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脱氮功能的快速启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1196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脱氮功能的快速启动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污水处理系统内预先接种富含脱氮细菌的活性污泥,然后对污泥进行破解处理;(2)向步骤(1)经过破解处理的污泥系统中装载培养硝化细菌的载体,然后补充含氨污水并启动硝化功能,采用批次进出水的方式运行;(3)待步骤(2)的系统中亚硝化率达到50%以上时,再装填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载体,然后采用连续进出水的方式运行,直至完成启动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先对活性污泥体系进行预处理,再分步投加硝化细菌载体和厌氧氨氧化菌载体,加速具有脱氮功能的微生物的快速挂膜,促进系统脱氮功能的快速构建,实现系统的快速启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脱氮功能的快速启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脱氮功能的快速启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大多以去除有机污染物为主,负责去除含氮污染物的功能微生物需要经过强化才能实现脱氮功能,特别是系统脱氮功能的启动一般都需要长达几个月的时间。
[0003]CN201010136902.X公开了一种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快速启动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先初步挂膜,然后重点培养驯化硝化菌,再培养驯化反硝化细菌的方式。该方法减少了驯化环节和驯化时间,并且降低了调试成本,可快速在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中的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内培养出反硝化菌,在120天~140天可将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出水调试达标。但是该方法调试期超过三个月。
[0004]CN108083581A公开了一种低能耗自养脱氮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其采用串联厌氧脱碳

自养脱氮形式先接种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启动厌氧除碳反应器,涉及的厌氧脱碳反应器启动过程需60~90d,之后涉及的启动自养脱氮反应器过程需先整池接种3000mg/L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前期厌氧启动,并人工配水满足厌氧氨氧化菌基质需求,该反应器启动过程需90~120d,整个工艺启动需150~210d。
[0005]CN108585202A公开了序批式反应器中实现部分短程硝化、污泥发酵耦合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该方法涉及的自养脱氮的启动:接种实验室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一体化反应器中挂好膜的海绵填料,折合污泥浓度2500mg/L,与空白填料混合后固定加入反应器,填充比40%,进水为配水。该方法同样对于种源微生物量需求过大,难以满足大体量工程项目的启动,且启动过程为配水运行,无法预计培养的自养脱氮功能微生物能否使用实际工程水质。
[0006]CN106630143A公开了一种前置反硝化完全自养脱氮的一体化反应器及脱氮方法,其采用的反应器设置好氧区、缺氧区、厌氧区分别培养亚硝化菌、短程反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通过气升装置实验混合液回流,其采用的短程反硝化控制回流硝氮转变为亚氮步骤,对于水质要求较高,进水COD过多或HRT过长即可导致全程反硝化破坏反应器平衡,该装置虽然在同一反应器中设置好氧、缺氧、厌氧区,但实际操控较为复杂,很难保证各反应区合适的条件,另外,采用气升装置进行回流无法根据水质随意控制回流比,实用性较差。
[0007]CN201210130655.1公开了一种A/O工艺处理含氨废水的快速启动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接种物放入生物反应器,接种物为富集的硝化细菌和亚硝酸型脱氮菌剂,或者是污水场好氧活性污泥的混合物;采用间歇进水和连续进水两种操作方式进行系统启动;硝化细菌在间歇进水时投加,反硝化菌剂在连续进水时投加。该方法具有启动要求不苛刻,启动速度快,可以处理高浓度含氨废水等优点。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投加富集培养硝化菌和液体菌剂实现的,液体菌剂活性相对较高,投加后易快速发挥脱氮功能,但是液体菌剂在使用过程
中仍然存在随时流失的风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脱氮功能的快速启动方法。本专利技术先对活性污泥体系进行预处理,再投加硝化细菌载体和厌氧氨氧化菌载体,加速具有脱氮功能的微生物的快速挂膜,促进系统脱氮功能的快速构建,实现系统的快速启动。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脱氮功能的快速启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在污水处理系统内预先接种富含脱氮细菌的活性污泥,然后对污泥进行破解处理;
[0011](2)向步骤(1)经过破解处理的污泥系统中装载培养硝化细菌的载体,然后补充含氨污水并启动硝化功能,采用批次进出水的方式运行;
[0012](3)待步骤(2)的系统中亚硝化率达到50%以上,优选50%~60%时,再装填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载体,然后采用连续进出水的方式运行,直至完成启动过程。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培养硝化细菌的载体是以包埋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为基体,其上吸附生长有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占载体质量的5%~50%,优选10%~30%。
[001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载体中,异养菌占载体质量的1%~5%,聚乙烯亚胺占载体质量的1%~10%。
