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油箱盖内板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984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油箱盖内板的冲压模具,属于汽车零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长槽,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两侧均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长槽的内部与两侧的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工件循环输送机构,所述工件循环输送机构的内部安装有内板冲压下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二气缸和工件缓冲检测机构,第二气缸运行时可以带动工件缓冲检测机构向下移动,并向冲压后的内板工件进行检测,从而可以自动检测出内板工件是否合格,并且判断出内板冲压上模是否磨损,从而便于后期进行更换,并且通过设置的工件顶出机构和旋转推送机构,可以自动将不合格的内板工件顶出,并进行推送旋转,从而实现工件剔除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油箱盖内板的冲压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件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油箱盖内板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油箱盖是指汽车上的用于储备汽油的箱子。形状是方形的,用不锈钢做成,密封性很好。只有一个小小的圆形入口,这个口只有瓶子的盖子一样大,便于储存。一般是放在汽车的尾部,在汽车油箱盖的内部会有一个金属制成的内板,用于增加汽车油箱盖的强度和密封性,而现有的汽车油箱盖内板的成型方式一般为通过冲压模具进行冲压支撑。
[0003]现有的汽车油箱盖内板冲压模具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上模具会出现磨损的情况,此时就会导致生产的内板工件存在不合格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一般需要在后续的检测中才能被发现,不能够在生产时就及时进行检测,这样就会导致生产出一批不合格的内板工件,从而造成浪费,并且现有的汽车油箱盖内板冲压模具功能单一,仅能进行工件的冲压操作,不能及时对工件进行剔除操作,从而降低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油箱盖内板的冲压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油箱盖内板的冲压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长槽(2),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两侧均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长槽(2)的内部与两侧的支撑板(3)之间安装有工件循环输送机构,所述工件循环输送机构的内部安装有内板冲压下模(4),所述内板冲压下模(4)的外表面开设有内板成型腔(5),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L型板(6),所述第一L型板(6)的上表面贯穿固定安装第一气缸(7),所述第一气缸(7)的活动端底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内板冲压下模(4)相配合的内板冲压上模(8),所述内板冲压上模(8)的底部设有工件防粘机构,所述第一L型板(6)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气缸(7)的一侧的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9),所述第二气缸(9)的活动端底端固定安装有工件缓冲检测机构,所述内板成型腔(5)的内底部与长槽(2)的内壁之间设有工件顶出机构,所述第一L型板(6)的外表面贯穿安装有与工件顶出机构相配合的旋转推送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油箱盖内板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循环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0),相对的两个所述支撑板(3)之间贯穿转动连接有传送辊(11),两个所述传送辊(11)外表面之间对称传动连接有两个传送带(12),所述第一电机(10)固定安装在任意一个支撑板(3)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与相邻的传送辊(11)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传送带(12)的外表面之间固定依次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框(14),且所述内板冲压下模(4)固定安装在连接框(1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油箱盖内板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气缸(7)活动端底端的第一安装板(15),所述第一安装板(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6),所述第一连接板(16)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17),所述环形槽(17)的内底部环形阵列贯穿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导向杆(18),所述第一导向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9),多个所述第一导向杆(18)的底端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20),且所述内板冲压上模(8)固定安装在第一底板(20)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板(16)的下表面与第一底板(20)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21),所述第一底板(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块(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油箱盖内板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防粘机构包括依次开设在内板冲压上模(8)下表面的第一滑槽(23)和第二滑槽(24),所述第一滑槽(23)和第二滑槽(24)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23)的内顶部固定第二弹簧(25),所述第二弹簧(2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槽(23)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动板(26),所述滑动板(2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杆(27),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江宏
申请(专利权)人: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