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液的制造方法及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0363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3
一种涂液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工序,准备含有高分子类乳化剂、粘合剂树脂及液态介质的乳液、以及气凝胶粒子;及混合工序,将在准备工序中所准备的乳液及气凝胶粒子进行混合,使凝聚气凝胶粒子的至少一部分凝聚,从而获得含有气凝胶粒子的凝聚体、高分子类乳化剂、粘合剂树脂及液态介质的涂液。剂树脂及液态介质的涂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涂液的制造方法及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液的制造方法及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绝热性优异的材料,已知有气凝胶。并且,提出有将气凝胶加工成粒子状而用作绝热材料的构成材料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及2)。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将粒子状的气凝胶用作构成绝热窗的树脂板等之间的填充剂。在专利文献2中示出如下方法:在制备包含气凝胶粒子和有机纤维的水分散液之后,使水蒸发,将由此获得的中间产物进一步加压成型,从而制造绝热材料(成型体)。
[0003]以往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91943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

350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08]将气凝胶粒子分散于树脂成分中而成的复合材料可期望优异的耐热性。但是,当将这种复合材料涂液化时,存在如下问题:树脂成分渗透到气凝胶粒子的细孔内而失去细孔结构,从而绝热性下降,无法充分获得涂膜的强度,容易产生龟裂。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其能够获得树脂成分向气凝胶粒子的细孔内的渗透得到抑制且具有高绝热性及高成膜性的绝热材料。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形成上述绝热材料的涂液及其制造方法。
[0010]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侧面涉及一种涂液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工序,准备含有高分子类乳化剂、粘合剂树脂及液态介质的乳液、以及气凝胶粒子;及混合工序,将在上述准备工序中所准备的上述乳液及上述气凝胶粒子进行,使上述气凝胶粒子的至少一部分凝聚,从而获得含有上述气凝胶粒子的凝聚体、上述高分子类乳化剂、上述粘合剂树脂及上述液态介质的涂液。
[0012]上述制造方法中所获得的涂液通过气凝胶粒子的凝聚,气凝胶粒子与树脂成分的接触界面变少,树脂成分向气凝胶粒子的细孔内的渗透得到抑制。并且,上述制造方法中所获得的涂液为将气凝胶粒子与其他成分混合时使其凝聚而成的,而不是掺合预先准备的气凝胶粒子的凝聚体,因此气凝胶粒子及其凝聚体均匀地分散,能够抑制由气凝胶粒子的偏集引起的涂膜的不均匀化、龟裂等。并且,上述制造方法中,预先混合了由高分子类乳化剂乳化而成的粘合剂树脂,因此树脂成分向气凝胶粒子的细孔内的渗透进一步得到抑制。因此,根据上述制造方法中所获得的涂液,可获得具有高绝热性及高成膜性的绝热材料。
[0013]并且,上述制造方法中,通过使用高分子类乳化剂,乳液中的粘合剂树脂被高分子
类乳化剂覆盖,因此粘合剂树脂的微粒和气凝胶粒子的凝聚体不易接触,粘合剂树脂不易进入气凝胶粒子的凝聚体中的间隙,并且气凝胶粒子的凝聚体不易崩解。因此,上述制造方法中所获得的涂膜即使在涂布时施加一定程度的压力,也容易保持气凝胶粒子的凝聚体不会崩解,例如能够优选使用无气喷雾等施加高压的涂布方法。
[0014]在一方式中,上述凝聚体的平均直径可以为上述准备工序中所准备的上述气凝胶粒子的平均直径的2~40倍。通过形成这种凝聚体,可更明显地发挥上述效果。
[0015]在一方式中,当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述涂液稀释而成的稀释液时,在观察视野内的上述气凝胶粒子及上述凝聚体所占的面积中,直径20μm以上的上述凝聚体所占的面积可以为50%以上。由此,可更明显地发挥上述效果。
[0016]在一方式中,上述涂液中的上述气凝胶粒子及上述凝聚体的合计含量以固体成分的总体积基准计可以为70体积%以上。由此,能够形成绝热性进一步优异的绝热材料。
[0017]在一方式中,上述混合工序可以为进一步混合具有疏水性基团的水溶性高分子的工序,上述涂液可以进一步含有上述水溶性高分子。由此,气凝胶粒子的分散性进一步提高,即使在提高了气凝胶粒子的填充率的情况下,也更容易获得气凝胶粒子及其凝聚体均匀地分散的涂液。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侧面涉及一种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涂布工序,将在上述制造方法中所制造的涂液涂布在支撑体上而获得涂膜;及去除工序,从上述涂膜去除上述液态介质的至少一部分而获得绝热材料。根据这种制造方法,可抑制树脂成分向气凝胶粒子的细孔内的渗透,并且能够容易地获得具有高绝热性及高成膜性的绝热材料。
