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安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994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8
一种建筑安全系统,包括下跨梁、上跨梁、支柱、主梁、进水接管、上出水接管、下出水接管、阀;其中所述阀包括驱动件、阀塞、进水孔、中腔、上出水孔、下出水孔、阀体、驱动轴、进口、上出口、下出口、竖孔、通道、热熔元件、堵塞部件;所述上跨梁内设有冷风管道,冷风管道内的冷气输送时经过上跨梁通入至建筑内,所述下跨梁内设置有所述阀,下跨梁包括上壁、下壁。下壁。下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安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安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土地资源紧张、土地成本攀升等制约城市产业发展的问题,高层叠合型大空间厂房也因此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厂房,这种新型工业建筑形态不仅具备大空间厂房和高层建筑的空间特性,且其内部产业通常对安全、室内通风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环保型节能双层玻璃幕墙,其构造形式有利于节能,在高层叠合型大空间厂房上很有应用潜力。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感器技术的跃升,智能通风优化控制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对于高层叠合型大空间厂房而言,可以通过调控优化,最大程度提升室内热舒适性,同时降低能耗。
[0003]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4]一、现有技术中的厂房,一般具有顶部中央通风系统,然而顶部通风结构,如通风格栅、过滤网等存在清洗需求,清洗较为不易。
[0005]二、现有技术中的厂房,具有消防喷淋的安全保护措施,具体是通过热熔元件温度升高时融化,带动机构实现喷淋;然而厂房空间较大,不像私人房间一样升温速度快;存在感测反馈慢、喷淋延迟的情况。
[0006]三、现有技术中的消防安全喷淋装置,如CN105736783A,其热熔垫片虽然具有热熔功能,但固定性能较差,无法提供长期足够的稳定性。
[0007]四、现有技术中的消防安全喷淋装置,如CN105736783A、CN105498145A,类似情况下温度变化引起的零部件掉落或破碎掉落是不期望的。
>[0008]五、现有技术中的消防安全喷淋装置,其喷淋直至危险解除后,需要关闭总阀门控制停水、之后再完成喷淋模块的更换或维护,然而总阀门控制着大范围的用水,导致大范围突然停水,为生产生活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同时解决上述多种问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安全系统,包括下跨梁、上跨梁、支柱、主梁、进水接管、上出水接管、下出水接管、阀;其中所述阀包括驱动件、阀塞、进水孔、中腔、上出水孔、下出水孔、阀体、驱动轴、进口、上出口、下出口、竖孔、通道、热熔元件、堵塞部件;
[0011]其中所述支柱上支撑有主梁,主梁上连接有下跨梁、上跨梁,上跨梁、下跨梁上下平行设置;所述上跨梁内设有冷风管道,冷风管道内的冷气输送时经过上跨梁通入至建筑内,所述下跨梁内设置有所述阀,下跨梁包括上壁、下壁;
[0012]阀上设置有进水接管、上出水接管、下出水接管,所述驱动件设置在上壁上方,驱动件下方连接驱动轴,驱动轴穿过上壁伸入下跨梁内,所述驱动轴下端连接所述阀塞,所述
阀体设置在下跨梁内,驱动件可通过驱动轴带动所述阀塞旋转;所述阀塞中设置有进水孔、中腔、上出水孔、下出水孔、通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口、上出口、下出口、竖孔;所述下出水孔中嵌设有所述堵塞部件,所述下出水孔下方设置有所述通道;所述通道中设置有热熔元件,所述热熔元件包括上热熔部、下热熔部,所述热熔元件支撑所述堵塞部件;阀体下部设置有竖孔,所述竖孔与所述下壁上设置的开口连通;
[0013]在上通水状态,阀塞旋转至使得水依次通过进水接管、进口、进水孔、中腔、上出水孔、上出口、上出水接管;在待机状态,阀塞旋转至使得下出水孔对准下出口,所述通道覆盖所述竖孔,所述下热熔部的下表面积大于所述竖孔的截面面积,所述开口的面积大于竖孔的截面面积;当温度升高热熔元件融化时,所述堵塞元件通过所述通道、所述竖孔掉落,并被所述开口中设置的网截留;在全闭状态,所述中腔与所述进口不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进水孔沿着阀塞的周向延伸。
[0015]优选的,所述下跨梁中设置有管道支架。
[0016]优选的,所述上热熔部下表面的面积小于下热熔部上表面的面积。
