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50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侧板、连接板、横夹紧构件、横筋和竖筋;横筋布置在上、下凹槽内,并通过绕在竖筋上的连接件将上下横筋与竖筋固定在一起;横夹紧构件包括限位槽、限位块、第一连接杆、连接套和第二连接杆,在两个相邻组装的连接板上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一个梯形的内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为反螺纹螺杆,两连接杆之间通过与之适配的连接套螺纹连接,限位块固定在连接杆的外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混凝土制得的墙板作为模板使用,使用过程无须拆模,钢筋骨架与连接板之间连接稳定,各组装墙板之间密封性好,避免出现漏浆,提高了施工效率,墙体外墙事先预设,避免了墙体裂缝的出现。出现。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模板系统是指包括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支架的一整套构造体系,模板的作用就是形成混凝土构件所需要的形状和几何尺寸,支架则是用来保持模板的设计位置。随着模板工艺的发展,多种类型的模板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使用,常见的模板系统包括木模板、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等。
[0003]现有的模板结构如专利号为202010693915.0的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的加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位于现浇墙体两侧的墙侧模板外部的墙体固定构件、现浇墙体端头模板外部的端头固定构件、现浇墙体阳角部位且位于墙侧模板外部的阳角固定构件以及现浇墙体阴角部位且位于墙侧模板外部的阴角固定构件;这种结构在使用时需要进行拆模,且由于模板施工,结构表面容易由于混凝土沉降不一出现裂缝,表面平整度差,整体施工效率低,基于此,研究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现浇墙体一般为外模为基础来浇筑混凝土墙体,这种结构需要反复拆模,使用较为麻烦,且整体结构容易由于沉降不一,造成裂缝,表面平整度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包括侧板、连接板、横夹紧构件、横筋和竖筋,所述侧板处于两侧,所述连接板处于中部,并沿横向将两侧板连接,在侧板的上部、下部、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对接头和对接槽;在每个连接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横筋布置在上、下凹槽内,并通过绕在竖筋上的连接件将上下横筋与竖筋固定在一起;所述横夹紧构件包括限位槽、限位块、第一连接杆、连接套和第二连接杆,在两个相邻组装的连接板上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一个梯形的内腔,在内腔的上侧设置有避让槽,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为反螺纹螺杆,两连接杆之间通过与之适配的连接套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块固定在连接杆的外端部,所述限位块比限位槽小,且能够适配紧贴在限位槽的斜面内壁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对接头和对接槽相互适配对接,且所述对接头内具有多个密封台阶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下凹槽沿竖向对应设置,所述横筋布置在同侧,所述连接件包括折弯部、上钩挂部和下钩挂部,所述折弯部绕过竖筋,所述上钩挂部和下钩挂部处于折弯部的端部,并分别对应具有相应的上挂槽和下挂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适配。
[0009]进一步的,在连接板上设置有加固柱,加固柱、上横筋、下横筋和竖筋之间通过环
形的扎丝连接在一起。
[0010]进一步的,上下两连接板上的加固柱通过箍筋连接在一起。
[0011]进一步的,所述侧板、连接板和限位槽为一体式混凝土铸件。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通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内部设置有U形的连接槽。
[0014]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场地整平和放线将施工场地整理平整,并放线出墙体施工线;步骤二,施工基础墙体根据施工线开挖基槽,所述基础墙体的底部具有扩大的底座,将底座放置在基槽内,并通过锚固螺栓固定在基槽内,然后在基槽内布置竖筋;其中竖筋处于基础墙体的内部,然后向基槽内布置混凝土进行固化;步骤三,放置墙体构件将墙体构件放置在基础墙体上,然后在上凹槽和下凹槽内布置横筋,将横筋和竖筋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步骤四,施工横夹紧构件在两相邻的墙体构件之间布置横夹紧构件,首先调整两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使其能够进入限位槽内,然后操作连接套,使两端的限位块距离缩短,确保两墙体构件的连接密封性;步骤五,依次布置墙体构件安装顺序依次施工墙体构件,形成连续的墙体结构;步骤六,浇筑混凝土向侧板之间的间隙内浇筑混凝土,并进行振捣。
