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机同步液压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023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作为汽车修理专用设备的液压升降机,特别是一种重吨位汽车修理专用设备的多机同步液压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含三台以上液压升降机,每台液压升降机包含X联体结构升降臂、大油缸和小油缸,所有大油缸的下腔同时与进油管相连接,所有小油缸的上腔同时与回油管相连接,每台液压升降机的大油缸上腔与其它液压升降机中的一台液压升降机的小油缸下腔的油路串联,形成大油缸上腔各自与不同机上的小油缸下腔错位串联。其目的是为了设计一种承重力强、升举同步的多机同步液压升降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同步性、稳定性可靠,使用安全、可靠,举升轻松,可取消原有的地沟作业,改善维修工作环境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汽车修理专用设备的液压升降机,特别是一种重吨位汽车修理专用设备的多机同步液压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汽车修理专用的液压升降机,是将修理的汽车升高,方便维修工操作,顺利进行 维修及保养的专用设备,特别是在修理大型的卡车、大巴等车时,由于汽车重量重,长度长 (十几米),如使用一般二台升降机平行排列组合,长度和承重力远满足不了需求。而多机 排列组合使用又存在升举同步问题,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承重力强、升举同步的多机同步液压升降平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多机同步液压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含三台以上液压升降机,每台液压升降机包含X联体结构升降臂、大油缸和小油缸,所有大油缸的下腔同时与进油管相连接,所有小油缸的上腔同时与回油管相连接,每台液压升降机的大油缸上腔与其它液压升降机中的一台液压升降机的小油缸下腔的油路串联,形成大油缸上腔各自与不同机上的小油缸下腔错位串联。 所述的大油缸上腔和小油缸下腔的有效面积相等,即大油缸上腔的环形截面积和小油缸下腔的圆截面积相等。 由于每台升降机使用左右大小二个油缸同时顶举,既加大了举升的重量,又保证 了升降平衡同步。同时采用多机同步错位串联液压回路,又大、小油缸有效面积相等,则在 升降机的X联体结构升降臂的共同作用下,恰到好处的钢性起到强制平衡作用,保证了多 台升降机在负载不同时,同步平稳的举升。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同步错位串联液压回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二同步错位串联液压回路原理示意图。 图3为单台液压升降机结构示意图(以液压升降机A为例)。 图4为图3俯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使用状态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施例二使用状态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包含A、B、C、D四台液压升降机,以液压升降机A为例(如图3所示), 每台液压升降机包含X联体结构升降臂27、大油缸5和小油缸2。 A、 B、 C、 D四台液压升降 机中的所有大油缸5、8、18、21的上腔4、9、17、22和所有小油缸2、 11、 15、24的下腔1、12、 14、25的有效面积相等,由于大油缸上腔中含有油缸活塞杆,为了保证有效面积相等,则大 油缸上腔的环形截面积和小油缸下腔的圆截面积相等。 如图1、图5、图6所示,A、 B、 C、 D四台液压升降机平均分成两排,构成两排液压升 降机平台,第一排液压升降机平台包含液压升降机A和液压升降机D,第二排液压升降机平 台包含液压升降机B和液压升降机C。所有大油缸5、8、18、21的下腔6、7、19、20同时与进 油管相连接,所有小油缸2、11、15、24的上腔3、10、16、23同时与回油管13相连接。 第一排液压升降机平台中的液压升降机A的大油缸5的上腔4与第二排液压升降 机平台中的液压升降机B的小油缸15的下腔14的油路串联,液压升降机B的大油缸18上 腔17与同排液压升降机C的小油缸24下腔25的油路串联,液压升降机C大油缸21的上 腔22与第一排液压升降机平台中的液压升降机D小油缸11的下腔12的油路串联,液压升 降机D大油缸8的上腔9与液压升降机A小油缸2的下腔1油路串联,形成四只大油缸上 腔各自与不同机上的小油缸下腔错位串联回路。 