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受冲击后的调控恢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038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受冲击后的调控恢复方法。该方法包括:当呼吸速率的波动幅度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值的10%以上的时间超过60min,报警通知给控制系统,停止进水,并向系统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和生物吸附剂,直到呼吸速率恢复到正常范围时报警解除,并先停止投加活性炭,当出水氨氮浓度低于排放标准限值时再停止投加生物吸附剂并启动进水继续运行,系统实现冲击后的快速恢复,进入稳定运行状态;生物吸附剂是以包埋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为基体,其上吸附生长有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占吸附剂质量的5%~50%。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实现提前预警,及时消除冲击风险,不需要重新对污泥进行驯化培养,降低了恢复时间,保证了系统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周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受冲击后的调控恢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受冲击后的调控恢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生化单元经常受到毒性物质或者负荷冲击荷。特别是毒性物质冲击后超出系统的自我承受能力,则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甚至丧失,需要重新培养驯化,导致污水处理系统受冲击后恢复时间长,严重的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因此监测微生物活性至关重要。现有pH和DO等运行参数通常用于判断系统介质环境的变化,但是不能单独用于表征微生物的工作状态及活性大小。如果在微生物活性受到影响的初期就能够监测到,并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避免微生物活性丧失。
[0003]CN103592334A公开了一种基于序批式生物毒性监测预警系统及监测方法。该预警系统包括污水系统、保安过滤器、活性污泥系统、污水注入泵、污泥注入泵、序批式反应器、溶解氧电极和PLC系统,监测方法包括注入混合、接触搅拌、曝气充氧、反应监测、排空清洗共五个阶段。该预警系统采用序批式反应器的原理,其反应、混合效果最佳,装置完全密闭状态,抗干扰能力强。因此,其反应更加高效、结果更准确。通过序批式反应的方法,实现了在同一个反应器、利用同一个溶解氧电极,完成活性污泥呼吸速率的测定和计算,相比连续运行的反应器更为高效、准确,避免了常规利用连续运行中使用多个溶解氧电极监测的系统误差,可广泛应用于污水毒性的在线监测预警。但是该方法适用于毒性分析和监测预警,并没有给出冲击后如何快速恢复的具体方案。
[0004]CN109354160A公开了一种化工废水分质接管的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利用OUR在线测定仪测定废水的呼吸速率;步骤二,利用活性污泥呼吸仪测定废水接管系统曝气池活性污泥的内源呼吸速率;步骤三,通过比较呼吸速率大小将废水分为可生化性废水、难降解无毒废水和有毒废水三类;步骤四,将不同类别的废水分别排入不同的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该专利技术通过将废水分类后排入不同的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解决了现有化工废水无差别处理存在成本较高、处理效果不稳定的问题。但是污水场冲击时无法做到先分类,因此该方法不能解决污水处理厂冲击恢复问题。
[0005]CN102629134A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处理Orbal氧化沟抗工业毒性污染物冲击的调控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基于毒性相关性分析结果选取pH和电导率作为综合毒性反映和预警的指示,在Orbal氧化沟活性污泥中毒性试验分析基础上确定毒性预警阈值,根据管网特点选取毒性监测点,建立工业毒性污染预警在线监控和无线远传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与管网监控系统联动的Orbal氧化沟运行联动调控系统,通过调节进水流量、污泥回流比和曝气强度,增强Orbal氧化沟对工业毒性污染物冲击的抗性,维持沟内生物活性,保证污水的处理效能,该方法更适合水质变化明显并且含有酸碱、重金属等毒性物质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可实现对工业毒性物质的自动预警、决策和联动调控,但是该方法飞仍然是通过调整工艺运行参数来维持生物活性,不能实现冲击后的快速修复。
[0006]因污水处理场的毒性物质冲击具有不确定性和不规律性,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冲击时补充相应的微生物菌剂来抵抗冲击风险,但是新鲜菌剂需要生产因此不能实现及时补充,而提前贮备保藏的菌剂由于没有及时投加使用而存在失活的风险并且额外增加了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受冲击后的调控恢复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活性污泥呼吸速率(OUR)、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浓度三个检测指标进行冲击风险的提前诊断,可以实现提前预警,及时消除冲击风险并做到快速恢复,不需要重新对污泥进行驯化培养,降低了恢复时间,保证了系统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0008]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受冲击后的调控恢复方法,其中,所述的污水含有氨氮污染物,所述的冲击是指当生化单元的的COD值变化幅度未超过正常值的20%,而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氨氮浓度高于排放标准限值(优选氨氮浓度为5mg/L),所述调控恢复方法包括:当呼吸速率(OUR)的波动幅度低于正常范围低限值的10%以上(优选为10%~20%)的时间超过60min,则报警通知给控制系统,停止进水,并向系统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和生物吸附剂,直到呼吸速率(OUR)恢复到正常范围时报警解除,并先停止投加活性炭,当出水氨氮浓度低于排放标准限值时停止投加生物吸附剂,实现冲击系统的快速恢复,进入稳定运行状态;所述生物吸附剂是以包埋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为基体,其上吸附生长有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占吸附剂的5%~50%,优选10%~30%。