[0015]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按照污泥浓度3000~4000mg/L接种富含脱氮细菌的活性污泥。接种的活性污泥可以是处理含氨污水的处理厂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所述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是指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经过重力沉降,排出上清液后的含水率低于99%。
[0016]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对污泥进行破解处理使得胞外聚合物按照蛋白质的含量计,提高至不超过65%(优选为30%~50%)停止破解处理。破解处理方法采用能够破解污泥絮体结构并且对生物没有毒性的方法。破解处理的目的主要是促使污泥本身分泌大量胞外聚合物并释放到水中,使体系中胞外聚合物显著增加,从而在步骤(2)中利于菌体的快速挂膜。破解处理需要严格控制破解程度,否则会对污泥体系造成不利影响。
[0017]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破解处理的方式可以采用过度曝气和强力搅拌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过度曝气方式为控制溶解氧浓度在5mg/L以上,优选5~6mg/L;所述强力搅拌方式是提高搅拌速度,可以较常规培养提高500~1000个转速单位(rpm)。
[0018]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启动硝化功能的方式为曝气,每个运行周期的时间为12~24小时。运行条件为:溶解氧大于2mg/L,优选2~4mg/L,pH值为7.5~8.5,温度为25~40℃。
[0019]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培养硝化细菌的载体的加入量按其在体系中的含量为1~5g/L加入。
[0020]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中,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载体的加入量按在体系中的含量为0.5~2g/L加入。运行条件为:溶解氧0.5~1.5mg/L,pH值为7.5~8.5,温度为25~40℃。
[0021]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中,当系统中出水总氮浓度低于25mg/L时,完成系统的启动过程。
[002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含氨污水的水质为:氨氮浓度为200~300mg/L,总氮为200~400mg/L,COD浓度为300~400mg/L。
[002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培养硝化细菌的载体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的:制备包埋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载体;将交联壳聚糖载体投加到利用有机碳源的异养菌培养体系进行吸附生长,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停止,取出固体物干燥得到培养硝化细菌的载体。
[002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培养硝化细菌的载体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包埋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载体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制备方法获得。交联的方法主要可以采用直接交联、交联中进行化学修饰等。直接交联法使用的交联剂有环氧氯丙烷、戊二醛﹑甲醛﹑冠醚类和京尼平等中至少一种,优选京尼平。交联是壳聚糖与交联剂分子之间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脱氮功能的快速启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污水处理系统内预先接种富含脱氮细菌的活性污泥,然后对污泥进行破解处理;(2)向步骤(1)经过破解处理的污泥系统中装载培养硝化细菌的载体,然后补充含氨污水并启动硝化功能,采用批次进出水的方式运行;(3)待步骤(2)的系统中亚硝化率达到50%以上,优选50%~60%时,再装填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载体,然后采用连续进出水的方式运行,直至完成启动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硝化细菌的载体是以包埋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为基体,其上吸附生长有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占载体质量的5%~50%,优选10%~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载体中,异养菌占载体质量的1%~5%,聚乙烯亚胺占载体质量的1%~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照污泥浓度3000~4000mg/L接种富含脱氮细菌的活性污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污泥进行破解处理使得胞外聚合物按照蛋白质的质量含量计,提高至不超过65%(优选为30%~50%)停止破解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破解处理的方式采用过度曝气和强力搅拌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启动硝化功能的方式为曝气,每个运行周期的时间为12~24小时;运行条件为:溶解氧大于2mg/L,优选2~4mg/L,pH值为7.5~8.5,温度为25~4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培养硝化细菌的载体的加入量按其在体系中的含量为1~5g/L加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载体的加入量按其在体系中的含量为0.5~2g/L加入;运行条件为:溶解氧0.5~1.5mg/L,pH值为7.5~8.5,温度为25~40℃。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当系统中出水总氮浓度低于25mg/L时,完成系统的启动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会杰孙丹凤王刚陈明翔杨美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