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主动安全防护装置、防护系统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946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主动安全防护装置,用于对车载动力电池单元进行安全防护,该装置包括:空调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冷媒传输管路以及整车控制器;空调单元通过冷媒传输管路与车载动力电池单元连通;第一控制单元设置在冷媒传输管路上,且第一控制单元在常规情况下处于断开状态;车载动力电池单元中设置有传感器和防爆装置;当传感器检测到的工作状态达到一预警状态时,防爆装置被车载动力电池单元内的气压冲开,整车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单元开启,以使空调单元产生的冷媒通过冷媒传输管路进入车载动力电池单元中。该技术方案解决了高温气体和颗粒无法排出以及无法快速降温的问题,实现了防护二次热失控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主动安全防护装置、防护系统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主动安全防护装置、防护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电动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成为研究的热点。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电压、高比能量、良好的循环性能和清洁无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随着市场对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动力电池的安全要求也日益提高。
[0003]现有技术中一个电池包内往往有多个电池模组及上百片电芯单体,一旦其中一片电芯单体或其中一个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起火,会快速扩展到其它电池模组,进而蔓延至整个电池箱,使整个电池包起火。同时,当电池热失控时会造成电池箱内的热量快速积聚,导致电池箱的内部温度及气压急剧升高,如果箱体内的气压及热量无法得到快速释放,可能会导致电池箱发生爆炸,最终危及车辆和乘客安全。
[0004]现有技术中电池包内电池模组间的热失控防护多数采用在电池模组间增添隔热材料的方式,同时开启防爆阀排气以及开启水循环对电池进行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主动安全防护装置,用于对车载动力电池单元进行安全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冷媒传输管路以及整车控制器;其中:所述空调单元通过所述冷媒传输管路与所述车载动力电池单元连通;所述空调单元用于产生冷媒,并经所述冷媒传输管路传输至所述车载动力电池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冷媒传输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冷媒传输管路的通断;且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在常规情况下处于断开状态;所述车载动力电池单元内设置有传感器,所述车载动力电池单元的壳体上设置有防爆装置;所述传感器用于对所述车载动力电池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工作状态达到一预警状态时,发送警报信号给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防爆装置用于在车载动力电池单元的工作状态达到所述预警状态时,被车载动力电池单元内的气压冲开,以排出车载动力电池单元内的气体;所述整车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警报信号后等待一预设时间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开启,以使所述空调单元产生的冷媒通过所述冷媒传输管路进入所述车载动力电池单元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动力电池单元还包括隔热材料;所述车载动力电池单元包括若干电池模组;所述隔热材料设置于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用于阻挡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的热传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防爆装置的数量为若干个;每个所述电池模组中至少设置一个所述传感器,用于对相应电池模组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每个所述电池模组至少对应设置一个所述防爆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传输管路包括冷媒传输干路以及若干冷媒传输支路,其中所述冷媒传输支路的数量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总控制单元以及若干分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总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冷媒传输干路上,用于控制所述冷媒传输干路的通断;每个冷媒传输支路上均分别设置有一个分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总控制单元及所述若干分控制单元在常规情况下处于断开状态,且均受控于所述整车控制器;每个所述冷媒传输支路的第一端与对应的一个电池模组连通,其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于卓弘严鹏李鹏唐善政
申请(专利权)人:优跑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