[0017]优选的,所述通道包括第一段、第二段,第一段容纳上热熔部,第二段容纳下热熔部。
[0018]优选的,在待机状态下,所述上出水孔与上出口未对准。
[0019]优选的,在待机状态下,所述堵塞部件将中腔与所述下出口隔断。
[0020]优选的,在上通水状态,所述下出水孔与下出口未对准。
[0021]优选的,所述上出水接管连接上管道,上管道上方设置有喷头延伸穿过所述上壁。
[0022]优选的,所述下出水接管连接下管道,下管道下方设置有喷头延伸穿过所述下壁。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一、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一点,将建筑内的跨梁设置为上跨梁、下跨梁,上跨梁与下跨梁均为中空且二者平行相邻设置,上跨梁内设置有制冷通风路径,下跨梁内设置有供水路径,上跨梁内的通风模块向下出风,出风可以被下跨梁阻挡四散,从而下跨梁起到空调挡风板的作用,避免冷风直接向下吹;下跨梁内的供水管道内设置向上喷射模块和向下喷射模块,向上喷射模块可以对通风模块的格栅、过滤网等进行清洗,向下喷射模块可以起到消防喷淋的作用。
[0025]二、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二点,下跨梁内的出水管设置有两条,上方的出水管连接向上的喷头,下方的出水管连接向下的喷头,通过阀控制两个出水管的通流切换或者均关闭,当厂房内的危险较小导致不会快速升温时,可以手动或者通过控制器操作阀连通上出水管,从上出水管喷淋(此时通风模块的风叶可以选择关闭以更多的将水挡向下方);当厂房内的危险较大,工作人员已经来不及或者没有必要冒险操作阀进行动作,厂房内快速升温后,阀内的热熔元件融化导致下出水管连通进行自动喷淋,从而既可以人工快速喷淋,又可以实现自动喷淋。
[0026]或者在热熔元件热熔的情况下,若仍然不能有效控制火情,则需要启动针对性的喷淋水量控制系统。利用气温监控元件结合室内风速风向监控元件获取室内火灾时室内热环境分布状况,并结合cfd模拟预测火情发展状况。基于室内不同区域的火情,对点阵分布的自动喷淋口进行出水量控制。对着火点、超高温区进行重点超量喷淋,对火情发展方向进行重点喷淋,对下风口高危区域进行预防性喷淋。
[0027]三、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三点,将热熔元件固定在阀塞下部,并设置为包括上部和下部,下部尺寸大于阀体上热空气通孔的尺寸,从而不会掉落便于支撑,热熔元件上方支撑堵塞部件,从而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下跨梁下壁的开口面积大于阀体上热空气通孔的面积,从而便于热空气更充分的接触。
[0028]四、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四点,在下跨梁下壁上设置了开口,开口内设有阻挡部,阻挡部为网状,从而热熔元件融化后可以通过阀体、开口掉落,而固态的堵塞元件会被网阻挡不会掉落,便于保持堵塞元件的完整性以回收。
[0029]五、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五点,阀不仅能控制上下出水管之间的流通切换,还具有全闭位置,当危机解除阀切换到全闭位置即可以切断通水;待夜间或其他做好准备的合理时间段再关闭总阀维修即可,不需要立刻、临时关闭总阀造成生产、生活损失。
附图说明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下跨梁、所述上跨梁、支柱、主梁、进水接管、上出水接管、下出水接管、阀;其中所述阀包括驱动件、阀塞、进水孔、中腔、上出水孔、下出水孔、阀体、驱动轴、进口、上出口、下出口、竖孔、通道、热熔元件、堵塞部件;其中所述支柱上支撑有主梁,主梁上连接有下跨梁、上跨梁,上跨梁、下跨梁上下平行设置;所述上跨梁内设有冷风管道,冷风管道内的冷气输送时经过上跨梁通入至建筑内,所述下跨梁内设置有所述阀,下跨梁包括上壁、下壁;阀上设置有进水接管、上出水接管、下出水接管,所述驱动件设置在上壁上方,驱动件下方连接驱动轴,驱动轴穿过上壁伸入下跨梁内,所述驱动轴下端连接所述阀塞,所述阀体设置在下跨梁内,驱动件可通过驱动轴带动所述阀塞旋转;所述阀塞中设置有进水孔、中腔、上出水孔、下出水孔、通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口、上出口、下出口、竖孔;所述下出水孔中嵌设有所述堵塞部件,所述下出水孔下方设置有所述通道;所述通道中设置有热熔元件,所述热熔元件包括上热熔部、下热熔部,所述热熔元件支撑所述堵塞部件;阀体下部设置有竖孔,所述竖孔与所述下壁上设置的开口连通;在上通水状态,阀塞旋转至使得水依次通过进水接管、进口、进水孔、中腔、上出水孔、上出口、上出水接管;在待机状态,阀塞旋转至使得下出水孔对准下出口,所述通道覆盖所述竖孔,所述下热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瑛高青刘柱梁谭亦高杨宇晟胡楼君蔡岳峰张华刚陈靖方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