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始发导台及始发角度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9095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盾构始发导台及始发角度调整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始发导台无法对盾构机的始发角度进行调整,导致盾构机始发推进时出现偏差的技术问题。该始发导台两侧对称的设有至少四条液压油缸可通过升降动作对盾体底部分块位置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设计始发位置,进而使得整个盾体达到设计始发角度要求,且液压油缸空间占用小,满足始发井下受限空间环境条件,可有效解决盾体分块吊装下井时存在位置误差的问题。误差的问题。误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盾构始发导台及始发角度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申请涉及盾构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盾构始发导台及始发角度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盾构机是一种用于地下工程施工的大型机械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盾构壳体保护开挖面,在盾构壳体的掩护下进行土方开挖和衬砌施工。盾构机主要由刀盘、盾构壳体、推进系统、定位系统、出土系统等组成。
[0003]由于盾构机的尺寸和重量非常大,无法一次性整体下井,因此需要将其分成若干个模块,分别吊装下井。这样可以方便地将盾构机运输到施工现场,并减少施工难度和成本。同时,将盾构机分块吊装下井也可以更好地控制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安全,避免了一次性整体下井可能带来的风险和问题。
[0004]而盾构机始发台是在盾构机下井前搭建的一个支撑平台,主要用于盾构机下井后的支撑并使其与隧道口对接。此外由于盾构机重量非常大,始发台还可以为其提供稳定的支撑,避免在对接过程中出现倾斜或移动;另外,盾构机在隧道内推进时需要精确的定位和导向,始发台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起始位置,确保盾构机在正确的轨迹上推进。
[0005]专利技术人知晓的一篇公开号为CN103711495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沿隧道轴线布设的钢筋混凝土导台,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由于盾构机在隧道内推进时需要精确的定位和导向,如若盾构机的起始位置不准确,推进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偏差,导致隧道线路不平顺,甚至可能会与既有隧道或建筑物发生冲突。然而盾构机各分块在吊装下井且于始发导台处组装时,由于始发导台浇筑误差或存在的吊装位置误差,不可避免的使得盾构机轴线与设计始发轴线间存在偏差,加之始发井内空间位置有限,难以进行盾构机始发角度调整。
[0006]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用于加深对本公开的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盾构始发导台及始发角度调整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始发导台无法对盾构机的始发角度进行调整,导致盾构机始发推进时出现偏差的技术问题。
[000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盾构始发导台,包括对应设有若干横向及竖向焊接通道且顶部设有对应弧形面的导台本体、关于所述导台本体中线对称设置的至少四台液压油缸、嵌设于所述导体本体顶部弧形面处用于与盾构机相接触的移动轨排;所述移动轨排包括用于与所述导体本体间相对固定的轨排座、对称设于所述轨排座两侧且与所述轨排座间对应铰接的侧臂、设于所述侧壁顶部的滑轨。
[000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台本体顶部的弧形面曲率与盾构机盾壳曲率相
匹配,且所述移动轨排的侧臂开合度与导台本体顶部的弧形面曲度相匹配。
[001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始发导台本体对应位置处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液压油缸的预埋座,所述预埋座包括座板、对应穿设于所述座板两侧的筋杆,所述筋杆的一端呈钩状,另一端设有外螺纹。
[001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轨排两侧臂分别设有肋板,所述液压油缸与所述肋板对应相抵。
[001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液压油缸顶部相抵且对应与盾构机间固定连接的油缸顶推件。
[0013]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盾构始发导台的始发角度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于始发井对应始发导台设计浇筑位置处施作若干灌注桩,并于各所述灌注桩桩头钢筋处锚接进行始发导台钢筋绑扎,预留钢筋焊接通道;(2)在设计位置处布设用于固定液压油缸的各预埋座,并将所述预埋座与始发台钢筋间对应锚接后,对始发导台筑模浇筑;(3)于井外设置相应规格的液压泵站,待始发导台达到设计强度后,选取与盾构机重量相匹配载荷的液压油缸分别固定至导台本体各预埋座处;(4)在导台本体顶部弧面处吊装中线与导台本体中线重合的移动轨排,且将所述移动轨排的轨排座与导台本体间固定连接;并将液压油缸与移动轨排或盾体分块间对应接触连接;(5)盾体底部分块吊装下井作业,将盾体底部分块下落至所述移动轨排处并与移动轨排的滑轨相接触;(6)采用全站仪对盾体底部分块进行观测,记录并计算位置误差,根据位置误差驱动对应位置处的液压油缸动作,并时刻对盾体底部分块位置进行观测,直至调整至设计始发角度;(7)于盾体底部分块两侧分别下井吊装其余盾体分块,完成始发角度调整。
