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形特征的三维地理PDF地图零水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041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地形特征的三维地理PDF地图零水印方法,包括:通过解析三维地理PDF地图,获得地图数据,通过地图数据生成DEM数据;通过TfaSR模型对DEM数据进行地形特征提取和数据精度提高,获得优化的DEM数据;对优化的DEM数据进行二维经验模式分解,获得余量矩阵;对余量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构造出与原始水印大小相同的二值奇异值特征矩阵,将二值奇异值特征矩阵作为三维地理PDF地图的二值特征图像;对原始水印采用Arnold变换进行置乱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水印;对二值特征图像和加密后的水印进行异或处理,获得零水印图像。本发针对三维地理PDF地图构建的零水印不会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改,可以进行单独的存储,很好地确保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和完备性。保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和完备性。保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和完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地形特征的三维地理PDF地图零水印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理信息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形特征的三维地理PDF地图零水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三维地理PDF地图是基于三维地理信息模型,利用PDF文档格式存储三维地理信息,以三维电子地图形式表达地理环境或地理场景的一种新型地图产品。相较于传统三维电子地图,三维地理PDF地图具有显示清晰、分发便捷、压缩率高、数据量小、交互方便、支持空间分析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三维地理PDF地图在生产、交换、分发和使用过程中的数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对三维地理PDF地图进行有效的版权保护是地理信息安全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3]数字水印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应用数字水印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地理信息数据版权保护问题。传统的数字水印需要将水印信息与原始数据相结合,即将水印信息隐藏到原始数据中,由于水印与原始数据的结合会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改,且难以同时确保水印的鲁棒性与不可见性。零水印通过提取原始数据的隐含特征并与水印信息相融合生成,由于不将水印嵌入至原始数据确保了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和完备性,但针对三维地理PDF地图的零水印技术并不成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地形特征的三维地理PDF地图零水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通过解析三维地理PDF地图,获得地图数据,通过地图数据生成DEM数据;
[0006]S2:通过TfaSR模型对DEM数据进行地形特征提取和数据精度提高,获得优化的DEM数据;
[0007]S3:获取三维地理PDF地图的原始水印,对优化的DEM数据进行二维经验模式分解,获得余量矩阵;
[0008]S4:对余量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构造出与原始水印大小相同的二值奇异值特征矩阵,将二值奇异值特征矩阵作为三维地理PDF地图的二值特征图像;
[0009]S5:对原始水印采用Arnold变换进行置乱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水印;对二值特征图像和加密后的水印进行异或处理,获得零水印图像;
[0010]S6:通过零水印图像对待检测三维地理PDF地图进行水印检测。
[0011]优选的,所述三维地理PDF地图基于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构建,利用PDF文档格式进行存储。
[0012]优选的,所述地图数据包括:地形格网点坐标数据、高程数据、法向量数据和纹理数据。
[0013]优选的,所述TfaSR模型集成了深度残差模块和可变卷积模块,用于提取深度和自
适应的生成地形特征。
[0014]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二维经验模式分解的计算公式为:
[0015][0016]其中,f为优化的DEM数据,IMF
i
为分解图像,i为分解图像的编号,n为分解图像的总数,I
r
为分解后的余量矩阵。
[0017]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对余量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的计算公式为:
[0018][0019]其中,Data为一个m
×
n阶子矩阵,U为m
×
m阶的酉矩阵,∑为半正定m
×
n阶对角矩阵,V为n
×
n阶的酉矩阵。
[0020]优选的,步骤S5中所述对原始水印采用Arnold变换进行置乱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水印的计算公式为:
[0021][0022]其中,N为原始水印的边长大小,x和y为Arnold变换前原始水印的像素点坐标,x

