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重力热管烟囱发电装置、系统及矸石山积温治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049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并联重力热管烟囱发电装置、系统及矸石山积温治理方法。解决了矸石山内部积温治理的问题,包括重力热管,重力热管顶部安装风力发电装置,重力热管上部套有气体流通加速装置,所述气体流通加速装置将重力热管中部及以下的气体加速到重力热管顶部并输出给风力发电装置。重力热管烟囱发电装置中的风力发电装置与储存电能装置,所述重力热管烟囱发电装置的重力热管下端与铺设在矸石山边坡表面的空心热管连接,空心热管与插入矸石山内部的立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重力热管的冷凝段热量利用烟囱效应驱动空气集中强化对流,进而驱动风扇进行风力发电。进而驱动风扇进行风力发电。进而驱动风扇进行风力发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并联重力热管烟囱发电装置、系统及矸石山积温治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并联重力热管烟囱发电装置、系统及矸石山积温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矸石山内部残留着可以自燃的矿石,遇到空气会因缓慢氧化而产生高温,形成矸石山内部积温。重力热管利用自身的等温性能,插入矸石山后,可将矸石山内部积温迅速传导至外界,从而达到治理矸石山内部积温的目的,从重力热管自身来看,插入矸石山内部的蒸发段和露在空气中的冷凝段温差较小,而矸石山内部积温一般在150℃以上,这就说明重力热管的冷凝段温度非常高,通常情况下,重力热管的冷凝段靠自然对流散热,热量会流失至大气中,造成热能的浪费。
[0003]矸石山在形成的过程中,一般会在矸石山堆积表面覆盖一层黄土以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但是矸石山边坡无法用黄土完全隔绝空气,这就导致了空气可以通过边坡进入矸石山内部,缓慢氧化放热形成积温,此时矸石山堆积表面的黄土不利于热量的及时扩散,这就导致了矸石山内部温度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烟囱效应的重力热管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力热管(1),重力热管(1)顶部安装风力发电装置(6),重力热管(1)上部套有气体流通加速装置,所述气体流通加速装置将重力热管(1)中部及以下的气体加速到重力热管(1)顶部并输出给风力发电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烟囱效应的重力热管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通加速装置包括套在重力热管(1)外侧烟囱壁(2),烟囱壁(2)底部呈开口状,烟囱壁(2)底部的开口与重力热管(1)之间形成气体压力区I(17);烟囱壁(2)与重力热管(1)之间的空间为气体通道;烟囱壁(2)顶部与重力热管(1)之间的气体通道内设有气道挡板(5),所述气道挡板(5)将气体通道形成折回通道,且折回通道的截面积逐渐变小,折回通道的出口正对风力发电装置(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烟囱效应的重力热管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壁(2)中部为直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烟囱效应的重力热管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6)包括发电机(11)、风力发电支架(7)和风力发电叶片(8),风力发电叶片(8)为上下宽中间窄的螺旋形状,可以被从下向上的纵向风流驱动,也可以被横向风流驱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烟囱效应的重力热管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叶片(8)为上下宽,中间窄的螺旋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烟囱效应的重力热管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热管(1)对应烟囱壁(2)覆盖的区域设置有散热片(3)。7.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在矸石山边坡(14)上方平台处的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柏林张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