[0019]在一方式中,上述绝热材料的细孔容积可以为0.15cm3/g以上。
[0020]在一方式中,上述涂布工序为通过施加于上述涂液的压力超过1.5MPa的涂布方法涂布上述涂液的工序。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侧面涉及一种涂液,其为含有气凝胶粒子的凝聚体、高分子类乳化剂、粘合剂树脂及液态介质的涂液,当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述涂液稀释而成的稀释液时,在观察视野内的上述气凝胶粒子及上述凝聚体所占的面积中,直径20μm以上的所述凝聚体所占的面积为50%以上。
[0022]专利技术效果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其能够获得树脂成分向气凝胶粒子的细孔内的渗透得到抑制且具有高绝热性及高成膜性的绝热材料。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用于形成上述绝热材料的涂液及其制造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所表示的数值范围表示将“~”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和最大值而包括在内的范围。“A或B”只要包括A及B中的任一者即可,也可以包括两者。本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材料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则能够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0025]本实施方式的涂液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工序,准备含有高分子类乳化剂、粘合剂树脂及液态介质的乳液、以及气凝胶粒子;及混合工序,将在准备工序中所准备的乳液及气
凝胶粒子进行混合,使气凝胶粒子的至少一部分凝聚,从而获得含有气凝胶粒子的凝聚体、高分子类乳化剂、粘合剂树脂及液态介质的涂液。
[0026]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所获得的涂液通过气凝胶粒子的凝聚,气凝胶粒子与树脂成分的接触界面变少,树脂成分向气凝胶粒子的细孔内的渗透得到抑制。另外,为了减少接触界面,可以考虑预先准备气凝胶粒子的凝聚体,但此时,涂液中不易使凝聚体分散,通过用于分散的搅拌操作等凝聚体有可能会崩解。本实施方式中,将气凝胶粒子与其他成分混合时使其凝聚,由此使气凝胶粒子及其凝聚体均匀地分散,并且可抑制因气凝胶粒子的偏集引起的涂膜的不均匀化、龟裂等。并且,本实施方式中,预先混合了被高分子类乳化剂乳化而成的粘合剂树脂,因此树脂成分向气凝胶粒子的细孔内的渗透进一步得到抑制。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能够获得可形成具有高绝热性及高成膜性的绝热材料的涂液。
[0027]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通过使用高分子类乳化剂,乳液中的粘合剂树脂被高分子类乳化剂覆盖,因此粘合剂树脂的微粒和气凝胶粒子的凝聚体不易接触,粘合剂树脂不易进入气凝胶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涂液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工序,准备含有高分子类乳化剂、粘合剂树脂及液态介质的乳液、以及气凝胶粒子;及混合工序,将在所述准备工序中所准备的所述乳液及所述气凝胶粒子进行混合,使所述气凝胶粒子的至少一部分凝聚,从而获得含有所述气凝胶粒子的凝聚体、所述高分子类乳化剂、所述粘合剂树脂及所述液态介质的涂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凝聚体的平均直径为在所述准备工序中所准备的所述气凝胶粒子的平均直径的2~40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当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所述涂液稀释而成的稀释液时,在观察视野内的所述气凝胶粒子及所述凝聚体所占的面积中,直径20μm以上的所述凝聚体所占的面积为50%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涂液中的所述气凝胶粒子及所述凝聚体的合计含量以固体成分的总体积基准计为70体积%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泉宽之东个崎庆横田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力森诺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