和y

为变换后加密后的水印的像素点坐标,mod为取模运算。
[0023]优选的,步骤S6具体为:
[0024]S61:获取待检测三维地理PDF地图的待检测二值特征图像,将零水印图像与待检测二值特征图像进行异或,获得待检测加密后的水印;
[0025]S62:将待检测加密后的水印通过Arnold逆变换获得待检测原始水印,通过待检测原始水印进行水印检测。
[0026]优选的,步骤S62中所述将待检测加密后的水印通过Arnold逆变换获得待检测原始水印的计算公式为:
[0027][0028]其中,N为待检测加密后的水印边长大小,x和y为加密后的水印的像素点坐标,x

和y

为逆变换后待检测原始水印的像素点坐标,mod为取模运算。
[0029]一种基于地形特征的三维地理PDF地图零水印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0030]三维地理PDF地图解析模块,用于通过解析三维地理PDF地图,获得地图数据,通过地图数据生成DEM数据;
[0031]TfaSR模型处理模块,用于通过TfaSR模型对DEM数据进行地形特征提取和数据精度提高,获得优化的DEM数据;
[0032]余量矩阵计算模块,用于获取三维地理PDF地图的原始水印,对优化的DEM数据进行二维经验模式分解,获得余量矩阵;
[0033]二值特征图像计算模块,用于对余量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构造出与原始水印大小相同的二值奇异值特征矩阵,将二值奇异值特征矩阵作为三维地理PDF地图的二值特征图像;
[0034]零水印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对原始水印采用Arnold变换进行置乱加密,获得加密
后的水印;对二值特征图像和加密后的水印进行异或处理,获得零水印图像;
[0035]零水印检测模块,用于通过零水印图像对待检测三维地理PDF地图进行水印检测。
[003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7]1、通过TfaSR模型对DEM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优化,使得优化的DEM数据可以更好地表征地理信息;
[0038]2、通过针对三维地理PDF地图构建的零水印不会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改,可以进行单独的存储,很好地确保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和完备性。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法流程图;
[0040]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2]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地形特征的三维地理PDF地图零水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S1:通过解析三维地理PDF地图,获得地图数据,通过地图数据生成DEM数据;
[0044]S2:通过TfaSR模型对DEM数据进行地形特征提取和数据精度提高,获得优化的DEM数据;
[0045]S3:获取三维地理PDF地图的原始水印,对优化的DEM数据进行二维经验模式分解,获得余量矩阵;
[0046]S4:对余量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构造出与原始水印大小相同的二值奇异值特征矩阵,将二值奇异值特征矩阵作为三维地理PDF地图的二值特征图像;
[0047]S5:对原始水印采用Arnold变换进行置乱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水印;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形特征的三维地理PDF地图零水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解析三维地理PDF地图,获得地图数据,通过地图数据生成DEM数据;S2:通过TfaSR模型对DEM数据进行地形特征提取和数据精度提高,获得优化的DEM数据;S3:获取三维地理PDF地图的原始水印,对优化的DEM数据进行二维经验模式分解,获得余量矩阵;S4:对余量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构造出与原始水印大小相同的二值奇异值特征矩阵,将二值奇异值特征矩阵作为三维地理PDF地图的二值特征图像;S5:对原始水印采用Arnold变换进行置乱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水印;对二值特征图像和加密后的水印进行异或处理,获得零水印图像;S6:通过零水印图像对待检测三维地理PDF地图进行水印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形特征的三维地理PDF地图零水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地理PDF地图基于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构建,利用PDF文档格式进行存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形特征的三维地理PDF地图零水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图数据包括:地形格网点坐标数据、高程数据、法向量数据和纹理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形特征的三维地理PDF地图零水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faSR模型集成了深度残差模块和可变卷积模块,用于提取深度和自适应的生成地形特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形特征的三维地理PDF地图零水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二维经验模式分解的计算公式为:其中,f为优化的DEM数据,IMF
i
为分解图像,i为分解图像的编号,n为分解图像的总数,I
r
为分解后的余量矩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形特征的三维地理PDF地图零水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对余量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的计算公式为:其中,Data为一个m
×
n阶子矩阵,U为m
×
m阶的酉矩阵,∑为半正定m
×
n阶对角矩阵,V为n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成刘鹏徐立何列松谢鹏黄利民罗安平刘铭轩路源鑫刘尚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