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负载油气混合减震器动态性能伺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820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负载油气混合减震器动态性能伺服检测装置,包括底部支撑平台和存储油箱,所述底部支撑平台的顶部从内至外依次安装有支撑立柱和伸缩杆,所述支撑立柱表面的顶部套设有顶部横梁,伸缩杆的顶部与顶部横梁的底部固定连接,底部支撑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执行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导向套安装板、伸缩杆、下连接杆、顶部横梁、支撑立柱、执行器、分油组件、管式水冷却器、电机泵、低压蓄能器、油源出口阀组、泵出口阀和500kN伺服直线作动器的配合使用,具有对弹簧的力、变形测量准确度容易把握的优点,试验机动态响应不会受制于机械结构的刚性,机械负载,位置检测器和伺服500kN伺服直线作动器等,合理匹配,提高动态响应。提高动态响应。提高动态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负载油气混合减震器动态性能伺服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试验机
,具体为一种大负载油气混合减震器动态性能伺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重载特种车辆大负载油气混合减震器动态性能伺服检测装置是专门针对油气弹簧开发的一款专用试验设备。大部分工程及特种车辆用的是传统机械式减振装置,使用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承载能力有限或熄振效能不足等问题。近些年备受关注的油气减震器,由于性能优良成为悬挂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减震器不是用来支撑车身重量的,而是用来抑制地震后弹簧弹起时的震动,吸收路面撞击的能量。弹簧起到缓解冲击的作用,将“高能一次冲击”变为“小能量多次冲击”,减震器则逐渐减少“小能量多次冲击”。这种情况下,现有的试验机对弹簧的力、变形测量的准确度很难把握。现有的试验机动态响应受制于机械结构的刚性,机械负载,位置检测器,伺服500kN伺服直线作动器等,不合理匹配,很难提高动态响应。
[0003]油气混合型减震器广泛应用在重型卡车、矿山宽体车、轮式装甲车以及坦克等特种车辆,此技术应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重载特种车辆极限载重量不断提升,对整车运行平顺性要求大幅度提高,原钢板弹簧式减震器已无法满足实际工况需求,目前重载特种车辆领域正在针对减震器进行技术革新,油气混合型减震器是首选,针对油气混合型减震器技术在理论研究方面已有了一定的积累,急需解决试验测试难题,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试验台在最大试验力、测量精度以及试验频率等关键试验能力均无法满足重载特种车辆减震器的试验需求。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大负载油气混合减震器动态性能伺服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负载油气混合减震器动态性能伺服检测装置,具备对弹簧的力、变形测量准确度容易把握的优点,解决了实验对象的大负载、高周疲劳和耐久关键测试反馈不理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负载油气混合减震器动态性能伺服检测装置,包括底部支撑平台和存储油箱,所述底部支撑平台的顶部从内至外依次安装有支撑立柱和伸缩杆,所述支撑立柱表面的顶部套设有顶部横梁,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顶部横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支撑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执行器,所述执行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所述执行器的顶部贯穿底部支撑平台并安装有下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杆的顶部安装有500kN伺服直线作动器,所述500kN伺服直线作动器的顶部安装有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的顶部与顶部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分油组件,所述存储油箱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泵,所述电机泵的前侧
固定连通有泵出口阀。
[0007]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平台底部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底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金属弹性支撑,所述支撑底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执行器的底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执行器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套安装板,所述导向套安装板顶部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部与底部支撑平台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支撑平台的背表面安装有阀体。
[0009]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外圈与导向套安装板的连接处套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挡圈,所述导向套挡圈套设在导向杆的表面,所述导向套挡圈的底部与导向套安装板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杆的外圈套设有过渡轴套,所述过渡轴套外圈的顶部和底部均套设有锁紧环,所述锁紧环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与500kN伺服直线作动器和顶部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的后侧均与分油组件连通,所述执行器背表面的顶部安装有连接臂。
[0011]优选的,所述泵出口阀的前侧固定连通有输油胶管,所述输油胶管远离泵出口阀的一侧连接有主供油管,所述主供油管的左侧连通有油源出口阀组,所述油源出口阀组的后侧连通有低压蓄能器,所述低压蓄能器的后侧与分油组件的进油端连通,所述油源出口阀组和低压蓄能器的右侧均与存储油箱固定连接,所述泵出口阀的底部与存储油箱固定连接,所述存储油箱底部的左侧连通有手动球阀,所述电机泵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电机泵在存储油箱顶部的表面呈线性分布。