[000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冲击是受对系统中硝化细菌产生毒性影响的毒性物质增加引起的冲击,比如采油助剂、重金属离子、氰化物和发泡剂等。
[0010]本专利技术中,当生化单元的化学需氧量(COD)的正常值是指生化单元正常稳定运行时的化学需氧量,若正常稳定运行时化学需氧量(COD)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操作时,COD增加的变化幅度相对于的正常值是指范围的上限,COD降低的变化幅度相对于的正常值是指范围的下限。
[0011]本专利技术中,呼吸速率(OUR)的正常范围是指生化单元正常稳定运行时曝气池活性污泥的内源呼吸速率(OUR)可允许的范围。
[001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冲击诊断及受冲击后的调控恢复方法,其中,所述的污水含有氨氮污染物,所述方法包括:
[0013](1)当污水处理系统出水不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时,根据污水处理系统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浓度来判断是否为毒性物质冲击,即当COD值变化幅度未超过正常值的20%,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氨氮浓度高于排放标准限值(优选地,氨氮浓度为5mg/L)时,为毒性物质冲击;
[0014](2)当污水处理系统受毒性物质冲击时,且呼吸速率(OUR)的波动幅度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值的10%以上(优选为10%~20%)时并在30min~60min内呼吸速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的数值,并且出水氨氮浓度低于排放标准限值时,则不需要采取措施;
[0015](3)当污水处理系统受毒性物质冲击时,且呼吸速率(OUR)的波动幅度超过正常范围下限值的10%以上(优选为10%~20%)的时间超过60min,则报警通知给控制系统,停止进水,并向系统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和生物吸附剂,直到呼吸速率(OUR)恢复到正常范围时报
警解除,并先停止投加活性炭,当出水氨氮浓度低于排放标准限值时再停止投加生物吸附剂,实现冲击系统的快速恢复,进入稳定运行状态。
[001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排放标准要求一般是对COD和氨氮浓度的要求,比如COD浓度不大于40mg/L,氨氮浓度不大于5mg/L即排放标准限值COD浓度为40mg/L,氨氮浓度为5mg/L。
[001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冲击是受对系统中硝化细菌产生毒性影响的毒性物质增加引起的冲击,比如采油助剂、重金属离子、氰化物和发泡剂等。
[0018]本专利技术中,当生化单元的化学需氧量(COD)的正常值是指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受冲击后的调控恢复方法,其中,所述的污水含有氨氮污染物,所述的冲击是指当生化单元的的COD值变化幅度未超过正常值的20%,而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氨氮浓度高于排放标准限值,所述调控恢复方法包括:当呼吸速率(OUR)的波动幅度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值的10%以上(优选为10%~20%)的时间超过60min,则报警通知给控制系统,停止进水,并向系统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和生物吸附剂,直到呼吸速率(OUR)恢复到正常范围时报警解除,并先停止投加活性炭,当出水氨氮浓度低于排放标准限值时再停止投加生物吸附剂,实现冲击系统的快速恢复,进入稳定运行状态;所述生物吸附剂是以包埋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为基体,其上吸附生长有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占吸附剂质量的5%~50%,优选10%~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击是受对系统中硝化细菌产生毒性影响的毒性物质增加引起的冲击。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冲击诊断及受冲击后的调控恢复方法,其中,所述的污水含有氨氮污染物,所述方法包括:(1)当污水处理系统出水不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时,根据污水处理系统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浓度来判断是否为毒性物质冲击,即当COD值变化幅度未超过正常值的20%,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氨氮浓度高于排放标准限值时,为毒性物质冲击;(2)当污水处理系统受毒性物质冲击时,且呼吸速率(OUR)的波动幅度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值的10%以上(优选为10%~20%)时并在30min~60min内呼吸速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的数值,并且出水氨氮浓度低于排放标准限值时,则不需要采取措施;(3)当污水处理系统受毒性物质冲击时,且呼吸速率(OUR)的波动幅度超过正常范围下限值的10%以上(优选为10%~20%)的时间超过60min,则报警通知给控制系统,停止进水,并向系统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和生物吸附剂,直到呼吸速率(OUR)恢复到正常范围时报警解除,并先停止投加活性炭,当出水氨氮浓度低于排放标准限值时再停止投加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会杰王刚陈明翔孙丹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