[001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灌注桩浇筑时所用钢筋笼长度大于该桩体深度或浇筑完成后破除桩体顶部至钢筋裸露。
[001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2)中,在导台本体顶部分别预埋若干用于固定轨排座的螺栓,并将各所述螺栓与始发导台钢筋间焊接固定。
[001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2)中,在导台本体对应侧壁处分别水平设置若干拉紧预埋件,所述拉紧预埋件包括竖板、穿设于竖板两侧且设有外螺纹的拉筋、通过两侧通孔穿设于所述拉筋中的两限位板、与所述拉筋螺纹连接且用于限位所述限位板的螺母。
[0017]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任一技术效果或优点:1. 始发导台两侧对称的设有至少四条液压油缸可通过升降动作对盾体底部分块位置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设计始发位置,进而使得整个盾体达到设计始发角度要求,且液压油缸空间占用小,满足始发井下受限空间环境条件,可有效解决盾体分块吊装下井时存在位置误差的问题。
[0018]2. 始发台顶部为弧形面,且嵌设固定有移动轨排,一方面,移动轨排可折叠重复使用,提高装置的重复利用率,有助于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移动轨排的两侧可活动的侧臂,可通过各侧臂开合角度的调整,实现对盾体分块位置调整及盾体分块受力支撑,极大的便利了盾体分块调整作业。
[0019]3. 通过预埋于始发导台中且与始发导台钢筋间锚接的预埋座及拉紧预埋件,可确保液压油缸的安设稳固,避免液压油缸驱动盾体底部分块调整时,因受到侧向力而发生倾斜翻覆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导台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移动轨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移动轨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移动轨排的回收状态示意图。
[0024]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预埋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拉紧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以上各图中,1为导台本体,11为焊接通道,12为液压油缸腔槽,13为预埋螺栓,2为液压油缸,3为移动轨排,31为轨排座,32为侧臂,33为滑轨,4为盾体底部分块,51为座板,52为筋板,61为竖板,62为拉筋,63为限位板,64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始发导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设有若干横向及竖向焊接通道且顶部设有对应弧形面的导台本体、关于所述导台本体中线对称设置的至少四台液压油缸、嵌设于所述导体本体顶部弧形面处用于与盾构机相接触的移动轨排;所述移动轨排包括用于与所述导体本体间相对固定的轨排座、对称设于所述轨排座两侧且与所述轨排座间对应铰接的侧臂、设于所述侧壁顶部的滑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始发导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台本体顶部的弧形面曲率与盾构机盾壳曲率相匹配,且所述移动轨排的侧臂开合度与导台本体顶部的弧形面曲度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始发导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始发导台本体对应位置处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液压油缸的预埋座,所述预埋座包括座板、对应穿设于所述座板两侧的筋杆,所述筋杆的一端呈钩状,另一端设有外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始发导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轨排两侧臂分别设有肋板,所述液压油缸与所述肋板对应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始发导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液压油缸顶部相抵且对应与盾构机间固定连接的油缸顶推件。6.一种盾构始发角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盾构始发导台而实施,包括如下步骤:(1)于始发井对应始发导台设计浇筑位置处施作若干灌注桩,并于各所述灌注桩桩头钢筋处锚接进行始发导台钢筋绑扎,预留钢筋焊接通道;(2)在设计位置处布设用于固定液压油缸的各预埋座,并将所述预埋座与始发台钢筋间对应锚接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勇军郭奇段喜杰张赛张小峰吴晓赞石剑朱镇波吴梁辉李祾胡振西张冬冬武海祥张艳涛史玉山王建孟陈二虎李建勋王小孟邵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