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触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0876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触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实现立体显示效果,同时提升使用良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弹性衬底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弹性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划分为多个像素岛,所述像素岛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连接在相邻像素岛之间的信号线采用蛇形走线设计。所述显示触控系统包括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触控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和控制背板,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显示面板耦接,用于控制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所述控制背板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弹性衬底基板上,所述控制背板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实现立体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用于实现立体显示效果。用于实现立体显示效果。用于实现立体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显示触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触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阴极射线管(英文:Cathode Ray Tube,简称CRT)是电子显示技术最早的形式之一,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等离子显示技术,液晶显示技术,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等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0003]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产品,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产品(英文:Organic Electro luminesence Display)、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产品。OLED属于一种电流型的有机发光器件,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实现发光功能,发光的强度与注入的电流成正比。更详细地说,OLED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会发生移动,分别向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并最终迁移到发光层,当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相遇时,产生能量激子,从而激发发光层中的发光分子最终产生可见光。
[0004]这种OLED显示产品虽然具有高分辨率、低功耗等诸多优点,但是其在实现立体显示效果和使用良率上仍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触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用于实现立体显示效果,同时提升使用良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弹性衬底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弹性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划分为多个像素岛,所述像素岛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连接在相邻像素岛之间的信号线采用蛇形走线设计。
[0008]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和多条扫描线,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单元,所述扫描线与对应的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耦接,所述扫描线还与对应的一行像素岛中包括的一行子像素分别耦接;
[0009]所述扫描线位于相邻像素岛之间的部分采用蛇形走线设计;和/或,所述扫描线位于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和所述像素岛之间的部分采用蛇形走线设计。
[0010]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单元和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所述驱动单元耦接,且所述数据线还与对应的一列像素岛中包括的一列子像素分别耦接;
[0011]所述数据线位于相邻像素岛之间的部分采用蛇形走线设计;和/或,所述数据线位于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像素岛之间的部分采用蛇形走线设计。
[0012]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一周边走线,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单元,所述第一周边走线与所述驱动单元和至少一个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分别耦接;所述第一周边信号线的至少部分采用蛇形走线设计。
[0013]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周边走线,所述第二周边走线与两个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分别耦接,所述第二周边信号线的至少部分采用蛇形走线设计。
[0014]可选的,所述弹性衬底基板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
[0015]基于上述显示面板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触控系统,包括如上述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触控系统还包括:
[0016]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显示面板耦接,用于控制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画面;
[0017]控制背板,所述控制背板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弹性衬底基板上,所述控制背板位于所述弹性衬底基板背向子像素的一侧,所述控制背板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实现立体显示。
[0018]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与所述控制背板耦接;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感测结构,所述感测结构用于感测所述显示面板是否发生触控;所述控制背板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电动推杆;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感测结构反馈的感测信号,控制所述电动推杆的顶杆是否顶出。
[0019]基于上述显示触控系统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触控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显示触控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0020]所述显示触控系统中的控制模块控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
[0021]所述显示触控系统中的控制背板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实现立体显示。
[0022]可选的,所述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0023]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显示面板进入用户选择模式;
[0024]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感测结构反馈的感测信号,判断是否发生触控;
[0025]若发生触控,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感测信号,控制控制背板中相应的电动推杆的顶杆顶出;所述显示触控系统根据用户操作进行相应动作;
[0026]若未发生触控,判断当前控制背板中的电动推杆的顶杆是否顶出,若所述顶杆顶出,则将电动推杆的顶杆收回后返回所述用户选择模式,若所述顶杆未顶出,则直接返回所述用户选择模式。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设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弹性衬底基板,并将所述多个子像素形成于所述弹性衬底基板上,使得所述显示面板的柔性特性进一步提升,实现弹性显示面板。这样在将所述显示面板与不同形态的控制背板贴附时,所述显示面板能够根据所述控制背板的形态,变换相应的形态,从而实现3D立体显示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需求改变显示形态,使显示面板能够从平面显示到3D显示,有效提升产品技术价值。
[0028]而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设置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像素岛,所述像素岛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连接在相邻像素岛之间的信号线采用蛇形走线设计。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增加信号线的拉伸性能,使得在对显示面板进行拉伸或弯折时,以及对显示面板进行局部顶起时,信号线不易发生断裂,有效保证了显示面板的使用良率。同时,上述设置方式使得信号线能够分担更大的作用力,能够更好的保护像素结构不受损伤。
附图说明
[00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布局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背板的部分电动推杆推出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触控系统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触控系统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触控系统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背板的示意图;
[0038]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触控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触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衬底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弹性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划分为多个像素岛,所述像素岛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连接在相邻像素岛之间的信号线采用蛇形走线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和多条扫描线,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单元,所述扫描线与对应的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耦接,所述扫描线还与对应的一行像素岛中包括的一行子像素分别耦接;所述扫描线位于相邻像素岛之间的部分采用蛇形走线设计;和/或,所述扫描线位于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和所述像素岛之间的部分采用蛇形走线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单元和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所述驱动单元耦接,且所述数据线还与对应的一列像素岛中包括的一列子像素分别耦接;所述数据线位于相邻像素岛之间的部分采用蛇形走线设计;和/或,所述数据线位于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像素岛之间的部分采用蛇形走线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一周边走线,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单元,所述第一周边走线与所述驱动单元和至少一个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分别耦接;所述第一周边信号线的至少部分采用蛇形走线设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周边走线,所述第二周边走线与两个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分别耦接,所述第二周边走线的至少部分采用蛇形走线设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衬底基板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宁许志财杨杰李尚鸿冯彬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