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镜洪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98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房屋,包括若干竖直方向设置的柱体,相邻两所述柱体之间连接有墙体,所述柱体相向一面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及所述第二安装槽彼此平行,并沿所述柱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墙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墙面与第二墙面,所述第一墙面两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插装配合,所述第二墙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槽插装配合,该组合房屋施工速度快,且结构强度高。且结构强度高。且结构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房屋


[0001]本技术涉及房屋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房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装置和技术被应用于建筑结构中,其中,目前房屋建造过程中通常应用预制板和浇注结构。现有技术中,对于房屋结构,通常应用预制板和现浇结构所构成,在浇筑完成后,需要拆除预制板,较为浪费时间。
[0003]并且,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应用脚手架从地基至屋顶进行逐渐增高的建筑,或通过浇注模板的搭设,通过混凝土的搅拌和浇注完成墙体等建筑结构的建造,这使得建设房屋的便捷性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房屋,施工速度快,且结构强度高。
[0005]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组合房屋,包括若干竖直方向设置的柱体,相邻两所述柱体之间连接有墙体,所述柱体相向一面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及所述第二安装槽彼此平行,并沿所述柱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墙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墙面与第二墙面,所述第一墙面两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插装配合,所述第二墙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槽插装配合;
[0007]所述柱体由两间隔设置并相互平行的底座以及设置在两所述底座之间的两杆体,两所述杆体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底座固接,且其中一所述杆体侧面开设有所述第一安装槽,另一所述杆体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安装槽,多个所述第一墙面、第二墙面及杆体配合以围成一容纳腔。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墙面由若干间隔设置并相互平行的第一梁体以及设置在相邻第一梁体之间的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梁体相向一面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处于同一平面内,以使得第一板体能够同时插入第三安装槽与第一安装槽中;
[0009]所述第二墙面由若干间隔设置并相互平行的第二梁体以及设置在相邻第二梁体之间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梁体相向一面开设有第四安装槽,所述第四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处于同一平面内,以使得第二板体能够同时插入第四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角部边缘向外延伸出固定部。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楼板,所述楼板安装于所述墙体上方,所述楼板包括至少两楼板梁,两所述楼板梁平行设置,且相邻两所述楼板梁相向一面形成有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方,还包括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二板体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与两楼板梁围成一空腔,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空腔连通并填充有填充物。
[0013]进一步地,所述楼板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楼板梁螺纹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楼板呈拱形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楼板梁为中空设置,所述楼板梁内设置有加强杆。
[0016]进一步地,所述楼板梁背向一面形成有第三支撑部与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三支撑部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四支撑部呈对称设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楼板梁包括上部与下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及所述第三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上部两侧,所述下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上部形成有与所述安装槽适配的凸起。
[0018]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通过在柱体相向一面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以能够方便快捷的将第一墙面、第二墙面与柱体连接,且柱体由两底座及两杆体拼接而成,
[0020]再配合多个第一墙面与第二墙面能够配合并围成一相互连通容纳腔,容纳腔内可以填充混凝土、水泥等填充物,以使得多个第一墙面、第二墙面能够连为一体,整个墙体都能作为承重柱的存在,且相较于传统的砖架构房屋,需要在房屋外表面以及内面贴瓷砖,本申请中第一墙面及第二墙面能够作为墙面使用无需另外贴瓷砖;此外,在搭建承重柱时,需要搭建模板,然后再进行浇筑成型,浇筑成型后需要将模板拆卸,而在本申请中,第一墙面以及第二墙面在起到墙面作用的同时,也起到了成型模板的作用,浇筑在第一墙面、第二墙面之间的混凝土等能够将第一墙面、第二墙面连为一体,同时相较于传统的瓷砖利用砂浆与墙面贴合,瓷砖与墙面之间容易出现空腔,空腔部位的瓷砖在受到冲击时容易破损,本技术在容纳腔中填充混凝土能够完全与第一墙面、第二墙面贴合,不留有任何空隙,从而降低第一墙面及第二墙面收到冲击而发生损坏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组合房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组合房屋去除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组合房屋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视图;
[0025]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视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一种组合房屋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视图;
[0028]图8为本技术一种组合房屋装有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技术一种组合房屋装有楼板去除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技术一种组合房屋装楼板去除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为本技术一种组合房屋装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2为本技术一种组合房屋装楼板楼板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示:10、柱体;101、杆体;1011、第一安装槽;1012、第二安装槽;102、底座;1021、固定部;20、墙体;201、第一墙面;2011、第一梁体;2012、第一板体;202、第二墙面;2021、第
二梁体;2022、第二板体;30、楼板;301、楼板梁;3011、第一支撑部;3012、第二支撑部;3013、第三支撑部;3014、第四支撑部;301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6]如图1

12所示,本技术专利技术了一种组合房屋,包括若干竖直方向设置的柱体10,相邻两柱体10之间连接有墙体20,柱体10相向一面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011与第二安装槽1012,第一安装槽1011及第二安装槽1012彼此平行,并沿柱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墙体2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墙面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竖直方向设置的柱体,相邻两所述柱体之间连接有墙体,所述柱体相向一面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及所述第二安装槽彼此平行,并沿所述柱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墙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墙面与第二墙面,所述第一墙面两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插装配合,所述第二墙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槽插装配合;所述柱体由两间隔设置并相互平行的底座以及设置在两所述底座之间的两杆体,两所述杆体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底座固接,且其中一所述杆体侧面开设有所述第一安装槽,另一所述杆体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安装槽,多个所述第一墙面、第二墙面及杆体配合以围成一容纳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面由若干间隔设置并相互平行的第一梁体以及设置在相邻第一梁体之间的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梁体相向一面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处于同一平面内,以使得第一板体能够同时插入第三安装槽与第一安装槽中;所述第二墙面由若干间隔设置并相互平行的第二梁体以及设置在相邻第二梁体之间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梁体相向一面开设有第四安装槽,所述第四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处于同一平面内,以使得第二板体能够同时插入第四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角部边缘向外延伸出固定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镜洪
申请(专利权)人:李镜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