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自然状况的光肩星天牛室内人工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999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自然状况的光肩星天牛室内人工饲养方法,首先在野外采集光肩星天牛成虫带回室内饲养,诱导其在旱柳枝条上产卵,将卵粒收集在趁有一层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待幼虫孵化后,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接到旱柳枝条上继续饲养。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阐述的饲养方法,一方面可有效地避免从野外采集的随机性,解决难以同时获得大量且同龄期幼虫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试验种群,持续性获得同一龄期的幼虫,为进行光肩星天牛的研究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自然状况的光肩星天牛室内人工饲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昆虫人工养殖
,具体是涉及光肩星天牛室内人工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es)是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在自然状态下,1

2年完成1代。成虫期较短,于6月上旬开始出现,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羽化盛期。幼虫钻蛀树干内部危害,幼虫期长达10个月,世代重叠明显,田间各龄期幼虫混合发生。对于幼虫的采集,多依赖于人工在野外寻找枝杈/主干的蛀孔或排粪孔,毁坏树木而获取,这不仅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严重浪费,且随机性强、过程复杂,费时又费力,最终获得幼虫的数量不仅有限且发育阶段不一致,完全不能满足科研过程中对光肩星天牛虫源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模拟自然状况的光肩星天牛室内人工饲养方法。避免了野外采集的随机性,可以同时获得大量且龄期相同的天牛,用于试验研究和生产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成虫的采集:在6

7月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盛期时,中午10:00

14:00用捕虫网在野外采集光肩星天牛成虫,将采集到的成虫单头放入周身打有孔的塑料瓶中带回室内。
[0004](2)交配和产卵:选择健康、活跃成虫,按照雌雄比1:1的比例放入养虫笼(长33cm,上宽28cm,底部24cm)中,笼内放置含有湿沙的花盆,花盆中插入长30cm、直径2

5cm的旱柳粗枝条作为产卵枝条,当年生旱柳细枝补充营养。为了保证养虫笼内部和养虫室的温湿度一致,上方用2层纱窗网覆盖,带有橡皮筋的绳子固定,防止成虫飞出,再覆盖3层湿纱布,每天湿润一次,防止水分蒸发。饲养条件:温度27
±
1℃,相对湿度65
±
10%,光照周期为14h光照10h黑暗。根据其取食情况更换营养枝条和产卵枝条,同时为花盆中的沙子浇水,保证枝条的新鲜。
[0005](3)虫卵收集和孵化管理:成虫将卵产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用刀片拉一个口子,用手轻轻将树皮撕掉,露出虫卵,用无菌的镊子将卵粒取下,放在底部垫有湿润一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每天再滤纸上滴加2次无菌水进行保湿,观察卵的孵化,得到初孵幼虫。
[0006](4)初孵幼虫的饲养:采用人工接种法,用刀片将旱柳枝条的韧皮部切成一个“U”型的切口,将韧皮部的一端揭开,木质部部分用刀片挖成小槽。用毛笔将初孵幼虫接入,盖好韧皮部,用细胶带/封口膜在“U”型切口的上半部轻轻将韧皮部缠好,保留中部透气。接种后,将枝条上部用石蜡密封,湿纱布盖上,下部插入沙子中,或者插入花泥中(花泥放在一个盛有水的框中)保湿,定期给沙子或者花泥加水保湿,保证充足的水分。
[0007](5)人工接种后以幼虫向树枝外排出蛀屑,视为其存活。
[000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将雌雄成虫放置于旱柳枝上诱导其交配产卵,便于工作人员管理,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天牛产卵的情况对旱柳枝条进行调整,确保其顺利在每一根枝条上产卵,提高养
殖效率;(2)室内饲养避免了野外采集的不确定性,解决了光肩星天牛在室内条件下人工饲养的问题;可以确保天牛生长所需要的最适条件,缩短了天牛完成一个世代所需要的时间;也可以避免蚂蚁或其他虫类对天牛虫卵和幼虫造成影响,将部分不利因素排除在外;(3)模拟自然条件下光肩星天牛的生长环境,室内进行人工饲养,该操作方法简单,可以得到产量稳定的幼虫,特别是同一龄期的幼虫,不仅实现了自由大规模饲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目的;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解决虫源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建立实验室种群;(4)室内饲养确保天牛卵高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获得大量的天牛幼虫也可以用于繁育害虫天敌,如肿腿蜂等,为生物防治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对生态农林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模拟自然状况的光肩星天牛室内人工饲养技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一种模拟自然状况的光肩星天牛室内人工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6

7月份成虫羽化高峰期时,从野外采集光肩星天牛成虫带回室内,成对放入养虫笼中饲养,以当年生旱柳细枝补充营养,旱柳粗枝供其交配产卵。饲养条件为温度27
±
1℃,相对湿度65
±
10%,光照周期为14h光照10h黑暗。将收集的卵粒置于底部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培养,每天滴加2次无菌水进行保湿,观察卵的孵化。初孵幼虫采用人工接种法,接入到旱柳粗枝中继续饲养,即用刀片将旱柳枝条的韧皮部切成一个“U”型的切口,将韧皮部的一端揭开,木质部部分用刀片挖成小槽。用毛笔将初孵幼虫接入,盖好韧皮部,用细胶带/封口膜在“U”型切口的上半部轻轻将韧皮部缠好,保留中部透气。再将枝条插入沙子/花泥中,定期加水保湿。以幼虫向外排出蛀屑视为其存活。
[0011]按照上述室内人工饲养方法,统计25对成虫共获取约1000粒卵,幼虫平均孵化率为90.5%。人工接种后可以明确观察到天牛的蛀屑,视为其存活。饲养4个月后,劈开部分树枝观察到天牛生长发育情况,多数为3

4龄幼虫;少数羽化为成虫。该方法操作简单,技术要求较低,为光肩星天牛的研究长期提供了大量虫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在一种模拟自然状况的光肩星天牛室内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拟野外条件下光肩星天牛的生长环境,在室内进行人工饲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自然状况的光肩星天牛室内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从野外采集光肩星天牛成虫带回室内,成对放入养虫笼内饲养;养虫笼顶部覆盖两层纱窗网,防止成虫逃逸,再覆三层湿纱布,保持湿度;笼中放入装有湿沙的花盆,将旱柳枝条插入沙子中,直径2

5cm的旱柳粗枝条作为产卵枝条,当年生旱柳细枝用于补充营养,定期更换营养和产卵枝条,供天牛成虫取食和产卵,定期浇水保持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自然状况的光肩星天牛室内人工饲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菲李会平苏筱雨王华玲曾健勇杜力健王科远吴浩于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