面固定;c、在干砌片石配合吨袋形成的坡面上挂网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垫层,在垫层上进行防水施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4中土方开挖和软基处理指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机械设备或人工开挖土方,对基底的软基采用换填法进行处理,并清理干净,开挖过程中采用降尘设备在施工区域进行降尘处理,其中,所述软基处理换填法方法如下:a、对待处理地段进行抽水排水工作,将基础底面以下的淤泥清除干净;b、将基础下换填级配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范围为基础外扩1米,所述碎石垫层需分层夯实碾压,所述压实系数不小于0.97,所述承载力不小于160Kpa,所述软基处理验收采用静载荷检验垫层承载力。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5中支撑设施设置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支撑设施,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所述S6中管道安装是指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各种管道,包括给水、排水、燃气、通信和电力。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7中管道连接是指根据设计要求,将各种管道连接到一起,并保证连接质量;所述S8中管道测试是指在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压力测试、泄漏测试,确保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9中基坑回填,回填采用片石和级配碎石,分层夯实并同时对称回填,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5。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桥下下穿河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具有节省空间、提高施工效率、保护环境、提高管线耐久性、便于维护和管理的优点,其中,外防护围挡和降尘设备的使用,能够起到对施工区域降低噪音和减少扬尘的效果,软基采用换填法可以提高管廊底部基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围堰增加钢材排桩,可以有效抵御水流较快对围堰侧壁造成的冲刷,提升围堰的稳固性;可以防止水流沿松散的土质内部毛细缝渗透或渗透过快,避免渗水透水隐患;不需要进行石材采购、运输,可以解决人工排砌成本高的问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在汛期水位抬升时,还可制作加高排桩,继续向上加固,减小施工风险,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围堰内建筑施工结束后,回填完毕,还可将钢板桩吊起,再次利用,可以降低成本,管廊底板处设置抗浮结构,可以确保在基坑回填的时候,管廊主体不会受到地下水影响出现浮动影响管廊的安全性,折弯段采用吨包挂网混凝土垫层加防水的方式,可以
提高折弯段管廊施工的安全性,排桩底部沿着管廊走向设置疏水通道,可以确保管廊施工的时候外渗的水不会影响管廊作业,可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桥下下穿河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方法步骤如下:S1、施工前准备;S2、安装外防护围挡,在施工区域外围加装外防护围挡;S3、管廊施工;S4、土方开挖和软基处理;S5、支撑设施设置;S6、管道安装;S7、管道连接;S8、管道测试;S9、基坑回填:在管道安装和测试完成后,进行回填,恢复地面;S10、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优选的,S1中施工前准备指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和调查,对地下管廊施工所需要的建设施工材料进行预设统计计算,同步进行管廊施工路线规划以及施工现场土层取样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制定图纸,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条件,确定施工方案,包括土方开挖、支撑设置和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0016]优选的,S3中管廊施工指在地下管廊预设施工现场进行管廊施工建设,在基坑上开挖围堰,围堰上设置钢材质的排桩,排桩沿土围堰上口一字排布,相邻排桩拼接缝设置连接结构,在围堰内进行管廊施工,管廊底板处连接抗浮结构,抗浮结构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下下穿河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施工方法步骤如下:S1、施工前准备;S2、安装外防护围挡,在施工区域外围加装外防护围挡;S3、管廊施工;S4、土方开挖和软基处理;S5、支撑设施设置;S6、管道安装;S7、管道连接;S8、管道测试;S9、基坑回填:在管道安装和测试完成后,进行回填,恢复地面;S10、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下下穿河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施工前准备指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和调查,对地下管廊施工所需要的建设施工材料进行预设统计计算,同步进行管廊施工路线规划以及施工现场土层取样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制定图纸,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条件,确定施工方案,包括土方开挖、支撑设置和管道安装施工方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下下穿河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管廊施工指在地下管廊预设施工现场进行管廊施工建设,在基坑上开挖围堰,围堰上设置钢材质的排桩,排桩沿土围堰上口一字排布,相邻排桩拼接缝设置连接结构,在围堰内进行管廊施工,管廊底板处连接抗浮结构,所述抗浮结构为外延配重底板,管廊施工结束后拆除排桩,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泥沙、水物质流入综合管廊施工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下下穿河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在经过桥下基础时,设置凹字形管廊,凹型段的管廊在施工前对折弯段进行支护施工;所述排桩底部设置疏水流道,所述疏水流道与管廊同轴设置,所述疏水流道一端连接抽水设备;其中,折弯段支护施工方法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旭绍杨素燕孙喜红武兴峰麻斌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