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眼显示光学组件及光栅制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028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2
本申请涉及一种近眼显示光学组件及光栅制造设备。该近眼显示光学组件包括基板部、耦入光栅部及耦出光栅部。基板部包括第一侧面。耦入光栅部设置于基板部的第一侧面。耦出光栅部设置于基板部的第一侧面并与耦入光栅部彼此间隔排列。耦出光栅部记录多个光栅。每个光栅具有屈亮度。这些光栅的屈亮度彼此相异。光栅制造设备配置以制造近眼显示光学组件。在使用时,可根据使用者的视力度数,调整入射至耦入光栅部的入射光角度,让入射光角度与对应的光栅的屈亮度的球面波产生干涉,而产生适当屈亮度的光波进入人眼。亮度的光波进入人眼。亮度的光波进入人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眼显示光学组件及光栅制造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
,特别是涉及一种近眼显示光学组件及光栅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扩增实境(argument reality,AR)及混合实境(mixed reality,MR)的持续发展,市场对头戴式装置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以扩增实境的头戴式装置为例,其要求画面清晰度、画面颜色饱和度及保持有效现实光线,让使用者可清晰地观看虚实的影像,更要求装置的轻量化及配戴舒适度。
[0003]然而,对于屈光力不足的使用者来说,扩增实境的头戴式装置需要另外搭配镜片,才能弥补使用者的屈亮度,让使用者清楚的看到成像。现有扩增实境的头戴式装置调整屈亮度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在头戴式装置内设置镜框,以提供订制的特殊镜片装配;第二种方式是在头戴式装置内设置调整机构。利用调整机构调整镜片与显示区域的间距。
[0004]上述两种方式都需要搭配光波导以外的透镜,且需要针对使用者的屈亮度制作对应的镜片,额外搭配的镜片也使得头戴式装置的体积增加。故,目前头戴式装置利用镜片调整屈亮度的方式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近眼显示光学组件及光栅制造设备,以此来改善目前头戴式装置利用镜片调整屈亮度的方式不理想的问题。
[0006]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近眼显示光学组件。近眼显示光学组件包括基板部、耦入光栅部及耦出光栅部。基板部包括第一侧面。耦入光栅部设置于基板部的第一侧面。耦出光栅部设置于基板部的第一侧面并与耦入光栅部彼此间隔排列。耦出光栅部记录多个光栅。每个光栅具有屈亮度。这些光栅的屈亮度彼此相异。
[0007]依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上述的近眼显示光学组件通过耦出光栅部而具有近视屈亮度。近视屈亮度为0度至500度。
[0008]依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上述的近眼显示光学组件通过耦出光栅部而具有远视屈亮度。远视屈亮度为0度至300度。
[0009]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光栅制造设备。光栅制造设备配置以制造上述的近眼显示光学组件。光栅制造设备包括光源、扩束器、分光单元、第一反射单元、第二反射单元、全息膜及透镜结构。扩束器位于光源与分光单元之间。第一反射单元位于分光单元的第一出光侧外。第二反射单元位于分光单元的第二出光侧外。全息膜位于第一反射单元的第一反侧路径与第二反射单元的第二反射路径的交会处。透镜结构位于第一反射单元与全息膜之间。透镜结构具有屈光力。
[0010]依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上述的第二反射单元是反光镜。
[0011]依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上述的第二反射单元包括第一分光镜及第二分光镜。第
一分光镜位于分光单元的第一出光侧外。全息膜位于第一分光镜的第一出光侧外。第二分光镜位于第一分光镜的第二出光侧外。全息膜位于第二分光镜的第一出光侧外。光栅制造设备包括第一快门及第二快门。第一快门位于第一分光镜与全息膜之间。第二快门位于第二分光镜与全息膜之间。
[0012]依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上述的透镜结构为凹透镜。
[0013]依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上述的透镜结构为凸透镜。
[0014]依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上述的光栅制造设备包括参考光角度。参考光角度为0度至180度。
[0015]依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上述的光栅制造设备包括物光角度。物光角度为0度至180度。
[0016]由上述可知,本申请的光栅制造设备通过具有屈光力的透镜结构,形成具有所需屈亮度的耦出光栅,让记录屈亮度与耦出光栅的全息膜形成近眼显示光学组件,而能应用于头戴式装置。由于近眼显示光学组件通过光栅制造设备而记录具有相异屈亮度的光栅。在使用时,可根据使用者的视力度数,调整入射至耦入光栅部的入射光角度,让入射光角度与对应的光栅的屈亮度的球面波产生干涉,而产生适当屈亮度的光波进入人眼。因此,近眼显示光学组件的采用,不需要设置镜片、镜架,也不会增加头戴式装置的体积。故,近眼显示光学组件能有效解决目前利用镜片调整屈亮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从以下结合所附附图所做的详细描述,可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有更佳的了解。需注意的是,根据业界的标准实务,各特征并未依比例绘示。事实上,为了使讨论更为清楚,各特征的尺寸都可任意地增加或减少。
[0018]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近眼显示光学组件用于近视人眼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光栅制造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光栅制造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的光栅制造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2]图5为本申请再一实施方式的光栅制造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0:近眼显示光学组件
[0025]110:基板部
[0026]110f:第一侧面
[0027]110s:第二侧面
[0028]120:耦入光栅部
[0029]130:耦出光栅部
[0030]200:光栅制造设备
[0031]200

:光栅制造设备
[0032]200”:光栅制造设备
[0033]210:光源
[0034]220:扩束器
[0035]221:物镜
[0036]222:针孔
[0037]223:扩束镜
[0038]230:分光单元
[0039]240:第一反射单元
[0040]250:第二反射单元
[0041]250”:第二反射单元
[0042]250m:反光镜
[0043]250s1:第一分光镜
[0044]250s2:第二分光镜
[0045]260:全息膜
[0046]270:透镜结构
[0047]270a:凹透镜
[0048]270a1:第一凹透镜
[0049]270a2:第二凹透镜
[0050]270b:凸透镜
[0051]A1:光圈
[0052]A2:光圈
[0053]E:人眼
[0054]HWP1:半波片
[0055]HWP2:半波片
[0056]I:影像
[0057]IL:入射光
[0058]IS:入光侧
[0059]LW:光波
[0060]OL:物光
[0061]OS1:第一出光侧
[0062]OS2:第二出光侧
[0063]OS3:第三出光侧
[0064]OS4:第四出光侧
[0065]OS5:第五出光侧
[0066]RL:参考光
[0067]S:快门
[0068]S1:第一快门
[0069]S2:第二快门
[0070]θ1:第一角度
[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眼显示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眼显示光学组件包括:基板部,包括第一侧面;耦入光栅部,设置于所述基板部的所述第一侧面上;以及耦出光栅部,设置于所述基板部的所述第一侧面上,并与所述耦入光栅部彼此间隔排列,其中,所述耦出光栅部记录多个光栅,所述多个光栅中的每一者具有屈亮度,且所述多个光栅对应的所述屈亮度彼此相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眼显示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眼显示光学组件通过所述耦出光栅部而具有近视屈亮度,所述近视屈亮度为0度至500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眼显示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眼显示光学组件通过该耦出光栅部而具有远视屈亮度,所述远视屈亮度为0度至300度。4.一种光栅制造设备,配置以制造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眼显示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制造设备包括:光源;扩束器;分光单元,其中,所述扩束器位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分光单元之间,所述分光单元具有第一出光侧与第二出光侧;第一反射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出光侧外;第二反射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出光侧外;全息膜,位于所述第一反射单元的第一反射路径与所述第二反射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怡珍黄皓坚
申请(专利权)人: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