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推进地面试验推进剂工质氙气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9771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5
本申请涉及电推进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推进地面试验推进剂工质氙气回收装置,包括舱体抽气单元、低压过渡单元、机械增压单元、高压贮存单元、纯度检测单元以及自动化控制单元,其中:舱体抽气单元一端与试验舱连接,另一端通过阀门和主管路与低压过渡单元连接;机械增压单元由气动增压泵和驱动气源螺杆机组组成;纯度检测单元设置在所机械增压单元的内部;自动化控制单元分别与舱体抽气单元、低压过渡单元、机械增压单元、高压贮存单元以及纯度检测单元电连接。本申请实现了对推进剂工质氙气的回收利用,并且通过两级过滤器和在线纯度检测单元实现了对氙气的过滤纯化以及纯度监测,使氙气回收的纯度优于90%。使氙气回收的纯度优于90%。使氙气回收的纯度优于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推进地面试验推进剂工质氙气回收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推进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推进地面试验推进剂工质氙气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电推进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卫星或飞船的推进剂携带量,使得发射质量大幅降低,目前已经广泛在轨应用,当前离子和霍尔电推进系统均采用氙气作为主要工作介质,在地面试验及实际任务中大量使用,氙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极低(约0.086ppmV/V)。
[0003]氙气一般在电推进真空试验舱内参与完电推力器点火电离后再次还原为氙被低温泵抽走,低温泵通过冷媒的降温(40~60K)将固态氙凝结在冷板上,试验结束后再通过回温解吸为气态氙后释放至真空舱内(一般为几十帕到百帕量级),整个过程均发生在真空舱内未将氙气抽出,所以通入舱内的氙气试验后依然均存在与舱内且与外界少有交换,回收价值较高,因此有必要研究氙气回收技术,即在不引入二次污染的情况下将舱内氙气尽可能的完全收集压缩至气瓶内,使其可用于下一步提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推进地面试验推进剂工质氙气回收装置,实现了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推进地面试验推进剂工质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抽气单元、低压过渡单元、机械增压单元、高压贮存单元、纯度检测单元以及自动化控制单元,其中:所述舱体抽气单元一端与试验舱连接,另一端通过阀门和主管路与所述低压过渡单元连接;所述机械增压单元由气动增压泵和驱动气源螺杆机组组成,所述气动增压泵的一端通过阀门和主管路与所述低压过渡单元连接,另一端通过阀门和主管路与所述高压贮存单元连接;所述驱动气源螺杆机组与所述气动增压泵连接,用于向所述气动增压泵内部输入气源;所述纯度检测单元设置在所机械增压单元的内部;所述自动化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舱体抽气单元、所述低压过渡单元、所述机械增压单元、所述高压贮存单元以及所述纯度检测单元电连接,用于各个单元的自动化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推进地面试验推进剂工质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抽气单元为罗茨泵或者涡旋泵,与试验舱连接,用于抽取试验舱内部的氙气并传输至所述低压过渡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推进地面试验推进剂工质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过渡单元包括低温冷阱、第一过滤器以及气囊,其中:所述低温冷阱和所述第一过滤器依次设置在所述舱体抽气单元和所述气囊之间的主管路上;所述气囊采用复合橡胶材料制作,通过支撑杆固定在移动小车上;所述气囊的外部连接的压力表,顶部设置有金属重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推进地面试验推进剂工质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增压单元还包括真空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坤耿海杨俊泰陈新伟郭宁岳世超韩少荣高军郑茂繁张鹏袁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