如图5为多机同步液压升降平台使用示意图,使用时,A、B、C、D四台液压升降机大 油缸的下腔同时进油,液压升降机A、 B、 C、 D中的大油缸举升速度相等,而液压升降机A的 大油缸5上腔4压出的压力油同时进入液压升降机B小油缸15下腔14,因大、小油缸有效 面积相等,形成液压升降机A大油缸5和液压升降机B小油缸15上升速度相等,依次类推使A大二B小二B大二C小二C大二D小二D大二A小,......。各大小油缸上升速度都相等,而且各台升降机互相牵制,使其同步平稳上升。 实施例二 如图2、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包含A、B、D三台液压升降机,A、B、D三台液压升 降机按"n"型排列布置。如图3所示,以液压升降机A为例,每台液压升降机包含X联体 结构升降臂27、大油缸5和小油缸2,同时,所有大油缸5、8、18的上腔4、9、17和所有小油 缸2、11、15的下腔1、12、14的有效面积相等。所有大油缸5、8、18的下腔6、7、19同时与进 油管相连接,所有小油缸2、11、15的上腔3、10、16同时与回油管13相连接。 液压升降机A的大油缸5的上腔4与液压升降机B的小油缸15的下腔14的油路 串联,液压升降机B的大油缸18上腔17与液压升降机D小油缸11的下腔12的油路串联, 液压升降机D大油缸8的上腔9与液压升降机A小油缸2的下腔1油路串联,形成三只大 油缸上腔各自与不同机上的小油缸下腔错位串联回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大油缸上腔各自与不同机上的小油缸下腔错位串联的总体思路,参 考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排列布置方式,分别可进行6台、8台、10台 和5台、7台、9台……或更多台排列组合使用,实现既能承重力更强,多机同步升举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同步性、稳定性可靠。 2、使用安全、可靠。本升降机平台因大小油缸油路错位串联,互相牵制,使用安全、可靠。 3、举升轻松。由于本升降机平台承重力强,同时将举升重量分摊到多个支点,它不 仅给升降带来更平稳,而且举升轻松。 4、改善维修工作环境。由于本升降机平台承重力强,降低了液压升降机初始高度, 因此可取消原有的地沟作业,以最小的占地面积,使用最大的工作空间,改善维修工作环境。权利要求一种多机同步液压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含三台以上液压升降机,每台液压升降机包含X联体结构升降臂(27)、大油缸(5)和小油缸(2),所有大油缸的下腔同时与进油管相连接,所有小油缸的上腔同时与回油管相连接,每台液压升降机的大油缸上腔与其它液压升降机中的一台液压升降机的小油缸下腔的油路串联,形成大油缸上腔各自与不同机上的小油缸下腔错位串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机同步液压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油缸上腔和小 油缸下腔的有效面积相等,即大油缸上腔的环形截面积和小油缸下腔的圆截面积相等。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机同步液压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升降机为四 台,平均分成两排布置,第一排液压升降机平台中的液压升降机A的大油缸(5)的上腔(4) 与第二排液压升降机平台中的液压升降机B的小油缸(15)的下腔(14)的油路串联,液压 升降机B的大油缸(18)上腔(17)与同排液压升降机C的小油缸(24)下腔(25)的油路串 联,液压升降机C大油缸(21)的上腔(22)与第一排液压升降机平台中的液压升降机D小 油缸(11)的下腔(12)的油路串联,液压升降机D大油缸(8)的上腔(9)与液压升降机A 小油缸(2)的下腔(1)油路串联,形成四只大油缸上腔各自与不同机上的小油缸下腔错位 串联回路。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机同步液压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升降机为三 台,按"n"型排列布置,液压升降机A的大油缸(5)的上腔(4)与液压升降机B的小油缸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机同步液压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含三台以上液压升降机,每台液压升降机包含X联体结构升降臂(27)、大油缸(5)和小油缸(2),所有大油缸的下腔同时与进油管相连接,所有小油缸的上腔同时与回油管相连接,每台液压升降机的大油缸上腔与其它液压升降机中的一台液压升降机的小油缸下腔的油路串联,形成大油缸上腔各自与不同机上的小油缸下腔错位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理
申请(专利权)人:海特克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