[0012]优选的,所述存储油箱的右侧安装有管式水冷却器,所述管式水冷却器的出油端安装有回油过滤器,所述回油过滤器的底部安装于存储油箱顶部的右侧,所述管式水冷却器的进油端与分油组件的出油端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存储油箱顶部的右侧从后至前依次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空气滤清器,所述存储油箱正表面的右侧镶嵌有液位液温计,所述存储油箱的正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清洗盖板。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导向套安装板、伸缩杆、下连接杆、顶部横梁、支撑立柱、执行器、分油组件、管式水冷却器、电机泵、低压蓄能器、油源出口阀组、泵出口阀和500kN伺服直线作动器的配合使用,具有对弹簧的力、变形测量准确度容易把握的优点,试验机动态响应不会受制于机械结构的刚性,机械负载,位置检测器和伺服500kN伺服直线作动器等,合理匹配,提高动态响应。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底部支撑平台结构轴测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部支撑平台结构正视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底部支撑平台结构侧视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底部支撑平台结构俯视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存储油箱结构正视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存储油箱结构右视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存储油箱结构左视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存储油箱结构俯视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电路原理图一;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电路原理图二。
[0026]图中:1、金属弹性支撑;2、支撑底座;3、支撑腿;4、底部支撑平台;5、导向套安装板;6、伸缩杆;7、下连接杆;8、顶部横梁;9、支撑立柱;10、导向杆;11、导向套挡圈;12、执行器;13、过渡轴套;14、进油管路;15、回油管路;16、导向套;17、锁紧环;18、上连接杆;19、连接臂;20、分油组件;21、管式水冷却器;22、存储油箱;23、电机泵;24、清洗盖板;25、输油胶管;26、主供油管;27、液位液温计;28、低压蓄能器;29、油源出口阀组;30、泵出口阀;31、温度传感器;32、液位传感器;33、空气滤清器;34、回油过滤器;35、500kN伺服直线作动器;36、阀体;37、手动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请参阅图1

图10,一种大负载油气混合减震器动态性能伺服检测装置,包括底部支撑平台4和存储油箱22,底部支撑平台4的顶部从内至外依次安装有支撑立柱9和伸缩杆6,支撑立柱9表面的顶部套设有顶部横梁8,伸缩杆6的顶部与顶部横梁8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负载油气混合减震器动态性能伺服检测装置,包括底部支撑平台(4)和存储油箱(2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4)的顶部从内至外依次安装有支撑立柱(9)和伸缩杆(6),所述支撑立柱(9)表面的顶部套设有顶部横梁(8),所述伸缩杆(6)的顶部与顶部横梁(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支撑平台(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执行器(12),所述执行器(12)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油管路(14)和回油管路(15),所述执行器(12)的顶部贯穿底部支撑平台(4)并安装有下连接杆(7),所述下连接杆(7)的顶部安装有500kN伺服直线作动器(35),所述500kN伺服直线作动器(35)的顶部安装有上连接杆(18),所述上连接杆(18)的顶部与顶部横梁(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2)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分油组件(20),所述存储油箱(22)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泵(23),所述电机泵(23)的前侧固定连通有泵出口阀(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负载油气混合减震器动态性能伺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4)底部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所述支撑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2),所述支撑底座(2)底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金属弹性支撑(1),所述支撑底座(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执行器(12)的底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负载油气混合减震器动态性能伺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12)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套安装板(5),所述导向套安装板(5)顶部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导向杆(10),所述导向杆(10)的底部与底部支撑平台(4)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支撑平台(4)的背表面安装有阀体(3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负载油气混合减震器动态性能伺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0)的外圈与导向套安装板(5)的连接处套设有导向套(16),所述导向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挡圈(11),所述导向套挡圈(11)套设在导向杆(10)的表面,所述导向套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明礼曲星宇张云娟黎蘅磊申政杨俊友孙梁衣冠正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营口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