[00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结构上采用预制的混凝土结构作为模板来使用,墙体的结构上具有两个侧板和连接两个侧板的连接板,利用侧板能够从两侧进行封堵,连接板能够将侧板连接,从而避免对侧板进行额外的对拉固定,同时连接板将侧板之间的空间分割为多个区域,以便于与混凝土之间充分接触固定;同时本专利技术在结构通过混凝土板作为模板,该结构无须进行拆模,能够作为墙体的一部分使用。
[0016]同时本专利技术在连接板上设置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能够容纳卡装限位横钢筋,并将横钢筋与竖钢筋之间建立固定关系,同时上下横钢筋限位在连接板上,并与墙体之间连接,结构稳定性好。
[0017]为了确保混凝土板之间的对接,本专利技术中侧板的上下侧面和两个对接侧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对接头和对接槽,对接结构具有多道密封,同时在横向结构通过横夹紧构件进行加固,能够保证密封效果,而竖向的密封可以依靠自重和捆扎的强度来确保密封性,确保墙体架设完毕后,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0018]同时本专利技术在连接板上设置有加固柱,加固柱能够作为一个固定点,将横筋和竖筋与连接板固定在一起,提高结构的连接强度,同时在连接板上设置有连通孔,可以墙体整体自重,同时当混凝土浇筑后能够贯穿连接板,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和交互性。
[0019]由此,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采用混凝土制得的墙板作为模板使用,使用过程无须拆
模,使用方便,钢筋骨架与连接板之间连接稳定,结构连接强度大,各组装墙板之间密封性好,避免出现漏浆,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墙体外墙事先预设,避免了墙体裂缝的出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竖筋和横筋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加固柱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肋板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为侧板,2为连接板,3为对接头,4为对接槽,5为上凹槽,6为下凹槽,7为连通孔,8为限位槽,9为限位头,10为第一连接杆,11为第二连接杆,12为连接套,13为上横筋,14为下横筋,15为竖筋,16为连接件,17为基础墙体,18为底座,19为加固柱,20为扎丝,21为箍筋,22为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主要用于房屋建筑进行墙体现浇施工,针对现有的现浇墙体一般为外模为基础来浇筑混凝土墙体,这种结构需要反复拆模,使用较为麻烦,且整体结构容易由于沉降不一,造成裂缝,表面平整度差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混凝土板作为模板进行浇筑的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
[0023]在结构上,本实施例如图1

5中展示,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包括侧板1、连接板2、横夹紧构件、横筋和竖筋15,在结构上侧板1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连接板、横夹紧构件、横筋和竖筋,所述侧板处于两侧,所述连接板处于中部,并沿横向将两侧板连接,在侧板的上部、下部、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对接头和对接槽;在每个连接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横筋布置在上、下凹槽内,并通过绕在竖筋上的连接件将上下横筋与竖筋固定在一起;所述横夹紧构件包括限位槽、限位块、第一连接杆、连接套和第二连接杆,在两个相邻组装的连接板上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一个梯形的内腔,在内腔的上侧设置有避让槽,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为反螺纹螺杆,两连接杆之间通过与之适配的连接套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块固定在连接杆的外端部,所述限位块比限位槽小,且能够适配紧贴在限位槽的斜面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头和对接槽相互适配对接,且所述对接头内具有多个密封台阶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凹槽沿竖向对应设置,所述横筋布置在同侧,所述连接件包括折弯部、上钩挂部和下钩挂部,所述折弯部绕过竖筋,所述上钩挂部和下钩挂部处于折弯部的端部,并分别对应具有相应的上挂槽和下挂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房屋建筑的现浇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板上设置有加固柱,加固柱、上横筋、下横筋和竖筋之间通过环形的扎丝连接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男郜玉芬张建新秦媛媛李永辉陈璐刘会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