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927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食用植物油,由基础组分和生物功能组分组成,其中所述基础组分由高含油率的坚果或/和籽类为基础原料制成。采用变压超微粉化、CO2超临界萃取工艺制备基础组分;以DG、CLA、EPA、DHA为原料制备生物功能组分;将基础组分和生物功能组分经复配工艺制备生物食用植物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油具有脂肪营养密度高、生物利用度高的特征,非高温炒制、机械磨制,无氧化变质、营养流失,出油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适用于高含油率的坚果与籽类,具有CO2超临界萃取条件温和、成本低,工艺绿色高效、无化学溶剂残留,油脂营养成分均衡全面、富含多种油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实现营养稳态化保持,可规模化生产、产品性价比高等特点。产品性价比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植物油加工
,涉及一种生物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在总量上保持刚性增长的趋势,食用植物油行业整体上也取得了较快发展,但自给率仅在37%左右,每年需从国外大量进口,存在安全隐患,亟待解决。
[0003]我国居民大量食用的植物油主要是菜籽油、花生仁油、大豆油、玉米胚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等植物油或调和油,属于草本食用油,自产增量极为有限。山茶油、橄榄油、棕榈油、椰子油、核桃油、杏仁油、扁桃油等常见大宗木本植物油在我国的成本高、性价比低,无法商业化运营,难以作为主要食用植物油进行推广。在当前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以及大力提倡国民健康素质的氛围下,对植物食用油的供给和营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待开发一种新的营养均衡食用油,来满足国家对植物食用油的增量需求和我国居民对营养均衡食用油的营养需求。现有植物食用油组成以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脂肪为主,存在脂肪酸组成不均衡,缺失了油溶性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等,健康问题突出,急需改变植物食用油的原料来源,开发新兴营养均衡食用油。
[0004]目前,植物食用油的加工方式主要有水代法、压榨法和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又分为化学溶剂萃取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等。二氧化碳的临界状态为31.1℃、7.38MPa,在超临界状态下既具有类似气体的低粘度和高扩散性,又具有类似液体的溶剂强度,而且其表面张力较低,是较为理想的植物油脂萃取方式。实际工业化生产中,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压力均在20MPa以上,使得该技术设备投资大,操作难度大,使用成本过高,难以普及推广。变压超微化工艺是利用过热蒸汽,通过压力骤变将物料变为超微化浆料的前沿预处理方法。变压超微化工艺与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结合,克服了单独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工艺的缺陷,提高了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增加了极性,使压力大大地降低,稍高于临界状态下就能很好地将油脂萃取出来,大大降低了技术难度和生产成本,适合工业化规模应用。
[0005]生物食用植物油原料是含油率高的坚果与籽类,包含多种草本和木本原料,另外添加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油脂,如甘油二酯油(DG)、共轭亚油酸(CL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可以实现营养均衡。该类产品可替代现有单一品种植物食用油,如花生仁油、大豆油、橄榄油、油茶籽油、亚麻籽油等,也可代替调和植物食用油、深海鱼油、保健油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植物食用油营养缺乏、制油工艺落后、出油率低、CO2超临界萃取压力高、种皮影响取油后蛋白粉利用等缺陷,提供一种生物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以高含油率的坚果与籽类为原料,采用变压超
微粉化、CO2温和超临界萃取等工艺制备基础组分;以甘油二酯油(DG)、共轭亚油酸(CL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原料制备生物功能组分;将基础组分和生物功能组分经复配工艺制备生物食用植物油。这种生物食用植物油具有脂肪营养密度高、生物利用度高的特征,制造过程非高温炒制、机械磨制,无氧化变质、营养流失现象,原料出油率达99%以上,克服传统工艺原料炒制熟化、CO2超临界萃取压力高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制备方法适用于高含油率的坚果与籽类资源,具有CO2超临界萃取条件温和、成本低,工艺绿色高效、无化学溶剂残留,油脂营养成分均衡全面、富含多种油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实现营养稳态化保持,可规模化生产、产品性价比高等特点。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食用植物油,由基础组分和生物功能组分组成,其中所述基础组分由高含油率的坚果或/和籽类为基础原料制成。
[0009]其中,所述生物功能组分由生物功能原料甘油二酯油(DG)、共轭亚油酸(CLA)、二十碳五烯酸(EPA)或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0010]其中,所述基础组分与生物功能组分的重量份配比为(60

80):(20

40),优选为(70

80):(20

30),进一步优选为75:25。
[0011]特别是,所述高含油率的坚果或/和籽类的含油率为18

55%,优选为22

50%。
[0012]尤其是,所述基础原料选择山茶籽、核桃仁、杏仁、桃仁、沙棘籽、文冠果仁、元宝枫仁、榛子仁、澳洲坚果仁、开心果仁、扁桃仁、黄连木籽、接骨木籽、山苍子籽、乌桕籽、花生仁、大豆、菜籽、亚麻籽、荨麻籽、芝麻籽、葵花籽、玉米胚芽、南瓜仁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尤其是,所述山茶籽、核桃仁、杏仁、桃仁、沙棘籽、文冠果仁、元宝枫仁、榛子仁、澳洲坚果仁、开心果仁、扁桃仁、黄连木籽、接骨木籽、山苍子籽、乌桕籽、花生仁、大豆、菜籽、亚麻籽、荨麻籽、芝麻籽、葵花籽、玉米胚芽、南瓜仁的重量份配比为(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优选为(0

50):(0

50):(0

50):(0

5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50):(0

50):(0

50):(0

30):(0

30):(0

30):(0

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食用植物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食用植物油由基础组分和生物功能组分组成,其中所述基础组分由高含油率的坚果或/和籽类为基础原料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食用植物油,其特征是,所述基础组分与生物功能组分的重量份配比为(60

80):(20

4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食用植物油,其特征是,所述基础原料选择山茶籽、核桃仁、杏仁、桃仁、沙棘籽、文冠果仁、元宝枫仁、榛子仁、澳洲坚果仁、开心果仁、扁桃仁、黄连木籽、接骨木籽、山苍子籽、乌桕籽、花生仁、大豆、菜籽、亚麻籽、荨麻籽、芝麻籽、葵花籽、玉米胚芽或南瓜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生物功能原料选择甘油二酯油(DG)、共轭亚油酸(CLA)、二十碳五烯酸(EPA)或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食用植物油,其特征是,所述生物功能组分为甘油二酯油(DG)、共轭亚油酸(CLA)、二十碳五烯酸(EPA)或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中的一种或多种。5.一种生物食用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将基础原料混匀后置于第一反应器内,通入过热蒸汽,使得第一反应器内的温度升高至至少220℃,待第一反应器内相对压力达到2.0MPa以上时,将第一反应器内的基础原料释放至第二反应器内,对基础原料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其中控制第二反应器内的温度保持为140

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颉二旺钟宇翔颉宇
申请(专利权)人:新木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